呷绒多吉上师:我们为什么皈依?

 呷绒多吉上师 开示连载(517):

一个大乘修行人必须要有菩提心。不仅是皈依,行持任何一个善法都要以三殊胜来摄持,其中的发心殊胜也就是菩提心。我们皈依是为了一切众生的成就解脱而皈依,我们想要今生成就,唯一就是发菩提心。说个比如,我们修一个小乘法,如果自私自利只想自己修成一个阿罗汉,你修到阿罗汉会不会成佛呢?不会的。怎样才能成佛呢?必须要发菩提心,因为只有修大乘法才会成佛。我们现在皈依的时候接触的就是密法—大圆满,也是大乘佛法,所以我们首先要生起菩提心,因为菩提心能够让我们驱入最快的一条成佛之路,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就。

什么是菩提心呢?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个结合起来就是无上殊胜的菩提心。什么叫愿菩提心呢?说个比如,你们今天到这里来想见我,因为我是你们的师父,你们是我的弟子,你们为了一切众生的成就解脱而来皈依来拜见我,以这样的心态在家里做好准备过来,这个就是愿菩提心。到了这边之后,正式地拜见上师,这个就叫行菩提心,这就是无上殊胜的菩提心。现在你们为了一切众生的成就解脱而要皈依,这个就是愿菩提心;真正地为一切众生的成就解脱而在进行皈依,这个就是行菩提心,两个结合起来就是无上殊胜的菩提心。

我们为什么要有菩提心呢?因为佛陀说过,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当过我们的父母。而六道轮回里有那么多的众生都那么的苦,地狱、饿鬼、旁生、阿修罗道的众生的痛苦是我们无法承受无法想象的。我们人间还算是比较幸福的地方,但仔细想想,人道也很痛苦,你的条件、地位、财富没有一个能让你真正地愉快、放松、自在。这些痛苦的众生都曾经当过我们的父母,因为我们有无数个前世、前前世,没有当过我们父母的众生一个都没有,所以正在痛苦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。我们现在找到了成佛的方向,知道怎样会永远快乐、永远自在,就像释迦摩尼佛两千多年以前一样。二千多年前的佛陀也是个凡夫王子,但是他找到了方向,他为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,最后行持善法就成佛了,现在还在利益众生。我们也是一样,我们现在迷迷糊糊中找到了一点方向,就算暂时没有利益众生的力量,我们也要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来断恶行善,改变自己的等流习气,这样我们就有希望成佛。因此,我们现在必须要为自己所有父母的成就解脱而皈依,这样一个发心很重要,这个就叫菩提心。以这样的心态来皈依,你的功德会增变,增长,非常不可思议。你们很多人一开始皈依都是想的自己的家庭平平安安、自己的身体健康、工作顺利等等,但我们现在明白了:为了一切众生的成就解脱而皈依的话,你的家庭会更加顺利、更加平安,身体会更加健康,因为你的发心的力量太强了,功德会增长。所以我们要用菩提心来皈依,也就没有必要特别执著和在意一些形式上的东西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四、持戒品51、大丈夫说出家就出家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四、持戒品51、大丈夫说出家就出家

  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四、持戒品51、大丈夫说出家就出家  前言:  《释迦牟尼佛广传·白莲花论》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,索达吉堪布译。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,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、圆满齐...

信愿法师:念佛顶放光往生现瑞相

信愿法师:念佛顶放光往生现瑞相

【念佛感应录】念佛顶放光 往生现瑞相我的同修邹木麟居士,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生于环境优美的埔里镇一户纯朴的农家,家境虽贫困,却是村子里无人不知的模范家庭。他...

净空法师:定的福跟戒的福不一样

净空法师:定的福跟戒的福不一样

可是诸位要晓得,定的福跟戒的福不一样;定的福大得多了,戒的福有在三途享的,只有地狱道没有享福,饿鬼道、畜生道都有享福的,这是戒的福。定的福不在恶道,至少都在夜摩天...

信愿法师:「一心不乱」圣净释义不同:圣净难易故

信愿法师:「一心不乱」圣净释义不同:圣净难易故

【往生净土仗佛愿力】「一心不乱」圣净释义不同:圣净难易故,宗旨不同故,契机各别故(二)我们来探讨一心不乱的意思,当然我们只有一节课的时间,没办法细说,只能大略的跟...

其它法师:生命的安住与回归

其它法师:生命的安住与回归

生命的安住与回归 宗性法师 (2000年7月24日) 大家来参加夏令营,就是要学习生活禅。老和尚对生活禅有精辟的开示,就是在生活中修行,在修行中生活...

茶叶是癌症最大的克星,但喝错了会致癌?

茶叶是癌症最大的克星,但喝错了会致癌?

癌症和茶叶有关系吗?喝茶能防癌,我们该信吗?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:1、据数据显示,日本广岛在原子弹爆炸后的10余年里,患癌几率最低的人群竟是茶农及茶叶爱好者。2、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