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一得十的故事

  种一得十

  从前舍卫城外有户人家的主妇是虔诚的佛教徒。有一天,佛陀托钵经过她家门前,主妇将饭食放入钵中后便向佛陀顶礼。亲自至门前乞食,主妇把饭放到钵中,退身行礼。佛陀对她说:“种一善因,得十善报;种十善因,得百善报;种百善因,得千善报。依次类推,增至万亿,最终可以得证道果。”

  他的丈夫不信佛法,听到佛陀对其妻子的祝愿之后,质疑道:“翟昙沙门, 你太夸大其词了。施舍一钵盂饭,竟然能得到那么多福报,并且还能证悟真理?”

  佛陀问他:“你从哪里回来?”

  他回答道:“从城里回来。”

  佛陀问他:“你见那尼拘类树有多高?”

  他回答说:“有四十里高。”

  佛陀问:“此树一年结几万斛果实,果核有芥菜籽大小吗?”

  他回答说:“种籽很小。”

  佛陀问:“有一升吗?”

  他回答说:“一粒果核而已。”

  佛陀说:“你说话怎么这么夸张,种下一粒芥菜子那样大小的种籽,竟然长出高四十里的树,一年结几十万斛果实。

  他回答说:“真是如此。”

  佛陀开示说:“土地无知觉,尚会报答栽种之力。何况以欢喜心供佛饭食,其福报自然不可限量。”

  夫妇二人听闻佛陀所说茅塞顿开,当下证得得须陀洹道。

  ——编译自《旧杂譬喻经》

  南无阿弥陀佛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序--唐玄奘

序--唐玄奘

序   窃以穹仪方载之广,蕴识怀灵之异,《谈天》无以究其极,《括地》讵足辩其原?是知方志所未传、声教所不暨者,岂可胜道哉!   详夫天竺之为国也,其来尚矣。圣贤以之叠轸,仁义于焉成俗。然事绝于曩代...

圆觉经--未知

圆觉经--未知

圆觉经 唐佛陀多罗译   如是我闻,一时婆伽婆,入于神通大光明藏,三昧正受,一切如来光严住持,是诸众生,清净觉地,身心寂灭平等本际,圆满十方,不二随顺,于不二境,现诸净土,与大菩萨摩诃萨...

佛陀亲口开示,对照一下你是哪种根器?

佛陀亲口开示,对照一下你是哪种根器?

  一天,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,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,一个个威仪具足,神态安详。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,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,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,等待佛陀的开示。...

阿遫达经--求那跋陀罗

阿遫达经--求那跋陀罗

阿遫达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。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。皆听我所言致难。父母生子养育哺乳。长大欲令见日月光。父母以天下万物示子。欲令知善恶。诸比丘。如是子以一肩负父。复以一肩负母。至寿竟乃止...

三世宿命通,一世被砍死,一世被拍死

三世宿命通,一世被砍死,一世被拍死

  在人间按:看虚云老和尚的开示,绝对是一种享受o(∩_∩)o...要说谁活得最明白,要算是得了宿命通的人啦!可他咋还这郁闷呢?您请看:  明因识果 看破放下  虚云和尚云居山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...

思益梵天所问经--鸠摩罗什

思益梵天所问经--鸠摩罗什

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    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 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。与大比丘僧六万四千人俱。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。皆众所知识。得陀罗尼无碍辩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