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十二回拜弥勒菩萨

  善财得了如幻三昧,众善妙乐,有说不出来的心情舒畅。这种妙乐,只有善财一人才能享受。他想到:善知识者真是伟大,善知识入慈母,谆谆教诲。如明师指引方向,如船师渡过深海,如大地生长万物,如医士除诸病苦,如甘露滋润身田,如桥梁度济行人,如春雨润育苗稼,如明灯照破黑暗。我参拜了这么多善知识者,每一个都给我无穷的力量,使我心胸宽广,知识丰富,智慧广博,精神焕发,意志坚强。学会了众多技艺,得证广大神通。即来到海岸国大庄严园,见到广大宝楼阁。上不见顶,下不见底,四方广大不可思议。弥勒菩萨住此楼阁内。善财右绕楼阁,自是思维,往昔身心不净作诸恶孽,不求正果。如今因善知识,曾怀正见。一心趣求菩提,利乐有情,造福人间,何等美妙?但愿一切众生都如我一样,发如是心,得如是智,证如是果。

  善财右绕楼阁,难尽边际。想到这楼阁如此广大,不是一点福德智慧能够证得。我又如何能见到弥勒菩萨呢?右绕不成,干脆五体投地,礼拜弥勒菩萨,以至诚心,便礼拜数拜。忽然一声巨响,天空闪出祥光,远远望见弥勒菩萨,足踏祥云,无量弟子随后,天龙八部拥护,来至楼阁前。善财看得欢喜,即上前顶礼。

  弥勒菩萨仔细观看善财,对众人道:“此童子善根广大,智慧清净,慈悲为怀,发无上菩提心,利乐有情造福人间。不辞千辛万苦,爬山涉水,渡海穿洋,参拜众多善知识者,学得一身好本事。已具三十二像雏形,当生如来家,住灌顶位,是成佛的种子。不过还不够,如今重要的是行,要学普贤菩萨的大行,如何行?还需要善知识的教诲。”

  善财听了欢喜,手上忽然堆满香花缨络。弥勒菩萨手摸善财头顶说:“佛子,你已发无上菩提心,其心坚固如金刚,如明灯照破痴暗,如大海容纳百川,如宝剑能降众魔,如妙香能除诸秽,如智慧水能息烦恼。所以能勇猛精进,参礼善知识,誓求造福人间利乐有情的大志,这个门径你已经走到了,快进去看吧!”用手指将楼阁门一弹,阁门洞开。善财欢喜,跳跃而进,门复自闭。

  善财入得楼阁,举眼一看,哪里是在楼阁内?简直望不尽,看不完。无量无边的世界,无量无边的虚空。三千大千世界无不包含其中。数不尽的奇珍异宝,看不完的瑞草鲜花,望不到边的亭台楼阁,听不够的清净妙音。芬芳馥郁,景色长青,金沙为地,池水澄清。七宝栏循,白玉砌阶。层层楼阁,无边无际。善财沿阶入一楼阁,其中与大楼阁无异,广大无边。善财又入一小楼阁,亦复如是,与大楼阁无异,广大无边。善财望不尽,看不完。

  善财又看各种图像,都是弥勒菩萨的往事,有助人为乐的,有舍己为人的,有参拜善知识的。又看各处的欢乐歌舞,人们之间的善良谦爱,你尊我敬。真是说不完的美好,道不尽的喜悦。善财看得心旷神怡,不想离去。

  忽然,弥勒又弹指一下,只听得一声巨响,路阁竟不见了。善财却站在一块巨石上,弥勒菩萨又用手摸善财头顶说道:“善男子,这美好的楼阁,是用自己最大的智慧、最大的精进、最大的劳动和不懈的愿行得来的。你现在该回到文殊菩萨那儿修学大行了。”善财感谢弥勒菩萨的教诲,正要作礼,菩萨却不见了。四处寻看,只见大石上留下一首诗:

  楼阁门前立片时,龙华师主远方归。

  不唯弹指观深妙,又听慈音语细微。

  理智行为身日月,菩提心是道枢机,

  许多境界何去来,万里无边一雁飞。

  善财读罢,感到身心轻快,四肢柔和,已不见是原来粗秽的善财。欢喜跳跃而去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

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

 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,广说法要。每当世尊说法之时,都有无数天龙、鬼神、国王、人民,乃至飞鸟走兽,前来听法。  一日,有位放牛老翁,听闻世尊在恒河边为众生开示微妙法门,便拄着柺杖前来恭闻法要。...

佛教故事 有生必有死

佛教故事 有生必有死

  佛陀于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期间,一天,波斯匿王非常敬重的祖母突然过世,国王送其出城火化、供养舍利后,衣服垢弊、披头散发地来到精舍,顶礼佛陀。  佛陀问道:‘国王,你从哪里来,为何衣服垢弊、...

佛陀讲述大肚弥勒佛成佛的故事

佛陀讲述大肚弥勒佛成佛的故事

  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。中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,通常将其尊俸在寺庙的前殿。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,笑口常开,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,慈悲为怀的宗旨。因此深受信众尊...

有善根

有善根

  佛陀代,有一老人出家修行能苦得、解自在,於是喜地前往精舍,希望皈依於佛陀座下。老人到了精舍,才知道佛陀早已出行化,他心想:「然世尊不在,但佛弟子中,舍利弗尊者的智慧第一,我何不求他我出家呢?」...

一朵花供佛,功德尽虚空遍法界

一朵花供佛,功德尽虚空遍法界

  我们先讲个故事,在藏经中,有一个人到达波罗提木叉寺,见到庵摩罗树,上面开了黄金色的花,他就采了一朵花,走到释迦牟尼佛的像前,看释迦牟尼佛的像这么微妙,这么圆满。于是乎他就把这朵花拿来供养在释迦...

《百喻经卷下》:95、二鸽喻

《百喻经卷下》:95、二鸽喻

  《百喻经卷下》:95、二鸽喻  【译文】  从前,有雌雄两只鸽子,同住在一个巢里。当秋天果实成熟时,采满了一巢的果实。过了一段时间,果实风干了,只成半巢。雄鸽就责怪雌鸽说:“为了采集这些果实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