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光法师:皈依法 离欲尊

皈依法 离欲尊
--慧光和上开示--
 
皈依「法」,「法」,就是真理。
 
(以前)有(一个)禅师,学生来问---「经典里面说些什么?经典里面写什么?」
禅师说:「一二三四五」。
学生不懂---「什么是生命的真理?」
禅师说:「眼前即是,毫无隐藏。」
 
真理就在眼前、就在当下,毫无隐藏。但是什么是真理啊,不懂啊,无字天书,看不懂啊。
虽然皈依的是生命的实相、生命的真理。但是,一般的人,没有这种慧根去领悟。
因此,佛施设方便---透过言语、透过教法,去引导。但是言语思想,都不足以解释什么是真理实相。
 
比如说你看到一个境界,去一个风景区,看到一个美如一幅画的这个风景。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来描述一下看到的境界,每一个人写出来的可能都不一样。不是同一件事吗,怎么写出来都不一样?
实相---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,你只能够捕捉到某一部分,你只能用你的语言去捕捉到某一部分。但是当你捕捉到这一部分,你就舍掉了某一部分。是不是?所以语言思想不能够讲清楚,但是又不能够不运用。因为实际上一般的众生,没有那种善根、没有这种慧根,去理解什么是生命的实相。所以佛透过教法、语言、文字去教导众生。
 
皈依「法」,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教法。两个层次---一个层次讲实相,是究竟的皈依,皈依法、皈依真理实相。但什么是真理实相?不懂。那好,退而求其次,皈依法,皈依佛所教导的教法。
法是我们的道路。我们现在要奉行它,执行它。佛也是这样子走过来。
 
向着太阳的人看到光明,背着太阳的人看到黑暗。这是自然的法则。当我们走在真理的这条路上,我们就向着太阳一样,自然就会看到快乐、自在。当一个人背对着真理在生活,他的思想观念、他的行为举止、他的价值观,统统都是违背了生命真理实相的时候,他就会看到黑暗、痛苦、忧愁、苦恼。
所以我们要皈依法,走在解脱的道路上,与真理实相相应,不要违背它。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◎摘自2011-04-24《2011年菩萨寺三皈五戒讲戒开示》
 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当你生气、烦恼,遇到困境、是非时,佛教教你如何

当你生气、烦恼,遇到困境、是非时,佛教教你如何

当你生气,烦恼,遇到困境,遇到是非时,佛教你怎么处理编辑:净尘生气时怎么办?生气时,可以:要小声说话,保持平静微笑的态度。不要给人知道自己生气,暂时离开现场,到室...

法王如意宝:所有人死后,在中阴法王面前人人平等

法王如意宝:所有人死后,在中阴法王面前人人平等

无垢觉性明点我们这里现在有数千僧众,将来总有一天会各奔前程,如果大家一起共同发愿,将来肯定会往生极乐世界,并且阿弥陀佛也会安慰、加持我们,使我们获得幸福快乐,除此...

男婴天生五官不全,只因前世造了这个业因

男婴天生五官不全,只因前世造了这个业因

 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时,一件奇特新闻在舍卫城传得沸沸扬扬:城中有一富翁,家中生了一个男孩,不仅没有耳朵,而且没有眼睛,没有健全四肢;在他出生前一百多天时,富翁就去世了。这个男婴还有五个姐姐,...

救命要救急,行善贵在随缘布施

救命要救急,行善贵在随缘布施

周生活贫困,家里经常缺米粮。有一回,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,监河侯却对他说:“可以啊!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,你稍等一段时间,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之后,再借你...

达真堪布:最终的皈依之处

达真堪布:最终的皈依之处

光明大圆满是九乘之巅,是即身成佛之法,也是无勤之修法。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和决心——“我遇到了如此殊胜之法,我一定能今生成就!”这样就可以选择修持光明大圆满。现在...

为何诵经前都要念开经偈?

为何诵经前都要念开经偈?

  佛教传闻  两千五百年前,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,有一天,释迦佛带着弟子托砵外出化斋。一群小孩在路上玩堆沙子。其中一位娇滴滴的女孩子,远远看见释迦佛带领弟子们而来,就半戏半真的用双手从地上捧一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