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常识:学佛、信佛、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区别?

这个问题,非常普遍,很多想亲近佛门的善信,都曾经问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,譬如说:

学佛和学道可以一起吗,研究佛学和信仰佛教有什么区别?

我没有皈依,算佛弟子吗?可以信佛吗?信佛的同时可以信其他宗教吗?

信仰佛教需要守戒律吗?还是出家才需要?皈依是不是就是出家?皈依之后还能不能吃肉呢?

null

这一系列的问题,其实都是不清楚,“学佛、信佛、皈依和出家”这四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才引发的,今天我们便来讲一下,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。

首先,界定一件事情,那就是“学佛、信佛、皈依和出家”这四者,和现在大家讲的“佛学”是两回事,前四者不论程度深浅,都是基于对佛教的信仰而言,而“佛学”则是将佛教,当做一种文化、一门学问或者理论知识体系来进行研究、探索、对比,单纯是为了增长知见,属于学术文化层面,基本与信仰无关。

就拿今天讲的比较多的“佛系”来说,其实基本跟佛教,跟信仰完全没关系,并非是带一个“佛”字,便是佛门弟子,下面我们一一来讲。

null

第一、信佛

这个“信”更多是“相信”的意思,是指大家相信诸佛菩萨,虔诚敬拜佛菩萨,内心里认定诸佛菩萨的神圣。但其实,这个“信佛”是分为了两种,或者讲说是两个层次。

一种是大家最常看到的,在寺院里烧香拜佛,希望获得诸佛菩萨佛力加持、护佑,求得福报的,这是一种“信佛”,但这种信佛并不彻底,很多同时也“信道”,他们即相信佛菩萨的力量,也相信三清的力量,去道观里一样上香磕头。你若问他们信佛吗,他一脸虔诚,双手合十告诉你,信!但这种相对层次较浅,比较表面化,算不得佛教的信徒。

另一种是“信仰佛教”,这种信奉敬仰是专一的,唯一的,是对佛陀毫不犹豫、绝对的相信,是一个佛教的信徒,不会再去信仰其他的宗教,这种“信佛”一般会踏上“皈依”之途,成为真正的佛门弟子。

null

第二、学佛

严格来讲,学佛并非是信仰佛教的一个阶段,它是一个动态,它发生在信佛、皈依和出家的每个阶段中。世俗中,有些人将“学佛”看得神神秘秘,搞得神神秘秘,其实呢,学佛就是字面之解,就是向佛学习。

佛门中人都知晓,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”一词,本师是什么意思?就是根本教师,就是老师。学佛,就是向佛陀学习,学习他的智慧,学习佛法,根据佛陀的教导行事,将佛法融入在生活中、工作中、修行当中。

每个人都可以学佛,并非一定要皈依,要出家,学佛也不要求你受戒,不能吃肉之类的,对于一个普通的善信而言,学佛没有任何的门槛要求,只要你愿意学习佛陀的智慧,随时随地都可以。

但对于皈依、甚至出家之人,听闻佛法、依教奉行,应该是一种常态,是每天都该做的事情。

null

第三、皈依

对于“皈依”疑惑最多的便是,皈依有什么条件,或者讲要求,还有人担心“皈依”是不是就是正式进入佛门了,就不能娶妻生子,不能吃肉,需要持戒,不能过正常的生活了?

这基本都是错误的知见!

首先,“皈依”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或者条件,只要你真诚地信仰佛教,愿意皈依三宝,就可以“皈依”。皈依之前,先跟自己附近的寺庙取得联系,按照寺庙的要求行事即可,一般就是准备照片和自己的信息,然后根据时间安排去参加皈依法会即可。

其次,要清楚“皈依”的含义,皈依是皈依三宝,也就是皈依佛,自此以后只能以佛教为信仰,不可再信奉道教、基督教等;皈依法,就是一切以佛教典籍为行为准则,依教奉行;皈依僧,就是不可再去跟从其他外道人士。

