令人震惊的慈悲!原谅你,只是因为你承担不起


na mo a mi tuo fo
無 阿 彌 陀 佛


是这样吗?

  白隐慧鹤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,生活作风严谨,戒行庄严。离他的寺院不远,有一户开布店的人家,全家都是白隐禅师的信徒。

  某天,这户人家气急败坏地抱着未婚女儿所生的婴儿前来兴师问罪,因为女儿说孩子的父亲是白隐禅师。

  这位信徒听了女儿所说,简直像天崩地裂一般,万万料想不到竟有这样的事,因为白隐禅师是他最敬重的人呀!

  他怒气冲冲地拿着木棒,看到白隐禅师,不由分说先痛打一顿:“你这个道貌岸然的和尚,看你和我女儿做的好事!”

  “我和你的女儿什么事啊?”

  “哼!你还耍赖!”说着,对白隐禅师又是一顿毒打,然后愤愤地把婴儿朝白隐禅师面前一放,说:“这是你的孽种,还给你!”

  白隐禅师大概明白了是什么情况,也没有反驳,只是苦笑两声,淡淡地说了一句:“是这样的吗?”

  从此,白隐禅师只得经常抱着孩子到村庄上去化些奶来喂养婴儿。民众再也不相信、敬重白隐禅师了,常常羞辱他、骂他,禅师却从来都不辩白。

  一年后,那位未婚少女终于向父母认错忏悔,吐露出实情。原来孩子的父亲另有其人,这对夫妇非常懊恨冤枉了禅师。

  有一天,他们到禅师的寺院里去,送了许多供养的礼品,说明事情的原委,请白隐禅师原谅,并表示要把婴儿带回去。

  白隐禅师依然只是淡淡的一句:“是这样的吗?”便把已经长得非常天真活泼的孩子还给他们。


可以等一下吗?

  伏龙寺因污窝藏了朝廷钦犯,而被围剿。官兵在练功房的深处找到最后一位方丈。

  官兵举起手中的屠刀正要动手,却听方丈说:“你可以等一下吗?”

  官兵说:“早晚也是死,为什么要等?我还是早点送你上路,你好早日投到一个平民家,再也不要做和尚了。”

  他的话还未说完,老方丈已腾空而起,飞上数丈,霎时又坠落下来,落地时依然保持着刚才打坐的姿势。等落下来的时候,官兵发现他已经圆寂了,眼角还挂着一滴晶莹的泪。

  据记载,老方丈是修得正果的阿罗汉,任何人只要砍伤阿罗汉身,都要堕入无间地狱。这位老方丈悲悯要弑他的小兵,宁可提前结束自己的今生,也不想看他造下恶业,那眼角的泪正是莲花上那最美的露珠。


你不知道吗?

  民国初年,军阀割据时代,一位大帅备下素宴邀请当地有名的高僧,想问问苍生世事。席间,高僧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肴中,有一盘菜里竟放了一块猪肉。

  高僧的随从弟子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来,打算让大帅看到。高僧却立刻巧妙的把肉给遮挡起来,移到不容易被夹到的地方。

  弟子不解其意,不一会儿,又公然把猪肉翻出来。

  高僧说再度遮掩,对弟子说:“你不知道吗?”

  弟子不知其意,纳闷了半天。直到宴席结束辞别大帅,在回去的路上,徒弟问:“师父,刚才那厨子明明知道我们不吃荤的,为什么把猪肉放在素菜中。徒弟只是要让大帅知道,处罚他而已。”

  高僧说:“每个人都会犯错,无论是‘有心’或‘无心’。如果刚才大帅看见了猪肉,盛怒之下把厨师枪毙或严重惩罚了他,我们岂不是白白送了人家一条性命。出家人,慈悲为怀。我们要帮忙让好的变的更好一些,坏的事情,不要让它再坏下去。”

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道宣律师

道宣律师

  道宣  (南山律师)  做和尚而未经受戒,恰似没有领结婚证就做了夫妻,不能算数,不被承认。做了和尚倘若不守戒律,也就是自成一套的日常行为规范,胡思乱想,乱说乱动,那显然是野和尚,花和尚。  三...

佛教故事:比罗陀守德招福

佛教故事:比罗陀守德招福

  佛陀时代,有一位名叫修陀罗的长者,拥有无数的财富,平日为人乐善好施,并虔诚信仰佛教,自己更发愿:每年腊八(十二月初八)当天,一定要诚心、竭尽所能布施财物来供养佛陀及众比丘,甚至往后世世代代的子...

《百喻经卷下》:82.比种田喻

《百喻经卷下》:82.比种田喻

  译文:  从前有位农夫,来到一块田边,只见一片好麦苗,生长郁茂,便问主人道:「怎么能使这麦子长势旺盛?」主人答道:「把地整治得平平松松,又施上粪水,就这样旺了。」这人就依照着方法来用,将粪水均...

《百业经》:畏死受戒得生善趣(69)

《百业经》:畏死受戒得生善趣(69)

  译序(摘录)   《百业经》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。共有一百多个公案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,居民、妓女、猎...

释迦牟尼佛广传:二、发愿品8、海尘得授记

释迦牟尼佛广传:二、发愿品8、海尘得授记

  《释迦牟尼佛广传·白莲花论》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,索达吉堪布译。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,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、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。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...

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背还疼痛的因缘!

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背还疼痛的因缘!

  一天,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,除了阿难以外,其他人都是具足六神通的大阿罗汉。这时,佛陀向舍利弗说:久远以前,有一个国家名为罗阅只,当时国内正举行一场盛大的节庆,与会大众中有两位力士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