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得失的现象是什么?缘生缘灭

《法华经》跟我们讲「十如是」。「十如是」是讲性如是,性是体性,一念心性;相如是,性会现相,相是虚空法界诸佛刹土、十法界依正庄严,相如是。「如是」怎么说法?性如其相,相如其性。古德用比喻来说,用金跟器做比喻,把金比作性,把器比作相。我们用黄金可以做许许多多不同形状的器皿,就像十法界依正庄严一样,哪一个器皿不是黄金?统统都是一个质料,这就是所谓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希望我们从这个比喻能体会,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变现出来的。我们问哪一样东西不是自性?你们看宗门公案,祖师考学人,看他见性没有?性在哪里?比一比,祖师点点头,任何一物都是,没有一样不是,干屎橛也是。这真正明白了,明白什么?他见到法身,见性就是见到法身,知道尽虚空、遍法界是自性变现的,就是自己。

我们一定要晓得,除了自性之外,确实无有一物、无有一法可得。前面跟大家说过,性体湛寂,作用虚灵,活活泼泼,决定不可得。你可以受用,你不可以有得失的想法,你有得失的想法你错了。这些悟入、觉悟的人,他知道得失的现象是什么?缘生缘灭。缘生好像有得,缘灭了好像失掉了,实在讲缘生也没有得,缘灭也没有失,所以才跟你讲真话,真话是不生不灭。《中观论》的「八不」说得好,八个字说尽了。八不是以「不生不灭」为主,一切法不生,一切法不灭;「不来不去,不一不异,不常不断」,这是给你说一切法的真相。而会用心的人,在日用平常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你就用这个观,绝不能打妄想,你就用这个标准观察一切境界相,观久了会开悟。打妄想就不能开悟,打妄想你心里生烦恼,决定要离开,马鸣菩萨教给我们的离言说、离名字、离心缘,现在的话讲直觉,用直觉决定不用思考,你才会开悟。你一落在思考里面就落在意识里头,意识是迷不是悟,迷决定不能开悟,觉才能开悟。

地藏经玄义(第六集)1998/12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:14-014-0006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梦参老和尚:听到的佛法,转施给别人,这比你供养

梦参老和尚:听到的佛法,转施给别人,这比你供养

南无阿弥陀佛!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皈依佛、法、僧的弟子,是为了求解脱,求解脱是为了自在。不是说皈依三宝,入了佛门,还在争闲气,还在争人我、争是非,这里...

宣化上人:供养这种出家人,就是帮他下地狱

宣化上人:供养这种出家人,就是帮他下地狱

一九七九十一月开示什么是正法住世?你老老实实去修行,不好虚名假利,不贪供养,就是正法住世。如果每个出家人能持银钱戒,能坐禅,能日中一食,能时刻搭袈裟,严持戒律,就...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:五.安忍品60、仁慈熊猫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:五.安忍品60、仁慈熊猫

  释迦牟尼佛广传(上) 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 五安忍品  60、仁慈熊猫  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转生为一只熊猫住于山洞中。一次,当地有一贫苦人至山中砍柴,不料当日却遭遇狂风暴雨,...

打坐时我们该如何静坐

打坐时我们该如何静坐

打坐的时候,背要向前倾一点,不要倾太多,有这么一点点就行了。感觉到重量不是落在尾巴骨上,而是落在两条腿上——胯骨上或膝盖上。脊柱是拉直的、微微地向前倾一点点。脖子...

钟茂森:一位双博士,真诚拜佛癌症十五天竟神奇痊

钟茂森:一位双博士,真诚拜佛癌症十五天竟神奇痊

钟茂森我和师父上人去庐江实际禅寺住了两个礼拜,在那里遇到一位了不起的人物。他是位居士,姓苏,苏阳居士。他原来是云南省省长秘书。他有两个博士学位,一个医学博士,学神...

业露华:浅议都市佛教

业露华:浅议都市佛教

浅议都市佛教业露华一、教市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教市佛教是相对于山林佛教而言,主要是指生活和修行在都市、以都市为主要宗教活动场所的佛教僧团及其所从事的佛教活动。都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