这里有一点,要强调,皈依僧,是指皈依僧团,并不是皈依于某个师傅,有些佛弟子心态有极大问题,有事没事就出去炫耀,我的师傅是谁谁谁,我的师祖是哪位哪位哪位,我是谁谁谁的关门弟子,这很成问题,这样的佛弟子连皈依都没搞明白,不能算是合格的佛弟子。

“皈依”之后,便是真正的佛门弟子了,但是跟持戒、出家,没有关系。

皈依之后,唯一要遵守的要求,便是上面讲的三皈依的约束,其他没有硬性要求,仍旧按照自己原有的生活轨迹继续生活、工作便好,不会不让你娶妻生子,也不要求你吃素。

要清楚,“皈依”并不强制要求“持戒”,佛弟子要“持戒”还需要参加专门的“受戒”仪式,只有受戒以后,才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受戒戒律。譬如说,如果受五戒,那你以后便不得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饮酒,只是皈依并不要求,但劝谏大家可以尽量去做,去如此要求自己。

null

第四、出家

“出家”与“皈依”不同,皈依后仍可回到自己原有的生活中去,但是出家便是要真正离开世俗世界,离开自己的亲人、家庭、事业,去到丛林寺庙当中。

印光大师讲:出家乃大丈夫之事,这正好解开了一个大家的误解:很多人受小说、影视剧影响,都认为出家是一种逃避,情感不顺、事业受阻、生活失意了,就去出家了,这是极其错误的知见。出家不是逃避,出家的生活更不像普通人想得那么“美”,相反出家是了不起的事,出家是要在丛林中修行,不但自己修佛,更要发菩提心、慈悲度人。

出家有五重含义:一、出烦恼之家;二、出生死之家;三、出六道轮回之家;四、出三界之家;五、出染污不净之家。

“出家”后的佛弟子,是必须要持戒的,这跟“皈依”不同,出家后是不能够再行娶妻生子,不能够杀生、邪淫、饮酒的,持戒是基本要求。皈依不必出家,但出家必定皈依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天下第一财神,虚空藏菩萨

天下第一财神,虚空藏菩萨

虚空藏菩萨,又称为虚空孕菩萨,他具足福德、智慧二种宝藏,无量无边,犹如虚空广大,所以称为虚空藏菩萨。他能出生无量宝物,满足一切众生的欲求,所以他是最根本的财宝本尊...

智者不为得失所动

智者不为得失所动

有一年,佛陀和众多比丘在某一婆罗门的邀请下,到鞞兰若结夏安居。当他们到达时,这位婆罗门受魔王波旬的影响,却不护持佛陀等人。当时又是饥荒,鞞兰若的百姓只能在佛陀及众...

隆莲法师:三皈依观初修略法

隆莲法师:三皈依观初修略法

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释隆莲法师 (一)何故修定一。一切成佛功德,皆由定生。二,不修定不能生智慧,一切佛法知见,皆成与世间学问知识无异,不能断烦恼,对境临事,不...

达真堪布:天天诵经、打坐,是不是在修持善法还要

达真堪布:天天诵经、打坐,是不是在修持善法还要

佛说一切善,根本为信解。大慈大悲的佛陀告诉我们:“一切善法的根本就是信解。”善法是安乐的因,有善法就有安乐。若是你想获得安乐,就要奉行善法。这个根本是什么?就是信...

素食的益处,拒绝癌症从餐桌下手

素食的益处,拒绝癌症从餐桌下手

一、拒绝癌症,从餐桌下手(一)很多人去了!你可能蓦然发现,最近几年很多亲朋好友走了,是因为一个人类还很难对付的东西:癌症!癌症究竟是怎么来的?标准答案是:癌症的产...

生命最大的福德来自不计较的心

生命最大的福德来自不计较的心

一个喜欢计较的人,他所做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,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,这就是业力。要明白,带着计较的心做的好事,它的力量是相当有限的,而借助它的力量让你开智慧,让你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