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真堪布:相爱何必要相伤

我们跟亲人分开会日思夜想,在一起又常常感到心烦。分开了想相见,相见了又想分开;在一起不行,不在一起也不行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这就是贪爱,是自己的自私和贪欲造成的。

现在的人都只看自己的优点,看别人的缺点,如果两个人都是自私贪婪的,这样在一起犹如水火一般,能合得来吗?相反如果两个人在一起能互相恭敬,多看对方的优点,多感恩对方:“你是对的,你有功劳;我不好,我没有功劳…… ”这就是修行,这样一定会和睦,一定会快乐。

那是不是两个凡夫俗子就不能在一起了呢?也不是。学佛不是要你离开家庭,佛从来不破坏别人的家庭,伟大的佛陀能做这样的事吗?但你要从现在起改变心态、改变态度,多看对方的优点,多看自己的缺点,多感恩对方,多忏悔自己,这样就行了,家也就变成极乐世界了。

你的观点态度和行为都是错误的,你学佛修行就是要改变思想,改变观念,改变贪婪的心态。心态改变了,行为改变了,一切就都改变了。否则就是这样的结果:在一起不行,不在一起也不行;见不到不行,心里想念;见到也不行,心里烦……没办法,凡夫就是这样。

有的人想逃避:“我是不是要换个家庭啊?是不是要换个对象啊?”没有用,你是逃避不了的!无论你怎样做结果都差不多,因为都是凡夫嘛。所以这不是好的办法,只有改变心态才是最好的办法。

如果你能看破放下,无论是与这些亲人在一起还是不在一起,都是开心快乐的,都是自利利他的。如果你看不破放不下,那怎么做都是烦恼痛苦的,活着的时候不行,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不行。所以只有活得安乐,才能死得安详。

——摘自《入菩萨行论》讲记(70)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传喜法师:殊胜的佛法功德利益

传喜法师:殊胜的佛法功德利益

殊胜的佛法功德利益 传喜法师 (2011.01.20) 三宝功德海 迷人难生信 这个《三宝歌》我们常常的唱,里面的意思是概要,对三宝的概括。我们人由于不了...

圣严法师:感化、感动、感谢、感恩

圣严法师:感化、感动、感谢、感恩

圣严法师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?可从“四感”-感化、感动、感谢、感恩来着手。  感化-知惭愧、常忏悔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、感化他人,...

你可以不生气,如何化解和对治瞋心

你可以不生气,如何化解和对治瞋心

瞋心,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,通常所说的生气、憎恨、愤怒等都是瞋心的表现。与其他不良心理相比,瞋心的破坏力更强,它不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,也...

惹我们生气的人都是在助我们修忍辱

惹我们生气的人都是在助我们修忍辱

  1、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。佛陀告诉我们,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。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,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,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,照...

万行大和尚:如果获得一份好姻缘

万行大和尚:如果获得一份好姻缘

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主动。主动的形式很多,就像我刚才打了个比喻,顺其自然,以不变应万变,这也是一种主动的方式,因为你心里已经有了准备。你只要做了计划,做了准备,都...

诵《金刚经》,十七年抑郁症不治而愈!

诵《金刚经》,十七年抑郁症不治而愈!

从记事起,我就是一个很内向的小孩,当别的孩子欢愉嬉戏时,我却常独处一隅,形影相吊,多思、敏感而悲观的特质,与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如此格格不入。十七岁那年我更是变本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