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:皈依后不该做​什么

皈依后不能做什么?三皈誓言中的“皈依佛,终不皈依邪魔外道;皈依法,终不皈依外道典籍;皈依僧,终不皈依外道邪众”,便是获得皈依体后应遮止的范畴。

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我们,皈依佛,永不皈依其他宗教或各类民间信仰。同时要认识到,皈依佛之后,也不应再以世间的感情、财物、地位为究竟归宿。或许有人会问:难道学佛就要排斥生活的一切吗?并非如此。皈依,决非逃避现实,更不是让大家不再工作谋生或成立家庭。只是希望我们认识到:这一切于人生只有暂时意义,不是真实皈依处。否则的话,眼前利益往往会像蔽目之叶般挡住我们的目光,使我们看不到事实真相,看不到广阔世界。皈依佛,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具有的觉悟,那是世、出世间最究竟圆满的智慧。若皈依后还心系余皈依处,不仅会破失皈依体,更会使我们生生世世难有因缘得遇佛法。

皈依法之后,应依教奉行,依法遵循各种戒规,遮止一切不如法的行为。对于在家居士来说,重点是奉行五戒十善,其中的每一条,都包含保护自己及不伤害他人两方面。从佛法的观点来看,五戒亦为五种布施,即无畏施。奉行五戒,是断除恼害众生的因缘,从而消除他人恐惧,故名无畏施。如果我们不杀生,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伤害;如果我们不偷盗,别人就不必担心财物会被我们掠夺;如果我们不邪淫,别人就不必担心家人和我们在一起不安全;如果我们不妄语,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欺骗;如果我们不饮酒,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失去理智。而在十善中,尤其注意口业的防护,如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,这是我们应当特别引以为戒的。不良语业不仅会制造事端,影响大众和合共处,更会使内心在人我是非中越陷越深。此外,十善中还增加了不贪、不嗔、不邪见。贪、嗔、邪见为根本烦恼,由此派生一切不善业,抓住这一关键,其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。

皈依僧之后,不再皈依任何外道或其他宗教信仰者。但遮止的意义主要在于不以其为皈依处,并不排斥在工作中与他们进行接触乃至合作。

遮止学处主要包含这三个方面。当我们皈依之后,对任何不信乃至诋毁三宝的行为,决不能随顺。宁舍生命,不舍皈依。须知,无论以什么方式认同毁谤三宝的做法,将立即失去皈依体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打坐开任督二脉的原理,入禅定的训练

打坐开任督二脉的原理,入禅定的训练

1.入禅定的条件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。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,不管修哪一种禅定,都要进入初禅、二禅、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。要入定,就要具备一些因缘,就是当时 要...

再大的福报也敌不过邪淫摧残

再大的福报也敌不过邪淫摧残

各位师父师兄们,今日,惭愧弟子写下这篇文章,诚心忏悔,也同时希望我的真实经历能让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师兄们引以为戒。弟子在17岁的时候,因为性格任性,狂妄,又愚蠢,...

净空法师:在法会当中,突然有众生附体,应如何应

净空法师:在法会当中,突然有众生附体,应如何应

问:第三个问题,在法会当中,突然有众生附体,应如何应付?答:这个事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过。现在这个发生的机率好像有增长的趋势,在过去是很少见到,偶然会有遇到;现在在...

刘素云:勤苦的工作,是成就自己的布施波罗蜜

刘素云:勤苦的工作,是成就自己的布施波罗蜜

向内观照很重要。无论做什么工作,都是修菩萨行,都是在行菩萨道。一个行菩萨道的人,他会得到法喜充满,这是真的把烦恼转成菩提了,把迷转成觉了,他怎么能不快乐呢?比如,...

虚云大师:打坐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

虚云大师:打坐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

  问:打坐应注意些什么?虚云大师:坐禅要晓得善调养身心,若不善调,小则害病,大则著魔,实在可惜。禅堂的行香坐香,用意就在调身心,此外调身心的方法还多,今择要略说...

为什么要持续布施?彻底对治和戒除邪淫

为什么要持续布施?彻底对治和戒除邪淫

戒友中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问题,就是说自己很多道理都懂,但就是克服不了邪淫反复,就是克服不了欲望一波又一波的攻击。有这样想法的人实在不在少数,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没有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