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证法师:居士和出家大众走路,不可以用不恭敬的

在家居士不可以走在出家五种大众的前面(五种大众是指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那尼(沙弥尼再进一步,受式叉摩那六法,开始学习比丘尼的戒律,2年清净不犯,能够进一步受比丘尼戒)、沙弥、沙弥尼)。

这是说一般在大路上的情形,在家居士如果和出家人同时出门走路,在路上应该让出家人走在前面。如果,心里没有恭敬心,没有将出家师父看在眼里,用这种不恭敬的心走在前面,就是犯“失意罪”,也就是犯菩萨戒轻戒。

这条戒的意思,并不是说出家人很爱走在前面,是教我们要有尊重、礼让的心,但是,这并不是很死板的,重要的是内心的恭敬。

譬如说,在家居士现在赶紧要去救人,要去救火,在路上遇到一位师父在那里经行,慢慢的走,如果,坚持一定要走在师父的后面,是不是会耽误到救人、救火的急事?

所以说,持戒并不是死板的。

以前,我在当医生的时候,接到医院打来的B.B.Call,跟我说病人有紧急的事情,我骑机车要赶去医院,因为医院附近有寺庙,所以路上有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师父,在那里用走的,慢慢的走。如果我骑车,直接从他旁边冲过去,这样就太过不礼貌,如果要停下来跟在他的后面慢慢的走,这样就会耽误到救病人的大事。所以,我在骑车经过师父旁边的时候,就跟师父说:“阿弥陀佛!”“师父,很失礼,我要去急救病人,不便向您行礼。阿弥陀佛!”忏悔,然后就赶快骑去救病人。如果路上的交通,不方便去向师父讲一声的情形,我也会在心里念”阿弥陀佛“,以及向护法菩萨报告:“弟子现在要赶快去救病人,所以不得已,没有向师父行礼,不得已走在师父前面。”这并不是说,为了怕犯戒,受报应,是我们自己必须要时时保持恭敬的心,时时记得我们所受的戒,用觉醒、明白的心,向自己交代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体慧法师:清净梵行--发菩提心的八种功德

体慧法师:清净梵行--发菩提心的八种功德

体老昭明寺2月24日早开示 八关斋戒是出家人的清净戒律,也是出家人的清净梵行。 在家人没有办法修佛陀的清净戒律,佛陀的清净梵行,所以佛陀权巧方便,就像有一句...

富有是内心的感受知足的人最快乐

富有是内心的感受知足的人最快乐

  一位勤政爱民的国王,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庶稳定。有一天他突然想:自己向来勤于政事,我这么努力,到底百姓的生活形态又是什么程度?”大臣就向国王禀告:“国王,依我所见,人民的生活富乐安康,国王可以拨...

投生西方极乐净土的详细过程揭秘

投生西方极乐净土的详细过程揭秘

原著:噶玛恰美仁波切讲授:堪布卡塔仁波切稿源:福德海双月刊编译小组接着谈到此生、来世以及中阴(注一)这三个阶段。我们要专一的、持续的、不间断地修持到底,这是非常重...

千万别堕胎,堕胎折福折禄又折寿

千万别堕胎,堕胎折福折禄又折寿

善意的提醒:凡是弘扬中华正统传统文化(佛,道,儒,中医药等),劝人向善,利益众生的文章,您可以不相信,请一定不要诽谤,因为诽谤该类文章,会误导很多人不走正道,让很...

《百业经》:角宿大象被诱等流两世还俗88

《百业经》:角宿大象被诱等流两世还俗88

  译序(摘录)  《百业经》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。共有一百多个公案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,居民、妓女、猎人等...

佛教故事: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

佛教故事: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

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玄奘去印度的路上,依靠《心经》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。当年他带一些眷属西去取经,以种种原因只剩下他一个人。有次他路经一个寺院,看见一个老和尚病得很严重,玄奘生起极大的悲心,没有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