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常识:学佛、信佛、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区别?

这个问题,非常普遍,很多想亲近佛门的善信,都曾经问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,譬如说:

学佛和学道可以一起吗,研究佛学和信仰佛教有什么区别?

我没有皈依,算佛弟子吗?可以信佛吗?信佛的同时可以信其他宗教吗?

信仰佛教需要守戒律吗?还是出家才需要?皈依是不是就是出家?皈依之后还能不能吃肉呢?

null

这一系列的问题,其实都是不清楚,“学佛、信佛、皈依和出家”这四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才引发的,今天我们便来讲一下,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。

首先,界定一件事情,那就是“学佛、信佛、皈依和出家”这四者,和现在大家讲的“佛学”是两回事,前四者不论程度深浅,都是基于对佛教的信仰而言,而“佛学”则是将佛教,当做一种文化、一门学问或者理论知识体系来进行研究、探索、对比,单纯是为了增长知见,属于学术文化层面,基本与信仰无关。

就拿今天讲的比较多的“佛系”来说,其实基本跟佛教,跟信仰完全没关系,并非是带一个“佛”字,便是佛门弟子,下面我们一一来讲。

null

第一、信佛

这个“信”更多是“相信”的意思,是指大家相信诸佛菩萨,虔诚敬拜佛菩萨,内心里认定诸佛菩萨的神圣。但其实,这个“信佛”是分为了两种,或者讲说是两个层次。

一种是大家最常看到的,在寺院里烧香拜佛,希望获得诸佛菩萨佛力加持、护佑,求得福报的,这是一种“信佛”,但这种信佛并不彻底,很多同时也“信道”,他们即相信佛菩萨的力量,也相信三清的力量,去道观里一样上香磕头。你若问他们信佛吗,他一脸虔诚,双手合十告诉你,信!但这种相对层次较浅,比较表面化,算不得佛教的信徒。

另一种是“信仰佛教”,这种信奉敬仰是专一的,唯一的,是对佛陀毫不犹豫、绝对的相信,是一个佛教的信徒,不会再去信仰其他的宗教,这种“信佛”一般会踏上“皈依”之途,成为真正的佛门弟子。

null

第二、学佛

严格来讲,学佛并非是信仰佛教的一个阶段,它是一个动态,它发生在信佛、皈依和出家的每个阶段中。世俗中,有些人将“学佛”看得神神秘秘,搞得神神秘秘,其实呢,学佛就是字面之解,就是向佛学习。

佛门中人都知晓,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”一词,本师是什么意思?就是根本教师,就是老师。学佛,就是向佛陀学习,学习他的智慧,学习佛法,根据佛陀的教导行事,将佛法融入在生活中、工作中、修行当中。

每个人都可以学佛,并非一定要皈依,要出家,学佛也不要求你受戒,不能吃肉之类的,对于一个普通的善信而言,学佛没有任何的门槛要求,只要你愿意学习佛陀的智慧,随时随地都可以。

但对于皈依、甚至出家之人,听闻佛法、依教奉行,应该是一种常态,是每天都该做的事情。

null

第三、皈依

对于“皈依”疑惑最多的便是,皈依有什么条件,或者讲要求,还有人担心“皈依”是不是就是正式进入佛门了,就不能娶妻生子,不能吃肉,需要持戒,不能过正常的生活了?

这基本都是错误的知见!

