嘎玛仁波切:自心清净与否,决定了承载的是善或恶

摘自《了烦脱俗》

为什么经常说“请上师加持”,这是一种能量传递。两千五百多年来,无数学生都学会了老师教的内容,甚至超过了老师,获得和老师一样的成就,但是,老师的学问一点都没有少。

随着他的教育,老师的学问也在增长,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拥有了老师所教的一切。

当我们学会了老师的本领,开始使用这些本领,走向社会,实现自己的价值,这些是谁保佑的?是我们保佑了我们自己。如果没有老师,我们会有这些才华吗?不会。

所以从小我们就非常感恩老师。其实一方面是老师给了我们很多,一方面我们给了自己这个学习的机会。

我们要正视一种力量的汇聚,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两个人的力量,三个人的力量,很多人思想集合起来的力量,就可以创造并使世界发生改变。

我们经常说“某个地方是圣地,许愿特别灵”,这其实也是心愿力量的汇集。所有的人到这个地方都发最好的愿力,想要得到佛菩萨的加持,拥有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,就会变成一股力量,这个地方就会变成圣土。它会反作用给到达那里的人强大的磁场,所有去过那里的人也都会得到它的加持了。

内心很快乐的一群人,坐在一起嘻嘻哈哈聊天;进来一个愁眉苦脸的人,不到半个小时,他也会快乐起来,因为他一个人的愁眉苦脸斗不过众多快乐的力量。

但如果一群人坐在那诉苦,两个快乐的人进来,不到半个小时,这两个人就开始各自诉苦了,因为周围负面的磁场氛围会影响他们两个。这也是所谓的加持。

当然,佛菩萨的加持力并不是我们讲的这么简单。

佛菩萨的加持不可思议,所有对我们的保佑,我们看不见。就像空气一样,我们谁也看不见空气的存在,但它一出问题,每个人都会有问题。

有些人喜欢说:“我相信科学,佛菩萨现在看不到、摸不着,不能证明他们的存在,所以我们就不相信。”

不要用我们凡夫俗子的心去猜测。虽然无法触摸,但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他的存在,你就会发现他无时无刻不在,无处不在。

当你需要的时候,他就在那儿,当你不需要的时候,他也在那儿,因为你心的皈依,增长了智慧和福报,总会找到答案。

如果想要让心找一个家,让自己的心和思想充实,生活得快乐,做一个善良而有益于社会的人,那就要找一所好学校。

我们这一生能遇到这么伟大的学校——佛教,一定要想办法进去学习,不能总在外围当个旁听生啊!你现在有一个机会登记进入名校学习,你为什么不去啊?登记,就是所谓的皈依。

(加持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是一种心心相印的能量传递。我们常说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,一念善,世间的一切当下就是净土。一念恶,一切都会让我们觉得面目可憎。所以,想要获得加持力,前提是需要我们先净化好自己的内心,这样才能更好的承载来自一切善力的传递。)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尊重生命,关爱女性健康,反对堕胎

尊重生命,关爱女性健康,反对堕胎

佛教与其它世界宗教一样,是慈悲、宽容的,本着人道主义精神,关爱每个有情生命。尚未出生的胎儿,也一样有权得到与常人同等的尊严与关爱。充满血腥的堕胎,在佛教戒律中被列...

净空法师:家中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或植物人,临終为

净空法师:家中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或植物人,临終为

问:老年痴呆症的业因是什么?答:老年痴呆症主要的塬因是愚痴。愚痴就是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,这是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烦恼。在诸法中,往往不能辨别真妄、邪正、善恶与利害等...

蔡礼旭老师:教育没有小事 吃饭的智慧

蔡礼旭老师:教育没有小事 吃饭的智慧

教育没有小事 吃饭的智慧蔡礼旭老师像走路,走路是小事还是大事?可能在我们的感知里,它是小事。但是走路对一个孩子心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所以它并不是小事。《弟子规...

宋道发教授: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——以《佛祖

宋道发教授: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——以《佛祖

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——以《佛祖统纪》为中心 宋道发(杭州商学院宗教研究所讲师)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,通常认为隋炀帝是弑父弑君、荒淫暴虐之主,与桀、纣、幽、...

空云居士:为什么家人都病了?

空云居士:为什么家人都病了?

      末学所写的文字,都是个人的修行经历及感悟。       一天,我收到一个短信:我妻子突然...

普敬法师:佛说此施食法与供天仙等法,能令人福德

普敬法师:佛说此施食法与供天仙等法,能令人福德

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一个培福极其迅速的法,此乃佛陀所教导的施食法(念咒变食布施鬼神食物),此法不仅能够快速培养福报,还能治病,亦能与一切众生结善缘。有的人一听要和鬼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