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光法师:皈依法 离欲尊

皈依法 离欲尊
--慧光和上开示--
 
皈依「法」,「法」,就是真理。
 
(以前)有(一个)禅师,学生来问---「经典里面说些什么?经典里面写什么?」
禅师说:「一二三四五」。
学生不懂---「什么是生命的真理?」
禅师说:「眼前即是,毫无隐藏。」
 
真理就在眼前、就在当下,毫无隐藏。但是什么是真理啊,不懂啊,无字天书,看不懂啊。
虽然皈依的是生命的实相、生命的真理。但是,一般的人,没有这种慧根去领悟。
因此,佛施设方便---透过言语、透过教法,去引导。但是言语思想,都不足以解释什么是真理实相。
 
比如说你看到一个境界,去一个风景区,看到一个美如一幅画的这个风景。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来描述一下看到的境界,每一个人写出来的可能都不一样。不是同一件事吗,怎么写出来都不一样?
实相---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,你只能够捕捉到某一部分,你只能用你的语言去捕捉到某一部分。但是当你捕捉到这一部分,你就舍掉了某一部分。是不是?所以语言思想不能够讲清楚,但是又不能够不运用。因为实际上一般的众生,没有那种善根、没有这种慧根,去理解什么是生命的实相。所以佛透过教法、语言、文字去教导众生。
 
皈依「法」,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教法。两个层次---一个层次讲实相,是究竟的皈依,皈依法、皈依真理实相。但什么是真理实相?不懂。那好,退而求其次,皈依法,皈依佛所教导的教法。
法是我们的道路。我们现在要奉行它,执行它。佛也是这样子走过来。
 
向着太阳的人看到光明,背着太阳的人看到黑暗。这是自然的法则。当我们走在真理的这条路上,我们就向着太阳一样,自然就会看到快乐、自在。当一个人背对着真理在生活,他的思想观念、他的行为举止、他的价值观,统统都是违背了生命真理实相的时候,他就会看到黑暗、痛苦、忧愁、苦恼。
所以我们要皈依法,走在解脱的道路上,与真理实相相应,不要违背它。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◎摘自2011-04-24《2011年菩萨寺三皈五戒讲戒开示》
 
点我:

相关文章

【业障】-业障是什么意思

【业障】-业障是什么意思

业障 (佛教解释)  佛教语,谓妨碍修行正果的罪业,比喻人的罪孽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.译经中.昙无谶》:“ 进更思惟:'但是我业障未消耳。'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七五:“如是神呪,具大威力,能受持者...

为什么要供养一尊地藏王菩萨?

为什么要供养一尊地藏王菩萨?
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上说供养地藏菩萨功德很大,永不坠恶道。“普广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或彩画形像,或土石胶漆,金银铜铁、作此菩萨,一瞻一礼者,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,...

生死面前其它事都是小​事

生死面前其它事都是小​事

拿破仑在一场战斗中与部下失散,生命遭遇危险之际,一位裁缝将他藏起来并成功骗过了追兵。事后,当拿破仑为奖赏他让他提出要求时,不知基于什么原因,这位裁缝竟然只想知道“...

不会喝茶?那就先学喝茶

不会喝茶?那就先学喝茶

    唐未五代时期,群雄逐鹿,硝烟四起,当时的闽王名叫王审知。他为了收容人心,祈求江山永固,也为了忏悔滥杀无辜的恶业,开始笃信佛教。他曾创下剃度两万人的壮举,并先后拜请雪峰义存、鼓山神晏、武夷扣...

放生(佛教名词)

放生(佛教名词)

放生(佛教术语) 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。狭义单指人命;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禽兽。《列子.说符篇》载:“正旦放生,示有恩也。”“客曰:'民知君之欲放之,竞而捕之,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,不若禁民勿捕,...

传喜法师:佛性是生命的精华

传喜法师:佛性是生命的精华

佛性是生命的精华 佛性是我们生命当中的无尽藏的一个宝贝,是我们生命的精华。这个精华在大自然里面,你看,日精月华,日是精,月是华,我们生命的精华就是佛性。如果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