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森法师:復张振宇函

復张振宇函(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一日) 德森

振宇鑑。森本无知无识之苦恼子,实无为人师之资格。但由娄居士等謬传,致汝亦即谬认。前接来函,惭愧不敢承当。继一再深思,汝今是一囚犯,离乡别井,举目无亲。虽云自作自受,究实悽惨可怜,如峻拒之,或更增汝愁郁。千里投函,如此诚求,不如赧颜许之,满汝所愿。森虽惭愧不已,俾汝得精神上之安慰,故为之取法名曰智振。谓以真信、切愿,实行念佛,求生西方之真实智慧,自行振奋起来。從前种种,譬如昨日死。从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。立定志向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喫素念佛,求生西方。以此自行,復以此化他。朝乾夕惕,念兹在兹。如此振奋,不特现在人间牢狱,可以从早解脱。即无始至今,多生历劫,久被所囿,苦乐升沈,求出无期之三界大狱,亦可由此横超,究竟解脱,直登乐邦。一登彼土,便得圆踞三不退,直至圆满菩提而后已。如斯勝力,释迦世尊金口亲宣,尚自叹为难信希有。吾人今能信受奉行,仰遵佛敕,不生丝毫疑虑,切实做去。娑婆教主,自无狂言,极乐慈尊,决无虚愿,自然冥符佛智,暗合道妙。将来临欲命终,娑婆印坏,净土文成,决定亲得真实受用。其为利益,自非世间庸俗知见,可能想像万一。愿汝顾名思议,始终諦信实行为要。再者,欲求佛道,须先做好人。汝已身入监牢,必犯国法,今已饱尝牢狱滋味,必须痛改前非,变化气质,改换心田。不但发之言行,一举一动,须求有益自他,无害人羣。即在暗室屋漏,私居独处,举心动念,亦须深自觉察。求其无害於世,有益於人。君子慎独,吾人师法。印老法师常曰,必须存好心,说好话,行好事,亦正此意。先立人道之基础,而后进修佛法,尤为浇漓末世之当注重者。(下略)

摘自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一日《弘化月刊》第五期,见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》第六十八卷一百五十九页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大龄单身、晚婚、感情不顺、离婚的因果以及求得美

大龄单身、晚婚、感情不顺、离婚的因果以及求得美

当今社会很多人大龄仍单身,并非是他们不想结婚,而是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没有遇到合适的人;也有很多人感情不顺利,遭遇争吵、出轨甚至离婚。有的人会去算姻缘,而算命先生会告...

一个可以治愈癌症、痔疮的经文

一个可以治愈癌症、痔疮的经文

《佛说疗痔病经》佛说疗痔病经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如是我闻。一时薄伽梵。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。与大苾刍(比丘)众五百人俱。时有众多苾刍(比丘)身患痔病。形体羸瘦。痛苦萦...

海涛法师:施食既然功德那么大,怎么舍得不做呢

海涛法师:施食既然功德那么大,怎么舍得不做呢

慈悲最有力量,慈悲最快乐!举手之劳,几滴水,乃至一点点米饭,都可以。佛教说的,一阎浮提众生皆得离苦,都吃得到、喝得到,太慈悲了。大部分的菩萨都知道施食咒,布施一点...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:三、布施品40、商主善举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:三、布施品40、商主善举

  前言:  《释迦牟尼佛广传·白莲花论》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,索达吉堪布译。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,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、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。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...

最快乐的行持

最快乐的行持

  有一天,以舍利弗为首的六位尊者,齐聚于跋耆国的师子园中饮茶论道。今天讨论的主题是:怎样行持才算最快乐?  阿难尊者率先发言:“我认为:比丘能够多闻不忘,总持诸法义味,具足修习梵行,然后为四众弟...

弥多的口业

弥多的口业

  佛陀的大弟子中,有一个驼骠比丘,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的罗汉。他的精勤修习,仪容威德,受到大众赞美,由于他办事的才干,做事妥善,佛陀将僧团中的一切总务都交给他负责,如僧众们的生活所需,一切的物品添置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