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世音菩萨故事:梵音洞中观圣像

  佛教{观世音菩萨}故事 : 梵音洞中观圣像

  凡来普陀洛迦朝山进香者大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,是“干处祈求千处应”的菩萨。法华经上说:“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”,这就是说只要我们真心诚意的祈求菩萨,菩萨定能有感则通,随愿所成,显现色身圣像给我们看。故凡来普陀山的善男信女,都想一睹大士应现的圣像,观音大士为慰来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们的信念,并化道顽愚,改恶向善,所以梵音洞中化现圣像随人所见不同。有很多善根深厚的居士大德们,都能见到各种圣像。据过去山志记载,菩萨先是在潮音洞现身,不知什么时候转到梵音洞了,现在来山的香客,大多都要往梵音洞看菩萨现身,至于能否一一看到,那是另一回事了。煮云法师曾说:“这不是提倡神话,历代有不少缁素大德,文武官员们,亲自所见菩萨在山涧涧中,或放大光明,或现诸神变的奇异瑞应,那是不胜枚举的事实。我们在普陀山时也常见到菩萨在山上显圣的记载。”曹立降番求应现:元代致和元年春,御史中丞曹立奉皇命赍幣到普陀洛迦降香,一日他与随从等人一起往梵音洞求菩萨应现,正叩首礼拜之间,忽见大士身着白衣,璎珞披体,悠然在洞口显现。过后,曹立一行又到瞢财洞进香,见善财童子螺髻素服,在洞一侧合掌侍立。此时正当涨潮,刚巧候潮待渡,于是曹立等再叩再拜,而童子亦再叩再现。一会儿,见大士也在洞中,善财童子正合掌向大士鞠躬。只见大士眉目秀发,七宝珊珞,明洁可数,曹立与随从众人都见到了童子和大士现身的经过。别传禅师见观音:明万历二年,别传禅师渡海到普陀洛迦朝拜观音菩萨,舟行莲花洋上,远远看到云气中涌现出金光灿灿的莲台,观音大士身着白衣,手持净瓶立在莲台上,冉冉向梵音洞方向隐去。丁兆禧酬愿见大士:临江人丁兆禧在四川成都经商,母亲叶氏在家,足患疾,延医治疗,几年不愈,兆禧在蜀时时记挂,常思观音大士灵验,一日设像虔祝,祈求大士保估母亲病体早愈。后其乡人来蜀,得知母亲蒙大士显灵示梦,足病从此日渐痊愈,而大士显灵示梦之日,郤好是兆禧在蜀祷祝之时,几千里有感辄应如此,使他们惊诧不已。第二年兆禧回乡,为酬宿愿,遂到普陀山朝山进香。至梵音洞,亲见大士慈容,隐隐绰绰,不甚了了。丁兆禧默默祷念:我跋涉千里,不畏风涛,设斋浴沐整肃而来,岂非心情尚未虔诚吗?默念未毕,忽见洞内现大士,身穿白衣。左手托法轮,右手微举频频摆动三次。前面立着红衣童子,又不像世间所绘的塑像,兆禧惶悚伏拜,焚香顶礼而退。

  章嘉活佛见观音:民国36年4月14日,西藏章嘉活佛第二次来普陀洛迦进香礼佛,一日至梵音洞瞻佛阁,拈香礼拜毕,忽见洞中发出金黄色光耀,悠忽间观音大士现满月相,全身金色金光,珠璎灿烂,自洞口出来,同行随从人员及当时普陀山警察所陈所长也亲眼目睹。众人个个喜欢,忙不迭伏地叩拜。

