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造命运的关键

心念决定命运:成为国王,与被车撞死之间,只有一念之差而已!

佛在舍卫国讲法时,有二商人经过,其中一个商人对佛陀和佛法,生起了恭敬心;另一商人则对佛陀和弟子生起了轻慢恶念。二商人离开舍卫国后,到了一个新国家,对佛生轻慢恶念的商人,因喝醉了酒,在路边休息时,被马车撞死了;对佛生恭敬心的商人,因恭敬三宝,得到天龙八部的保护,平安无事。但他看到同伴撞死,担心被误会,于是就独自流浪,到了另一个国家。碰巧这时,该国的老国王将死,临终前留下预言给宠臣:“我有一匹神马,你们牵马到街上走,我的神马如果给谁跪下,谁就是我国的新国王!”于是,随从们牵马到街上走,神马一见到对佛生恭敬心的那位商人,立即跪下。于是,对佛生恭敬心的商人,被拥立为该国的新王。成为国王后,他率领臣子去请教佛陀。佛陀回答说:“你因善念恭敬心,感得王位之因;你同伙因为恶念轻慢心,感召车祸;因缘果报,都是善恶心念所感召,都是自作自受!”佛当即说偈曰:

“心为法本,心尊心使;中心念恶,即言即行,罪苦自追,车轹于辙。

心为法本,心尊心使;中心念善,即言即行,福乐自追,如影随行。”

佛陀说完偈语,国王及臣子们明白了“心”是善恶果报之根本,欢喜信受奉行。

--典故出自《法句譬喻经》卷第一:双要品第九。

改造命运的关键,在于改善自心!改善起心动念!

1、《华严经》云:‘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’

2、《华严经·夜摩天宫偈赞品》云:“诸业心为本。”

3、《华严经·净行品》:“佛子,若诸菩萨善用其心,则获一切胜妙功德,于诸佛法,心无所碍。住去来今诸佛之道,随众生住,恒不舍离,于诸法相,悉能通达,断一切恶,具足众善。”

4、《华严经》云:“三界所有,唯是一心”。“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,五蕴悉从生,无法而不造”。

5、《法句经 双要品》:“心为法本,心尊心使,中心念恶,即言即行,罪苦自追,车轹于辙;心为法本,心尊心使,中心念善,即言即行,福乐自追,如影随形。”

6、《楞严经》卷1云:“如来常说,诸法所生,唯心所现,一切因果、世界、微尘,因心成体”。

7、《五苦章句经》云:“心取地狱,心取饿鬼,心取畜生,心取天、人,作形貌者,皆心所为”。

8、《佛说骂意经》云:“活十方天下人。不如守意一日。人得好意。其福难量” 。

9、《佛说未曾有因缘经》云:“夫人祸福。随心而起。心念善故。受报亦善。心念恶故。受恶果报。心念苦乐。受报亦尔。如人饿死。则作饿鬼。苦恼死者。受苦恼报。欢喜死者。受欢喜报。安隐快乐。果报亦尔。汝今云何。于苦恼中。求欲灭罪。望善报也。幸可不须。于理不通。

10、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卷四《厌舍品》云:“心清净故世界清净,心杂秽故世界杂秽,我佛法中以心为主,一切诸法无不由心。”

11、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云:“三界之中以心为主,能观心者究竟解脱,不能观者究竟沉沦。众生之心犹如大地,五谷五果从大地生;如是心法,生世出世善恶五趣,有学、无学、独觉、菩萨及于如来。以是因缘,三界唯心,心名为地。”释迦牟尼成道时说:“奇哉,奇哉!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因妄想执着,不能证得。”

12、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说:谓于昼夜,常念思惟观察善法,令诸善法念念增长,不容毫分不善间杂,是即能令诸恶永断,善法圆满。

13、《优婆塞戒经·业品》说:“善心智慧因缘力故,恶果定者亦可转轻。”又说:“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,定知善恶当有果报,是人能转重业为轻,轻者不受。若遭福田,遇善知识,修道修善,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。”

14、《佛说未曾有因缘经》云:“少时修善。能灭无量恶业重罪。人修十善。亦复如是。须臾之功。能灭无量恶业重罪。

15、《大乘起信论》云:“以心生则种种法生,以心灭则种种法灭”。

16、《百法论》云:“一切法中,识用殊胜,推识为主,故首心法”。

17、《心法念处经》:心能造作一切业,由心固有一切果;如是种种诸心行,能生种种诸果。

18、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:现在苦乐吉凶等事。缘合故有缘尽则灭。业集随心相现果起。不失不坏相应不差

19、《大般涅槃经》:若受苦行便得道者。一切畜生悉应得道。是故先当调伏其心。不调伏身。

问曰: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,当修何法最为省要?

答曰:唯观心一法,总摄诸法,最为省要。

问曰:何一法能摄诸法?

答曰:心者万法之根本,一切诸法唯心所生;若能了心,则万法俱备;犹如大树,所有枝条及诸花果,皆悉依根。栽

树者,存根而始生子;伐树者,去根而必死。若了心修道,则少力而易成;不了心而修,费功而无益。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。心外别求,终无是处。

-------《达摩破相论》。

--转自吉祥果的博客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净空法师:助念多久才算安全?

净空法师:助念多久才算安全?

 问:助念多久才算安全?答:因为经上讲,人断气之后一般是八个小时,神识才离开,八个小时虽然断气了,他还没走,这个时候念佛的时候,他的感应特别强烈,帮助他...

法藏法师:出家的目的:了生脱死

法藏法师:出家的目的:了生脱死

出家的目的:了生脱死 【了生】:活着的时候,必须很清楚、明白、洒脱、自在。如果一时尚不能绝对的洒脱、自在,也要趋向洒脱、趋向自在。活着的时候,必须吃得下、睡得...

婚姻不幸福,有没有犯以下错误

婚姻不幸福,有没有犯以下错误

很多人婚姻不幸福,有的是命定的,更多的是自己“作”出来的。三分天命,七分在人。自己不惜福,肆意挥霍,再大的福也经不起折腾的。下面谈谈对婚姻损害比较大的几个主要原因...

董群教授:佛教文化建设的两个层面

董群教授:佛教文化建设的两个层面

佛教文化建设的两个层面 董群 在佛教文化建设过程中,既有共性的内容,也有个性的内容,两者结合,构成一个整体性的佛教文化“大花园”。自从赵朴初居士提出“佛教是文...

有缘无缘一切随缘

有缘无缘一切随缘

佛说:我们说过的话,做过的事,走过的路,遇过的人,每一个现在,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。无须缅怀昨天,不必奢望明天,只要认真过好每个今天。说能说的话,做可做的事,走该走...

大安法师:如何发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

大安法师:如何发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

问:如何发三心——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?大安法师答: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先决前提,圆发三心即得往生。首先是“至诚心”,就是真诚的心。我们厌离娑婆,欣求极乐,要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