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尊湛现:要用一颗感恩的心,善待一切

诸位同学,大家好。

祝天下所有的母亲,身体健康,笑口常开,忘掉烦恼,福慧增长,静心安乐,早证菩提。

再次感谢公众平台,及公众平台的全体员工,大家辛苦了,能够为我们创建这美好的桥梁,让尘世间的所有亲人再次重逢,感恩。

同时也感恩诸位,能够对我的公众号的大力支持。我们大家相互学习,相互亲近,为了道业早日有成,共同鼓励,共同学习。

关于修行,我们大家要努力才是,光阴似箭,一日一轮回,一年一轮回,一生一轮回,一念一轮回。

我们要深深地体会人生的痛苦,要把这些种种的痛苦化为修行的动力。苦与乐是等同,爱与恨等同。

所以说要把以前的种种的遭遇,作为逃离牢笼的阶梯,殊胜的增上缘。

作为修行者,做为一个智慧者,就应该用智慧的武器,转变自己的心态,化解摧毁重重的烦恼障碍,用一颗感恩的心,面对所有的一切,无论是伤害过我们,还是成就帮助我们,其实伤害也是在对我们的成就。

在我们生活中,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停留在烦恼痛苦之中,必须要把自心的念头转变。

比如我们驾车出行,前面的路出现障碍,我们可以绕行,不要老执着啊,此路不通还继续待避,这又何必呢。

人生就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游戏,至于表演的效果如何,全凭自己的智慧发挥。

这个尘世间多有意思,大家都在这世界的舞台上,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表演出各种的戏剧。

我是总也不看电视中的戏剧,我是在看尘世间的真实的游戏。

虽然是游戏,有好多亲人在戏中投入太深,不能自拔,这种心态的投入就是苦海。如果用一颗清清楚楚的清净心去发挥表演,这就是极乐。

苦与乐只在于一念之间,好与坏,对与错,都是在凭这颗心,觉悟就是极乐、佛,执迷不悟就是地狱、苦海。同等的环境,不同等的心态。

所以说这个尘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情,更没有最好与最坏。都是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的一个虚幻的影像而已。

不要用痴迷、迷茫的心态,对事相的执着、分别、妄想,这都是属于业障所致,造成的痛苦。

有很多人,身在福中不知福,福也是苦;身在苦中不知苦,苦即乐乎。要争取作为一名智者,早日跳出牢笼的束缚;不能做一名迷茫的众生,深陷苦海不能自拔。

要尽量从苦海中逃离。如何逃离?要用一个坚强的毅力,自强的心态,来战胜挣脱自心的束缚。

贪嗔痴慢疑,杀盗淫妄酒,两舍,恶口,花言巧语,种种的恶习,这些都是对自心的迷惑,对自心的束缚。一定要用智慧的宝剑斩断这些绳索。

用一颗无欲无求、慈悲喜舍,努力培养升起广大无量的菩提心,这样才能让我们彻底逃离牢笼,化解内心的束缚,深心自在,这就是修行。

主要的就是让内心得到清静安宁,要抛开自我,断除种种的贪欲,消除种种的业障,斩断种种的心魔。

魔从心生将心忏,忏到心空罪业亡。

一切都是掌控在自己的心态。这个心态,就是念头,分别。真正的修行主要目的,把这个好与坏,善与恶,对与错,这些分别念都要消除静止。

这就是真正的自在,真正的快乐。

阿弥陀佛,释桑吉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黄炳寅:破禅的智慧 第五章 青山虽旧光景新

黄炳寅:破禅的智慧 第五章 青山虽旧光景新

破禅的智慧 第五章 青山虽旧光景新   禅宗雪峰义存禅师与新参弟子有段话头: 问僧何处来?曰:“近离浙中。”曰:“船来陆来?”曰:“二途俱不涉。”...

梦参老和尚:每天把自己修行回向给众生是最大的布

梦参老和尚:每天把自己修行回向给众生是最大的布

每天把自己修行回向给众生是最大的布施《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》梦参老和尚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,劝他施舍,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。我们这  道友在这,每天我们这道...

道证法师:居士和出家大众走路,不可以用不恭敬的

道证法师:居士和出家大众走路,不可以用不恭敬的

在家居士不可以走在出家五种大众的前面(五种大众是指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那尼(沙弥尼再进一步,受式叉摩那六法,开始学习比丘尼的戒律,2年清净不犯,能够进一步受比丘尼...

王雷泉教授:佛教在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

王雷泉教授:佛教在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

佛教在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王雷泉 文革结束之后,中国佛教有二个转折阶段:第一个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宗教问题上的拨乱反正,结束了中国无法无天的局面...

净界法师:什么是我们所皈依​的三宝

净界法师:什么是我们所皈依​的三宝

我们再看内涵,我们在前面是讲到这个皈依的两种内涵,这个地方讲到,我所皈依的境,所皈依的三宝,有几种三宝,先看内涵,那我们把它念一遍,请合掌。住持三宝,一、佛宝-形...

达真堪布:内心里充满了智慧,才有随缘

达真堪布:内心里充满了智慧,才有随缘

有人爱说随缘,没有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之前不是随缘是随便,是造业。没有了烦恼,才有慈悲大爱。我执我爱断了,烦恼也无法生起了,相续清净的时候,才能做到随缘。之前不是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