  煮云法师在《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》中有言:只要与佛有因,与佛有缘,虔诚恳祷,菩萨皆能随愿应现。民国三十八年,法师和一位补给区司令等也看见过一次,他们所见的是一尊坐像,白面红身。南海饭僧观音应现:吴门江文乐礼普陀自叙略云:康熙戊寅正月,南濠善土陆德敷带领众人裹粮到普陀洛迦设斋饭僧,时邀文乐等同往。二月初十,众人到普陀前寺,这一夜二更时分,眼见前方有白光闪亮。次日早晨,文乐等去梵音洞朝拜,悠忽见白面观音大士,旁有白面龙女执佛相待,手逮楼壁鹦鹉。犹见金面大士,上有“钦O”二字,钦字下的字文乐看不清,幻庵僧说是“佛”字。此为金容西厢观音,青螺发髻、右立韦驮、龙王。有寿星仙人,高帽苍髯,手拈拄杖,科头跣足,身倚碧桃。诸佛或大或小,或坐或卧,或行或立,层层叠叠不可胜计。析第所见,少有异同。德敷则见大士、韦驮、善财、龙女……十三日,后寺设斋饭僧,承奉别庵和尚挚意于我祖神前设供,拈香说法事毕,我等再往梵音洞叩礼菩萨,但见金面大士自洞左至右应现,同时有请佛数尊。十五日到前寺设斋饭僧,承潮音禅师在祖神前设供,拈香说法。二十八日还家,向众亲缕述普陀洛迦灵异,而懋弟也告以于初八夜,梦至梵音洞前求菩萨现相,只见在洞前垂下大士水墨像一轴,弟求菩萨示现真相,傍一大士说,“与见画者,亦汝诚心所致也。”业障消除现瑞像:密显法师来普陀山礼佛,一心祈求菩萨应现,于是他连续几天到梵音洞虔祷,都没有看见,于是在前山搭了个简易茅篷居住,每天往返二十几里路前往梵音洞跪拜,深深忏悔自己业深障重,无缘见佛,可是仍然看不出洞中有什么奇异之处。第四天再往,一边心中耿祷,虔诚礼佛,不达目的誓不休。如此跑了二十多天,终于在一天早晨,亲见洞中光芒四耀,菩萨圣像显现。经云:“众生心垢净,菩萨影现中”。密云法师有言:“我们往往看不到菩萨现身,那是我们业障深重,不要怪人,“各有前因莫羡人”,这话是不错的。密显法师如果没有至诚心和恒常心,不能有每天跑几十里路的“傻”劲,如何能亲睹圣像昵!一个人如无福德因缘,去过一次看不到,决不可因此灰心,更不能认为这是迷信神话,尤其不可加以侮辱和毁谤。人都应有自知之明,痛悔前愆恶业,业消障除,方能与其他人一样看到圣像应现。无缘见佛破口大骂现恶报:民国初年,有一批军人来普陀山游玩’他们游过前寺、后寺,相约到梵音洞瞻仰菩萨现身。军人中各有不同的宗教信仰,有信佛的,他们和普通信众一样,到梵音洞焚香朝拜和默祷,专心一意求菩萨慈悲加佑,放光现瑞亲自见;也有无神佛信仰的,他们无所谓,只是跟着别人后边,别人拜我也拜,也没什么诚意,更不会明目反对;但另有一种人,他们受了几年新教育,读了几本书,自命新知识份子,认为拜佛祈愿,信仰宗教,皆是愚人不智的迷信行为。其中有一个军人,他什么也不相信,当大家目睹圣像从洞中出现,欢喜得热泪盈眶,赞扬不已时,他为好奇心所使,挤上去也想看看,但因他业障深重与佛无.缘,怎么也看不见,这时竟恼羞成怒,口出狂言,破口大骂起来,说什么:“你们这些迷信的东西,大白天见鬼,这么一个乱石洞中能有什么东西呢!你们竟然妖言惑众,见神见鬼。现在是什么时代,还允许你们来迷信愚弄人,既然有菩萨现身,为什么我没看见,岂非白天见鬼,胡说八道。”过了多时,他还喋喋不休,说什么“我就不信鬼神因果,这都是你们宗教徒骗人的话,我就要破除迷信,不但敢骂,我还敢动抢打呢!”说吧,竟然从肩上取下卡槟枪,朝洞口连放三枪,把众人惊骇得目瞪口呆。

