呷绒多吉上师:修好了“皈依”也就几乎修好了一切

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528

 很多人虽然已经皈依佛门,但对于“什么是皈依?为什么要皈依?皈依的目的是什么?”这些问题都还没弄明白。这些其实很重要,是必须要明白的。

现在很多城市里面的人以为修行佛法就是“哦,我们要发菩提心,我们要有慈悲心,我们要守这个戒那个戒……”一直往上面攀,根本不去考虑“皈依”。其实,没有打好皈依的基础,你就没有可修的法,也无法可修,只是做个形象而已。所以,以前有个高僧大德一辈子就只弘扬了一个“皈依”的法,其他什么法门都没有讲。他一辈子摄受弟子,讲的就是“皈依”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他不是不会讲其它的法,而是他觉得“皈依”非常重要,修好了“皈依”,也就差不多修好了一切的法。所以,我们要知道皈依是一个很重要的。

城市里的人很容易迷信。因为无明,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很迷信。我们之前总是用一种攀比心来面对生活,现在又用这个攀比心来学习佛法。比如:有的人经常说“哦,我是学什么法门的,得了一个什么灌顶,在哪里见了一个仁波切,在哪里见了一个什么不得了的……”,这就是在用一个攀比心来学习佛法。请问你“皈依”有没有学好?“皈依”是什么?不知道的话,那你修什么法呢?让你讲一下“什么是皈依?皈依的目的是什么?”你觉得很难为情的,因为自己也不明白。这样的皈依意义也不是很大!

之所以不懂这个皈依,一个方面是居士自己的问题,因为他根本没有好好地学;另一个方面是法师们的问题。为什么呢?因为有的法师给你皈依,就给你念了个四皈依的仪轨,然后给你取个法名,发个皈依证就OK了。但是,这样能不能得到皈依的戒体呢?得不到皈依的戒体的。皈依时没有任何的发心,连皈依是什么都不知道,皈依应具备什么心态也不知道,所以,皈依的前行没做好就根本得不到皈依的戒体,只是参加了一个仪式而已。咱们世间人做事情要有个正知正念,不能只是举行个仪式而已。本身这个皈依不需要有个皈依证的,真正的证件就是你心里要有这个皈依的戒体,这就是皈依的证件。所以,皈依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虚伪的感情

虚伪的感情

      感情的生物学基础是电信号及化学反应,神经传递介质多巴胺能消除紧张和抑郁,带来安全和满足,羟色胺(血清素)带来愉悦,内啡...

发财靠布施,欲布施需先供养父母

发财靠布施,欲布施需先供养父母

很多同修善法功德没少做,行善多年却依旧贫穷困苦,为什么会这样呢?《优婆塞经》云:若先不能供养父母,恼其妻子,而布施者,虽得财宝常耗不集。若人施已生于悔心。若劫他物...

慈悲心有多大,你的堡垒就有多坚固

慈悲心有多大,你的堡垒就有多坚固

1.人有了慈悲之心,就会变得宽容。人一宽容,气就不会郁滞;气不郁滞,血就通畅,所以,心宽一寸,病退一丈。宽恕是一味良药,你在宽恕别人的同时,也就敝开了自己的心灵,...

因梦出家 梦参长老的传奇故事

因梦出家 梦参长老的传奇故事

  观梦自在,你相信梦吗?你会按照梦中的意境真实去做吗?  一九三一年,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来说,真是不可思议的一年。是年他做了一个梦,也许这并不是他成长以来的第一个梦,但是他却选择相信这个梦,又...

呷绒多吉上师:皈依是什么呢?

呷绒多吉上师:皈依是什么呢?

 佛子行三十七颂》讲记(69)讲述:呷绒多吉上师时间:2013年11月12号(藏历九月初十,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)自亦束缚轮回故,世间天力能救谁,是故...

养道待时

养道待时

养道待时灵源谓长灵卓和尚曰:“道之行固自有时,昔慈明放意于荆楚间,含耻忍垢,见者忽之,慈明笑而已。有问其故,对曰:‘连城与瓦砾相触,予固知不胜矣。’逮见神鼎后,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