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:皈依是持戒的灵魂

皈依是持戒的灵魂

皈依,是持戒的灵魂。

我们受戒,是从皈依中获得戒体。比如五戒、八戒、沙弥十戒,都是由三皈获得戒体。所以在受持五戒、八戒的仪轨中都有皈依的内容,分别为五戒三皈、八戒三皈、十戒三皈。

比丘戒也不例外。僧团成立之初,僧众曾依“三语”受戒。只要对三宝生起信心,对着僧团三称“我某甲今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今于如来所出家,如来、至真、等正觉是我所尊”,即可获得比丘戒体。后来,因为众生的根机、信心都不如从前,才形成羯磨受戒的仪式,通过隆重的仪轨,使受戒者纳法于心。

但皈依始终是戒律的灵魂。惟有对三宝具足信心,戒律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。有多少信心,就会有多少持戒的自觉性。如果不是佛教徒,对三宝没有信心,戒律对他们就只是一些条文而已,并无多少实际作用。

所以,我们受戒前必须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,否则就无法得到戒体。惟有深信三宝,对三宝所发的誓言才会产生效应,不然可能只是说说而已。如果有一天三宝在我们心目中失去地位,那么,曾经对三宝所做的宣誓也就难以产生效应了。

可见,戒体完全是建立在我们对三宝的信心上,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上。所以,我们皈依之后还要不断修习皈依,以此坚固道心,强化戒体力量。一旦信心减弱,戒体的基石就会随之动摇,戒律在我们心中也将失去分量。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信愿法师:众生念佛,即得往生。此是仗佛愿力,非

信愿法师:众生念佛,即得往生。此是仗佛愿力,非

【往生净土仗佛愿力】周克复《净土晨钟》开示:众生念佛,即得往生。此是仗佛愿力,非众生之自力,自力难成,仗佛易就故也(二)我们从《净土晨钟》这一本书,以及许多净土的...

印良法师:浅议佛学“六度”般若之布施

印良法师:浅议佛学“六度”般若之布施

浅议佛学“六度”般若之布施 在佛学文化的修持中,带有数字的条目很多,比如“三福”(人天福、二乘福、大乘福)、“六和”(见和同解、戒和同修、身和同住、口和无诤、意和...

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,男方一样会有果报

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,男方一样会有果报

让错误不再发生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,男方一样要负起责任,一样会有果报的。王士明(文)大约在一九八七年起,台湾政府对于校园实施了一连串的开放政策;以往对于学...

印光大师:临终劝诫

印光大师:临终劝诫

汝已七十多岁,不久就要死了。现在就要把一切事,通安顿好。心里头除过念佛外,别无一件事挂牵,则临终时,方可无挂无碍。若现在还是样样放不下,看不开,则临命终时,所有贪...

宽见法师:做生命中的莲花

宽见法师:做生命中的莲花

做生命中的莲花 ——宽见法师开示一位进过监狱、想要轻生的居士(一) (2011-06-08) 宽见法师:虽然说你不一定有勇气自杀,但是这样活着很不正常,...

印光大师:净土经意平时说和临终说(文白对照)

印光大师:净土经意平时说和临终说(文白对照)

原文印公老法师慈鉴.久仰泰斗.恨未亲承。弟子自出家以来.于净土法门.深生信愿.依而行之.盖已久矣。近阅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.吕碧城女士.与王季同居士书.以四十八愿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