首先,“皈依”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或者条件,只要你真诚地信仰佛教,愿意皈依三宝,就可以“皈依”。皈依之前,先跟自己附近的寺庙取得联系,按照寺庙的要求行事即可,一般就是准备照片和自己的信息,然后根据时间安排去参加皈依法会即可。

其次,要清楚“皈依”的含义,皈依是皈依三宝,也就是皈依佛,自此以后只能以佛教为信仰,不可再信奉道教、基督教等;皈依法,就是一切以佛教典籍为行为准则,依教奉行;皈依僧,就是不可再去跟从其他外道人士。

这里有一点,要强调,皈依僧,是指皈依僧团,并不是皈依于某个师傅,有些佛弟子心态有极大问题,有事没事就出去炫耀,我的师傅是谁谁谁,我的师祖是哪位哪位哪位,我是谁谁谁的关门弟子,这很成问题,这样的佛弟子连皈依都没搞明白,不能算是合格的佛弟子。

“皈依”之后,便是真正的佛门弟子了,但是跟持戒、出家,没有关系。

皈依之后,唯一要遵守的要求,便是上面讲的三皈依的约束,其他没有硬性要求,仍旧按照自己原有的生活轨迹继续生活、工作便好,不会不让你娶妻生子,也不要求你吃素。

要清楚,“皈依”并不强制要求“持戒”,佛弟子要“持戒”还需要参加专门的“受戒”仪式,只有受戒以后,才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受戒戒律。譬如说,如果受五戒,那你以后便不得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饮酒,只是皈依并不要求,但劝谏大家可以尽量去做,去如此要求自己。

null

第四、出家

“出家”与“皈依”不同,皈依后仍可回到自己原有的生活中去,但是出家便是要真正离开世俗世界,离开自己的亲人、家庭、事业,去到丛林寺庙当中。

印光大师讲:出家乃大丈夫之事,这正好解开了一个大家的误解:很多人受小说、影视剧影响,都认为出家是一种逃避,情感不顺、事业受阻、生活失意了,就去出家了,这是极其错误的知见。出家不是逃避,出家的生活更不像普通人想得那么“美”,相反出家是了不起的事,出家是要在丛林中修行,不但自己修佛,更要发菩提心、慈悲度人。

出家有五重含义:一、出烦恼之家;二、出生死之家;三、出六道轮回之家;四、出三界之家;五、出染污不净之家。

“出家”后的佛弟子,是必须要持戒的,这跟“皈依”不同,出家后是不能够再行娶妻生子,不能够杀生、邪淫、饮酒的,持戒是基本要求。皈依不必出家,但出家必定皈依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学佛感应:用车送出家人

学佛感应:用车送出家人

末学是四川广元人,之前在学佛网上也发过征婚的帖子,今年5月21号我已跟爱妻把结婚证扯了,说说我自己的经历,真的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,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,确确实实是...

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5

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5

 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二  往生王臣第三  清张师诚  张师诚,字心友,号兰渚,是湖州归安人。父亲梦见日轮照窗,醒来生下师诚。母亲早亡,张因孝顺父亲闻名。少年考上科举,历任大官。任江苏巡抚时,见苏城...

海涛法师:初学者施食,要观想它们每天都在楼下等

海涛法师:初学者施食,要观想它们每天都在楼下等

最好是反正往天花乱坠、法水布施,你要观想它们每天都在楼下等你布施。那些流浪狗讲实在,你如果对它布施过一次,每天它都在那里等你;这些孤魂野鬼也是这样,你一直布施,它...

仁炟法师:如何打坐

仁炟法师:如何打坐

仁炟的打坐是北京八大处灵光寺的海圆老和尚教给仁炟的。这位老和尚告诉仁炟,打坐的时候要念佛:吸气念“阿弥”,呼气念“陀佛”。一呼一吸正好四个字:阿弥陀佛。这就是一边...

婆罗门与莲花

婆罗门与莲花

  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婆罗门,他的妻子名叫莲花,长得十分美丽,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美女。莲花不仅人长得美丽,性格也很温顺,心地善良、贤慧有礼。可是,不知怎么回事,这个婆罗门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妻子,反...

月悟法师:在家修行应该持戒吗?念而无念,是怎么

月悟法师:在家修行应该持戒吗?念而无念,是怎么

在家修行应该持戒吗?当然要持戒。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三无漏学,缺一不可。无戒定的慧,是狂慧(世智辩聪)。无慧的戒定,不出四禅八定,不能超越三界。慧是无我正见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