  第二天,这班人从码头下船离开了普陀山,船行约一小时,这军人肩上扛着的枪,不知为什么,忽然不自主地从肩臂上滑下,掉到海里去了。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,怎能随便失落?他一时吓得脸色铁青,魂不附体地直叫起来。但说也奇怪,铁制卡摈枪沉重,理应落水就沉人海底,可这枪反而浮出水面,随着航船往前飘流,这军人还以为自己大走宏运哩,当枪浮近船边时,他不慌不忙地俯身依着船榜,低下头伸出双手想把枪捞上来,但当他的手正触及枪身时,不知怎的,身不由主,啉咚一声,一个倒栽葱翻落海里。船上的同伙见了无不惊慌万状,赶快施救,但已莫及,这位破除迷信,辱骂并枪击菩萨的军人,随海水翻了几个浪花,竟早已不知去向。

  第二天,军人的死尸在梵音洞边被发现,但已缺了一只腿,有人说,梵音洞至码头约二十里,这条腿估计途中被鱼吞去了。当时这骂佛、枪击菩萨招报应的事实传遍了全岛,在普陀山附近的驻军无人不知,煮云禅师有记:当时他仍在普陀山,事件发生以后,一同去处理此事件的人亲口告诉了他详细情况。他说,佛教主要是讲因果,所谓: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,自种因果,自食恶果,这叫作自作自受。孟子所谓“上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”。仍然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,大肚包容,决不因你毁谤辱骂,而生嗔恨。但佛教中某一座名山古道场,皆有不少的护法神在冥冥中护卫,没有金刚降魔,韦陀护法,名山圣地岂不早为魔患摧残殆尽了吗?

 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

  大慈大悲~救苦救难~有求必应

  广大灵感~千手千眼

 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

  南无阿弥陀佛

  南无阿弥陀佛

  南无阿弥陀佛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净空法师:西方三圣中观音菩萨在左手边,就晓得这

净空法师:西方三圣中观音菩萨在左手边,就晓得这

『持戒』。戒律非常重要,戒律不仅仅是经上讲的一些条文,大家所熟知的,在家学佛有五戒、有八戒,就是八关斋戒,有在家菩萨戒,这是大家所熟知的;出家人有沙弥戒,有比丘戒...

圣人的境界

圣人的境界

  阿难尊者作为佛陀侍者,侍佛前后达25年之久,可谓功勋卓著。  虽然侍佛日久,然尊者在修行方面却无几建树。对此,尊者心里也挺苦恼。有一次他请教佛陀说:“世尊!怎样修行,才能耗时短、见效快呢?” ...

必有容,德乃大;必有忍,事乃济

必有容,德乃大;必有忍,事乃济

“必有容,德乃大”,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,涵容一切,才能成就德行的广大。“容”包括的范围很广:对于别人的过失要能宽容,见到别人的善事要能够随喜,不同的民族文化要兼容...

独尊湛现:要用一颗感恩的心,善待一切

独尊湛现:要用一颗感恩的心,善待一切

诸位同学,大家好。祝天下所有的母亲,身体健康,笑口常开,忘掉烦恼,福慧增长,静心安乐,早证菩提。再次感谢公众平台,及公众平台的全体员工,大家辛苦了,能够为我们创建...

卢志丹居士:布施老病,得福不思议

卢志丹居士:布施老病,得福不思议

布施老病,得福不思议——摘自 卢志丹居士《佛说舍得》 清朝初期有位袁午葵先生,是浙江省杭州市人,生平乐善好施,救人不倦。鉴于当时医药不发达,一般穷乡僻壤的民...

佛经里的故事 小驼背

佛经里的故事 小驼背

  《百业经》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,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、居民、猎人等人物,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