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到不顺时,心中默念2句话​,好运

佛说:“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,心不动则人不妄动,不动则不伤;心动则人妄动,则伤其身痛其骨,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。”

人生的不顺,往往来自于自己的内心,因为心总是妄动,所以才感受到了诸般痛苦。若心能不动,则一切痛苦和不顺自然消除。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时,可以在心中默念这两句话,自然可以化解不顺,好运就会增多。

第一句话:遇事要看开一些。

人为什么痛苦?其实还是因为我们看不开,为什么佛没有痛苦?因为佛一切都看开了。不会再去执着任何导致我们痛苦的事情,所以便没有了痛苦。金刚经上说: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

佛法认为,我们此时正在经历的事情,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真实,不过是梦幻泡影一样,瞬间就会化为乌有。所以佛家常说,一切皆不可得。无论你如何想要得到更多,其实你根本就无法得到世上任何一样东西,因为有得必有失,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。

得到了就必然会失去,你若看不开,看不到这一点,自然就会每天患得患失,在不断的得到与失去中,承受着种种痛苦。若是能凡事都看得开,不在乎得与失,不处处计较得失,烦恼自然就减少了。

第二句话:遇事都要懂得放下。

不舍不得,有舍才有得,很多人之所以痛苦,是因为不懂得放下,一旦得到,就想要永恒去占有,所以便给自己带来了诸多烦恼和不顺。要想化解不顺,只需要看得开,并且懂得该放下时,学会放下,自然一切苦厄顿时消除。

这世间的一切,都不是永恒常住的,不过是因缘和合的现象而已,有聚必有散,无论我们得到什么,最终都会失去,若是我们看透这些,并且能主动放下,就不会有痛苦,若是被无常突然夺走你的一切,你自然就会产生痛苦,所以我们与其被动承受痛苦,不如主动学会放下,放下其实是真正的得到。

佛家说,人生有三个境界,第一、要勘破,第二、要放下,第三、得自在。我们要勘破世事无常,主动学会放下,只有放下了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,不再有烦恼和痛苦。

我们与其无奈地等待着失去,不如早点学会放下,若你连放下都能放下了,你的心也就彻底干净了,也就真正离苦得乐了。

感恩阅读与分享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贤崇·贤宗法师:慈悲与智慧的力量

贤崇·贤宗法师:慈悲与智慧的力量

慈悲与智慧的力量 ——王老吉加多宝公司的禅修絮语 贤崇法师 主讲,悟妙法师整理 我们可以把自己看成已经觉醒的人,把这个世界看成圣境,将所有生起的事物都视为...

家中供养佛菩萨,到底有什么功德利益?

家中供养佛菩萨,到底有什么功德利益?

家中设佛坛,供佛像,菩萨像,利益非常大。  供养观世音菩萨像,或者药师佛像,或者地藏菩萨像,或者文殊菩萨像,或者任意一尊佛菩萨像,或者任意多尊佛菩萨像。...

傻子去惩罚别人,智者去解脱自己

傻子去惩罚别人,智者去解脱自己

当愤怒的能量生起时,我们常会有股冲动,想去惩罚使我们痛苦的人,以发泄内心的愤怒。这是我们内在的一种习气,每当痛苦时,总是责怪他人带给我们痛苦。其实,我们才应该为自...

达真堪布:没有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之前不是随缘

达真堪布:没有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之前不是随缘

有些人遇到一些对境,左右为难,做也不是,不做也不是,就是因为没有智慧。若是有智慧,知道如何取舍,就不会这样了。八万四千法门,宣讲的都是放下的方法。能放下肯定好,但...

道证法师:要练习修谦卑、称赞随喜的美德,我们时

道证法师:要练习修谦卑、称赞随喜的美德,我们时

(菩萨戒中)我们说“自叹己德,毁呰他人”,这种言辞好像是很正式、很文言,好像是很重大的一件事情。其实,这在我们生活上,时常都会犯到。我们也时常会有这种习惯,只是自...

佛陀

佛陀

佛陀(佛教创始人)  佛陀本指释迦牟尼,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。为佛教用语。梵名Buddha ,巴利名同。又作浮头、没驮、步他、馞陀、复豆、浮屠、浮图。意为觉者、知者。佛陀本指释迦牟尼,后演为觉悟真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