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尊湛现:要用一颗感恩的心,善待一切

诸位同学,大家好。

祝天下所有的母亲,身体健康,笑口常开,忘掉烦恼,福慧增长,静心安乐,早证菩提。

再次感谢公众平台,及公众平台的全体员工,大家辛苦了,能够为我们创建这美好的桥梁,让尘世间的所有亲人再次重逢,感恩。

同时也感恩诸位,能够对我的公众号的大力支持。我们大家相互学习,相互亲近,为了道业早日有成,共同鼓励,共同学习。

关于修行,我们大家要努力才是,光阴似箭,一日一轮回,一年一轮回,一生一轮回,一念一轮回。

我们要深深地体会人生的痛苦,要把这些种种的痛苦化为修行的动力。苦与乐是等同,爱与恨等同。

所以说要把以前的种种的遭遇,作为逃离牢笼的阶梯,殊胜的增上缘。

作为修行者,做为一个智慧者,就应该用智慧的武器,转变自己的心态,化解摧毁重重的烦恼障碍,用一颗感恩的心,面对所有的一切,无论是伤害过我们,还是成就帮助我们,其实伤害也是在对我们的成就。

在我们生活中,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停留在烦恼痛苦之中,必须要把自心的念头转变。

比如我们驾车出行,前面的路出现障碍,我们可以绕行,不要老执着啊,此路不通还继续待避,这又何必呢。

人生就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游戏,至于表演的效果如何,全凭自己的智慧发挥。

这个尘世间多有意思,大家都在这世界的舞台上,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表演出各种的戏剧。

我是总也不看电视中的戏剧,我是在看尘世间的真实的游戏。

虽然是游戏,有好多亲人在戏中投入太深,不能自拔,这种心态的投入就是苦海。如果用一颗清清楚楚的清净心去发挥表演,这就是极乐。

苦与乐只在于一念之间,好与坏,对与错,都是在凭这颗心,觉悟就是极乐、佛,执迷不悟就是地狱、苦海。同等的环境,不同等的心态。

所以说这个尘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情,更没有最好与最坏。都是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的一个虚幻的影像而已。

不要用痴迷、迷茫的心态,对事相的执着、分别、妄想,这都是属于业障所致,造成的痛苦。

有很多人,身在福中不知福,福也是苦;身在苦中不知苦,苦即乐乎。要争取作为一名智者,早日跳出牢笼的束缚;不能做一名迷茫的众生,深陷苦海不能自拔。

要尽量从苦海中逃离。如何逃离?要用一个坚强的毅力,自强的心态,来战胜挣脱自心的束缚。

贪嗔痴慢疑,杀盗淫妄酒,两舍,恶口,花言巧语,种种的恶习,这些都是对自心的迷惑,对自心的束缚。一定要用智慧的宝剑斩断这些绳索。

用一颗无欲无求、慈悲喜舍,努力培养升起广大无量的菩提心,这样才能让我们彻底逃离牢笼,化解内心的束缚,深心自在,这就是修行。

主要的就是让内心得到清静安宁,要抛开自我,断除种种的贪欲,消除种种的业障,斩断种种的心魔。

魔从心生将心忏,忏到心空罪业亡。

一切都是掌控在自己的心态。这个心态,就是念头,分别。真正的修行主要目的,把这个好与坏,善与恶,对与错,这些分别念都要消除静止。

这就是真正的自在,真正的快乐。

阿弥陀佛,释桑吉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功德都回向给别人,我​自已还剩多少

功德都回向给别人,我​自已还剩多少

回向文很简单:“回向给十法界一切众生,回向给......”。有些人会问:“回向给他们干什么,自己不是变少了吗?”如有这样的念头,说明我们还没有菩提心,说明我们心胸...

做人处世遵循这四条法则福报自然多多

做人处世遵循这四条法则福报自然多多

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则,宇宙物理与人类之间,也有它应循的轨则,《中庸》云: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”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把人做好,要圆满做人处事,也...

放生狐狸感应

放生狐狸感应

众位师兄,我是昆明的居士,我们从去年年底开始参与放生狐狸,到了今年有几位师兄都出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,在这里发布出来,供养给各位师兄!也希望各位师兄能多多救救这些狐...

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,其实都在说一个事情,到底什

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,其实都在说一个事情,到底什

百家号作者:在家小居士智旭大师在论及看经习教时,尝云:“千经万论,求之语言文字,则转多转远,求之现前一念,则愈约愈亲。盖一切经论,不过现前一念心之注脚,非心性外,...

远离邪淫,婚后夫妻生活也要有所节制

远离邪淫,婚后夫妻生活也要有所节制

一个人在结婚之后,即使夫妻之间正常的夫妻生活也要有所节制,不可过多,不可过频,同时要注意时间和地点。邪淫是指除夫妻关系之外的意淫、手淫、同性恋、嫖娼、包养情人等行...

净空法师:为什么回向偈要上报四重恩?

净空法师:为什么回向偈要上报四重恩?

为什么回向偈要上报四重恩?父母恩,养育之恩,我们知道,我们要报。老师的恩,有教诲之恩,我们不能忘记,要报恩。国主的恩,那是保护让我们有安定环境、安定的社会,成就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