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法语:千万不要以为,真有能得到的,没有

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跟你自性阿弥陀佛融成一体,是一不是二,就加持上了。

◎念佛最重要的,念自性佛,才管用。

◎正知正见,说不出来,放下便是。

◎佛菩萨加持你,他有真东西加持你,愿加持你,行加持你,果加持你,这到哪里去找,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怀。

◎动则万善相随,静则一念不起。

◎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。

◎讲到业力,看心的力量,业的力量,佛的力量。

◎即相离相,即俗即真。

◎念佛功夫念到家,冤亲债主皆超度。

◎念一佛功德成就一切佛的功德,为什么?它是一体。

◎愈是严峻的考验,大家信心愈深,我们自己成就愈大。

◎放下愈多,念就愈专一。

◎有定就有慧,没有定,生烦恼,有定,就不生烦恼。

◎不起心,不动念,不分别,不执著,就是真诚。

◎千万不要以为,真有能得到的,没有这回事情。

◎他(佛)心清净,我们心也清净,跟他清净心没有界限,所以我们的净土跟佛的净土也没界限,是一不是二,是一体的,往生的道理建立在此地。

◎恶念清除掉,杂念清除掉,善念也清除掉,自性清净心里什么都没有,全都清除掉,只请一尊阿弥陀佛,这是净宗绝妙的方法,这一尊阿弥陀佛,就念念都加持你,你真正得三种真实。

◎药无贵贱,愈病者良;法无优劣,契机则妙。

◎假令供养恒沙圣,还得了吗?诸佛菩萨来了,大家争着去供养,佛说怎么样,不如坚勇求正觉,你看看,佛菩萨来了都不必供养,我修清净心。

◎阿弥陀佛名号里,有无量的智慧,无量的福德。

◎在毕竟空中,炽然建立一切佛法,是为善知识。

◎世间的事情,那是假的是空的,我们声声阿弥陀佛,那是金刚种子。

◎恩与怨是幻是空,再美的烟花也是空。

◎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不可得,即是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。

◎微尘里面有遍法界的信息。

◎“一际”是什么意思,一际是没有分别,只要你放下分别执著,你在事上就能见到理,你在相上就能见到性。

◎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,只要把障碍除掉,智慧就现前。

◎知道妄就不要理它,把它放下就没事,你就还源。

◎所以修行什么最重要?放下最重要,放下,你智慧现前,智慧现前你才能看破。

◎常寂光才叫永恒,佛经上讲“大光明藏”,那是真正的自己。

◎忆佛念佛是第一善根,忆佛念佛是第一功德,没有比这更殊胜的了。

◎无论是自利,是利他,一句阿弥陀佛是圆满功德,真正不可思议,真信、发愿、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人,眼看这个人他就要作佛去了,修任何一个法门,都没有办法跟他相比。

◎常行于慈心,除去恚害相,大悲愍众生,矜伤为雨泪,修行大喜心,同已所得法,救护以道义,乃应菩萨行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大安法师:中阴救度和神识接引

大安法师:中阴救度和神识接引

净土法门临终接引跟西藏的中阴救度有本质上的不同。在《西藏生死书》中特别强调中阴救度,描述亡者在中阴身阶段中第一天经历什么境界,第二天是什么境界;或者还会讲破瓦法,...

贤崇·贤宗法师:“空”的生活——《心经》给人之

贤崇·贤宗法师:“空”的生活——《心经》给人之

“空”的生活——《心经》给人之启示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《心经》,整片经文只有短短260多字,大部分看过的人都可以一字不漏地背出来,也有很多人以已经可以运用它的思...

净空法师:有一念为自己的念头,布施波罗蜜就没有

净空法师:有一念为自己的念头,布施波罗蜜就没有

佛教给我们方法很巧妙,教给我们六个原则,第一个布施,布施就是放下。放下什么?大乘经上常讲「布施度悭贪」,烦恼的根是悭贪。用布施的方法,让我们悭贪这个烦恼放下、舍弃...

智中法师:缘起的生命教育

智中法师:缘起的生命教育

缘起的生命教育 智中法师 一、前言 面对拥有高科技、但缺乏高思维的廿一世纪,我们所观察到的是社会道德沦丧、物欲横流、人心浇薄、治安恶化;人际关系由日渐疏离、...

宋道发教授: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

宋道发教授: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

中国佛教史观的形成与佛教史学的建立 宋道发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,对此跌荡多姿、异彩纷呈的复杂历史过程,由于印度人历史观念的淡薄,罕有详尽系统的历史...

钦山文邃禅师悟道因缘

钦山文邃禅师悟道因缘

  澧(li)州(治所在今湖南澧县)钦山文邃禅师,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,福州人。少年时依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(百丈禅师之法嗣)受业,当时岩头全奯、雪峰义存禅师亦在大慈座下参学。岩头和雪峰通过观察文邃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