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森法师:復张振宇函

復张振宇函(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一日) 德森

振宇鑑。森本无知无识之苦恼子,实无为人师之资格。但由娄居士等謬传,致汝亦即谬认。前接来函,惭愧不敢承当。继一再深思,汝今是一囚犯,离乡别井,举目无亲。虽云自作自受,究实悽惨可怜,如峻拒之,或更增汝愁郁。千里投函,如此诚求,不如赧颜许之,满汝所愿。森虽惭愧不已,俾汝得精神上之安慰,故为之取法名曰智振。谓以真信、切愿,实行念佛,求生西方之真实智慧,自行振奋起来。從前种种,譬如昨日死。从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。立定志向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喫素念佛,求生西方。以此自行,復以此化他。朝乾夕惕,念兹在兹。如此振奋,不特现在人间牢狱,可以从早解脱。即无始至今,多生历劫,久被所囿,苦乐升沈,求出无期之三界大狱,亦可由此横超,究竟解脱,直登乐邦。一登彼土,便得圆踞三不退,直至圆满菩提而后已。如斯勝力,释迦世尊金口亲宣,尚自叹为难信希有。吾人今能信受奉行,仰遵佛敕,不生丝毫疑虑,切实做去。娑婆教主,自无狂言,极乐慈尊,决无虚愿,自然冥符佛智,暗合道妙。将来临欲命终,娑婆印坏,净土文成,决定亲得真实受用。其为利益,自非世间庸俗知见,可能想像万一。愿汝顾名思议,始终諦信实行为要。再者,欲求佛道,须先做好人。汝已身入监牢,必犯国法,今已饱尝牢狱滋味,必须痛改前非,变化气质,改换心田。不但发之言行,一举一动,须求有益自他,无害人羣。即在暗室屋漏,私居独处,举心动念,亦须深自觉察。求其无害於世,有益於人。君子慎独,吾人师法。印老法师常曰,必须存好心,说好话,行好事,亦正此意。先立人道之基础,而后进修佛法,尤为浇漓末世之当注重者。(下略)

摘自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一日《弘化月刊》第五期,见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》第六十八卷一百五十九页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雪漠:别让书本变成生命的枷锁

雪漠:别让书本变成生命的枷锁

别让书本变成生命的枷锁 ◎陈亦新:一些大德并不提倡弟子看很多佛书。 ●雪漠:是的,他们自己也很少看。因为看书的目的不是要把书上的知识变成枷锁,让自己用更多的...

五戒十善能够保家道不衰 财富丰盈

五戒十善能够保家道不衰 财富丰盈

      财富的道理财富是你命里有的,不用去争,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,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,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?《了凡四训》...

持戒的误区

持戒的误区

由于戒律的弘扬不到位,大多数人不了解戒律,对戒律的理解出现了偏差,致使很多人谈戒色变,这么殊胜的  戒律怎么会让人害怕呢?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持戒误区:一....

印光大师:得助念失助念之损益比较

印光大师:得助念失助念之损益比较

刘晓愚居士,名景烈,江西赣县人。少年留学东瀛,与蔡公松坡等同学。光复后,曾任第一届国会议员。民六七年间,任职方司司长。从堂兄好愚居士,名景熙者,乃赣州大绅,素尚佛...

圣严法师:感化、感动、感谢、感恩

圣严法师:感化、感动、感谢、感恩

圣严法师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?可从“四感”-感化、感动、感谢、感恩来着手。  感化-知惭愧、常忏悔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、感化他人,...

佛不度无缘众生

佛不度无缘众生

佛住世度生,由于众生无始以来的,无数次的生死轮回,造成了无数的愚痴下劣.颠倒执迷过甚的不同根性。某些众生在时机.根性.机缘尚未成熟的时候,佛纵是慈悲无量.智慧至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