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:梅福庵和炼丹洞

  西汉末年,九江有个县尉,姓梅名福,字子真。他刚正不阿,几次上书要皇帝铲除乱臣贼子,重用忠良贤臣,改革弊政,中兴汉室。可是,他一番苦心,又有什么用呢?

  一天,梅福漫游郊外,看见几个村童在抢夺一只小鸟。梅福看它可怜,便向村童买了这只小岛。他越看越疼爱,把手一抬,小鸟展翅飞上高空,打了个旋转,像一朵五彩缤纷的云朵,飞走了。

  梅福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,突然,闯进两个衙役,将梅福戴上镣铐走了。原来,王莽篡位当了皇帝,他害怕天下百姓不服,要把反对他的人斩尽杀绝。梅福也是其中一个。

  梅福成了朝廷钦犯,被押解进京。一天中午,那只五色斑斓的小鸟突然飞来,轻轻地停在他的肩上,点点头,翘翘尾,抖抖美丽的羽毛,又“扑愣愣”地飞上高空,随即“喀喇喇”一声霹雳,天昏地暗,飞沙走石,、梅福身上的刑枷被飞石砸碎了,两个公差被狂风吹走了。等到风停云散,他已经来到东海岸边。梅福正不知所措,一条没帆没橹的小船漂到他跟前,于是他挣扎着爬上小船。

  梅福迷迷糊糊地躺在船上,小船漂到普陀山的海滩边停了下来。他睁眼一看,只见岛上绿树成荫,树上果实累累,他连忙爬上山去。

  梅福吃了野果,觉得浑身精神,手脚轻快。他爬上山顶.举目眺望,只见大海茫茫,白帆片片,山高扶云,鸟鸣蝶舞。梅福看了高兴,便找到一个石洞,在洞里静坐炼丹,隐居下来。过了几百年,观音大士在普陀山建立了道场。一天,她信步走到西天,见梅福鹤发童颜,骨胳不凡,知他已经得道,便故意问道:“佛门念经讲法,是为超度众生,你设鼎修道,却是为何?”

  梅福看看观音,无言以对。

  “若只想躲避乱世,以保自身,可知凡间众生受苦?何不为民除妖!”观音说罢,飘然而去。

  梅福越想越觉得观音说得有理。于是,在一个月明云淡的夜晚,他走出炼丹洞,离开普陀山,云游各地施药济世去了。

  人们为了纪念梅福,在炼丹洞旁造了一座梅福庵,为他塑了像,让他坐在观音身边。

  南无阿弥陀佛!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供花蒙佛授记

供花蒙佛授记

  《百业经》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,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、居民、猎人等人物,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...

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五回拜喜目夜神

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五回拜喜目夜神

  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  毛孔现身云演他心智  解脱海底希有事势力  普喜幢法门证法光地  善财来到菩提场右边,已是红日高照,天朗气清,一遍朝气蓬勃景象。场中侍者各司其职,扫地的扫地,浇花的浇花,...

前世恶骂圣者,多世得跛子报

前世恶骂圣者,多世得跛子报

  《百业经》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,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、居民、猎人等人物,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...

佛教故事: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

佛教故事: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

  昔时,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。一日,佛告诸比丘:世间有四种良马。第一种良马,驾驭它来拉乘时,它只要看到鞭影,便能善观形势,该快或慢、是左或右,随顺驾御者的心。比丘们!这是世间第一良马。  比丘们...

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2

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2

  民国曾氏  曾氏,法名志修,是江西吉安景原村人。家训幼小娴熟,德性生成。成年后,嫁给梁家,奢侈事奉公婆孝顺,和妯娌以礼相待,人们都敬重她。生儿子女儿各一,都早死了。后来丈夫生病,亲试汤药,不脱...

一堆黄金引发的两条人命,值得深思!

一堆黄金引发的两条人命,值得深思!

  你最害怕什么?它就藏在你的内心深处,有时它的出现会使你变成另一个人,你知道它是什么吗?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!都是贪念惹的祸!欲望把最亲密的朋友变成了敌人。  钱如枷锁,贪是坟墓,追名逐利最终只是一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