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尊湛现:要用一颗感恩的心,善待一切

诸位同学,大家好。

祝天下所有的母亲,身体健康,笑口常开,忘掉烦恼,福慧增长,静心安乐,早证菩提。

再次感谢公众平台,及公众平台的全体员工,大家辛苦了,能够为我们创建这美好的桥梁,让尘世间的所有亲人再次重逢,感恩。

同时也感恩诸位,能够对我的公众号的大力支持。我们大家相互学习,相互亲近,为了道业早日有成,共同鼓励,共同学习。

关于修行,我们大家要努力才是,光阴似箭,一日一轮回,一年一轮回,一生一轮回,一念一轮回。

我们要深深地体会人生的痛苦,要把这些种种的痛苦化为修行的动力。苦与乐是等同,爱与恨等同。

所以说要把以前的种种的遭遇,作为逃离牢笼的阶梯,殊胜的增上缘。

作为修行者,做为一个智慧者,就应该用智慧的武器,转变自己的心态,化解摧毁重重的烦恼障碍,用一颗感恩的心,面对所有的一切,无论是伤害过我们,还是成就帮助我们,其实伤害也是在对我们的成就。

在我们生活中,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停留在烦恼痛苦之中,必须要把自心的念头转变。

比如我们驾车出行,前面的路出现障碍,我们可以绕行,不要老执着啊,此路不通还继续待避,这又何必呢。

人生就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游戏,至于表演的效果如何,全凭自己的智慧发挥。

这个尘世间多有意思,大家都在这世界的舞台上,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表演出各种的戏剧。

我是总也不看电视中的戏剧,我是在看尘世间的真实的游戏。

虽然是游戏,有好多亲人在戏中投入太深,不能自拔,这种心态的投入就是苦海。如果用一颗清清楚楚的清净心去发挥表演,这就是极乐。

苦与乐只在于一念之间,好与坏,对与错,都是在凭这颗心,觉悟就是极乐、佛,执迷不悟就是地狱、苦海。同等的环境,不同等的心态。

所以说这个尘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情,更没有最好与最坏。都是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的一个虚幻的影像而已。

不要用痴迷、迷茫的心态,对事相的执着、分别、妄想,这都是属于业障所致,造成的痛苦。

有很多人,身在福中不知福,福也是苦;身在苦中不知苦,苦即乐乎。要争取作为一名智者,早日跳出牢笼的束缚;不能做一名迷茫的众生,深陷苦海不能自拔。

要尽量从苦海中逃离。如何逃离?要用一个坚强的毅力,自强的心态,来战胜挣脱自心的束缚。

贪嗔痴慢疑,杀盗淫妄酒,两舍,恶口,花言巧语,种种的恶习,这些都是对自心的迷惑,对自心的束缚。一定要用智慧的宝剑斩断这些绳索。

用一颗无欲无求、慈悲喜舍,努力培养升起广大无量的菩提心,这样才能让我们彻底逃离牢笼,化解内心的束缚,深心自在,这就是修行。

主要的就是让内心得到清静安宁,要抛开自我,断除种种的贪欲,消除种种的业障,斩断种种的心魔。

魔从心生将心忏,忏到心空罪业亡。

一切都是掌控在自己的心态。这个心态,就是念头,分别。真正的修行主要目的,把这个好与坏,善与恶,对与错,这些分别念都要消除静止。

这就是真正的自在,真正的快乐。

阿弥陀佛,释桑吉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净空法师法语:被冤亲债主附体的人,要怎么办?

净空法师法语:被冤亲债主附体的人,要怎么办?

1 老实念佛能够消业障、能够断烦恼,这一桩事、这个道理,我们不能不懂。你能发心念佛、发愿求生,一天到晚真念,你业障就消除了、烦恼就没有了,这么大的作用,这个不得了...

《百喻经卷下》:76、田夫思王女喻

《百喻经卷下》:76、田夫思王女喻

  译文:  曾有一个农夫,至京城游玩,见国王的女儿颜貌端正,世所稀有,便昼夜想念,情不能已。渴望与她接近,又没有路径可以达到,便思念得面色瘀黄,遂即成了重病。亲友邻里便问他为什么会这样,他答道:...

布施得福

布施得福

  从前,佛陀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,有一位容貌庄严、名为悉鞞梨的天人,前来礼拜佛陀。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耀眼光辉,令入夜后的精舍大放光明。  天子说道:“天人衣食无缺,自在快乐地享受福报,有些世间人...

做人要学会包容,宽容别人,才能圆融自己

做人要学会包容,宽容别人,才能圆融自己

〇 我们要以佛菩萨的智慧和禅的境界,懂得人的自私是一种罪恶。多少家庭的破裂,就是因为每个人都自私,夫妻都只想着自己,没有想到给对方造成的伤害。造成伤害对...

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5

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5

  清潘氏  潘氏,是娄县人,嫁给了孙某。生四个女儿,智求,智禅,福庵,德庵,都信奉佛,受了优婆夷戒,劝母亲发心。嘉庆二十三年,潘氏七十九岁了。这时西林寺传戒,四个女儿又劝母亲去受戒,但因为生病,...

圣人的境界

圣人的境界

  阿难尊者作为佛陀侍者,侍佛前后达25年之久,可谓功勋卓著。  虽然侍佛日久,然尊者在修行方面却无几建树。对此,尊者心里也挺苦恼。有一次他请教佛陀说:“世尊!怎样修行,才能耗时短、见效快呢?”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