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第四十九回拜无胜军长者

  第四十九回拜无胜军长者

  参无胜军长者垂示二法

  开诱见无量佛得无尽藏

  悟其所以实为直径之道

  久持证入无尽相之法门

  善财来到出生城,寻找无胜军长者,竟无一人知道。善财以为妙月长者戏弄他,叫他去拜一个不知名的人。但是善知识究竟是信得过,左思右想不得其解,东问西问不见其人,就在街上徘徊,无目的地东走西串。

  善财走到一个热闹酒店,见众人猜拳,一个老者拳拳得胜,以为是无胜军长者,一问旁人不是。又走到一个树荫下,两个老者对旗,其青衣者局局获胜,以为是无胜军长者,听其答话,也不是。又在广场上见一老者练拳,拳击如飞,走步似箭,以为是无胜军长者,即上前施礼问讯,说明由来。老者收拳答道:“童子,你想找无胜军长者吗?可你,见不到他的。“说完又去练拳。

  善财在城里转来转去,走了几天,已走遍大街小巷,谁也不知道。看来这个城内并无此人。但是善财牢记离开福城时文殊师利的教导,“于善知识不生疲懈”,还是继续找下去。

  这一天细雨纷飞,善财走到城墙上,在城堡上坐下,心中忧虑。思前虑后,想到福城故乡,想到众童子送行时的嘱咐,想到几年来求善知识者的沧桑,想到各个善知识的教诲,禁不住情感,眼泪夺眶而出。

  他没有痛哭,虽然心里难过,强作镇静,慢慢的进入了梦乡。

  在睡梦中忽听有人在喊:“无像无作,就是胜军长者。”善财睁眼一看,面前站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。善财急忙起身施礼道:“我名善财,已发菩提心,为了利乐有情造福人间的事,前来参拜大善知识,愿有所教我。”

  那人道:“善男子,不能执着自己已得的成绩,哪个成绩也是如幻如画,没有执着的必要。只要对众生有益的事都要做,那就是善事。当然,其中难免有是非曲直,有人诽谤、有人暗害。不管好好孬孬都不能执着。执着障碍圣道。执着障碍光明。一个患得患失的人,总是不能成大事的。”

  善财闻言大悟,这真是无胜军长者了。急忙跪下合掌道:“圣者就是无胜军长者吧。惟愿怜愍教诲于我。”

  长者道:“是的!我是无胜,也是常胜,因为我无有常胜之像,也无无胜之像。因为无像,才有十方国土,三世诸佛的圣像。虽然我对人们做了很多好事,人们都不知道我。其实我与众生一体,众生即我,我即众生,所以人们不知道无胜军。我也不知道离开我还有什么众生。譬如人在世间上,并不感觉世间的变幻一样。我只知道这一点,你那么多的要求,我怎能答复你?你到法比聚落去找寂静婆罗门,他会告诉你的。”

  说完他人就不见了。善财只得望空拜谢。离开出生城继续寻拜善知识者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:三、布施品28、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:三、布施品28、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

  前言:  《释迦牟尼佛广传·白莲花论》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,索达吉堪布译。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,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、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。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...

《百喻经卷下》:92、小儿得欢喜丸喻

《百喻经卷下》:92、小儿得欢喜丸喻

  【译文】  从前有一个乳母,抱着小儿赶路,途中疲困得很,休息一下就睡着了。这时有人拿欢喜丸给小儿吃。小儿伸手接住,贪着它的美味,不管身上的饰品物件。这人乘机把小孩所挂的项圈、璎珞、衣物都解下拿...

布施重在心诚

布施重在心诚

  在原始佛教经典之一的《贤愚经》中,有一则如下的故事。  王舍城旁,住有一位非常穷苦的老太婆,名叫南陀。在一个每百年才能见到一次佛祖的日子里,南陀虽很想供奉一盏灯火,但用她仅有的钱却只能买到一点...

阎王说:“此女有般若功,快放她还阳。”

阎王说:“此女有般若功,快放她还阳。”

  诵写经典解厄延寿 :  宋朝江陵县李玄宗,有个女儿,十三岁时夜梦一个和尚对她说:“你有善根,何不念金刚经。世间上不论男子女人,每日净心念金刚经一遍,可以增加寿命,死后可投生到天上,如能深通般若...

宝光天子

宝光天子

  《百业经》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,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、居民、猎人等人物,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...

参禅,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

参禅,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

  公案  师上堂谓众曰:“此事的的,没量大人,出这里不得。老僧到沩山,僧问:‘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’沩山云:‘与我将床子来。’若是宗师,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。”  时有僧问: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