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古人说“修行要带​三分病”?

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如果人能长生不老,谁还会想到修行呢?学佛,就是为了解决生死大事,这是根本目的,其他的都是次要的。古德常常说:“修行要带三分病”,这是为什么呢?末学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:

一,了解无常。

人在没有生病的时候,会一直理直气壮地忙碌下去,忙什么?忙工作、忙赚钱、忙着吃喝玩乐。生活中无处不需要钱,人活着就得赚钱,不去赚钱,就是不务正业,赚钱就是人生的头等大事,这看起来很现实。

但我们一直很避讳一个问题,就是生死无常,总觉得活得好好地,想那个干什么?这不是咒自己吗?往往只有在生病的时候,我们才真正认识到无常,才会把生死问题提到第一位上来。

二,使人谦虚。

人在健康的状况下,尤其是精力充沛,正当壮年的时候,很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。别人没有的,我都有;别人很穷,我赚钱还可以;别人卧病在床,我身体还很好;稍微取得一点成绩,就会洋洋得意,目空一切。一旦自己生病了,真正面临生死无常了,才突然发现,自己所拥有的一切,跟生命相比,都不再有任何意义,看看别人都健健康康的,甚至一个乞丐,自己都羡慕不已,哪里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?想不谦虚都不行了。

三,懂得放下。

在健康时,我们往往会忘掉生死无常,不断地向外驰求,很难静下来,观照一下自己的内心深处。

我们要为孩子选好学校,要买房子,要买车,要让别人看得起,别人有的我要有,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,拥有的越多越好。我们加班加点,熬夜工作,不惜透支身体,都只为一个美好的未来。可一生病,一进医院,才明白一切都是浮云,万般带不走,唯有业随身,这时候就什么都放下了。

四,学会反省。

人往往只有在面临生死无常的时候,才能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,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?什么是不重要的?哪些有意义?哪些没有意义?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,这时候就会看得很清楚明白了,就容易学会反省自己的言行了 。

五,更加精进。

在经历过生死的考验之后,就会彻底明白生死事大,其他事小,人身难得,生死无常。趁着还有行动能力,最要紧的是什么?赶紧精进修行,了脱生死呀!否则等一口气上不来,就什么都晚了。

所以说只有在生病的状态下,我们才能更加了解无常,才会懂得谦卑,才能学会放下,才会反省自己 ,更加精进。但一定要记住:“修行要带三分病”这句话的“三分”很重要,一分不够量,十分就完了,要恰到好处,才最利于修行。

南无阿弥陀佛 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孔雀明王咒,癌症患者和业障重者的福音!

孔雀明王咒,癌症患者和业障重者的福音!

常常收到网友的来信说生病或者家人有病﹐最近收到一个网友写来说妈妈确诊是得了癌症。她很伤心的写信来问我该怎麽办﹐做什麽可以帮到她妈妈。看了后﹐心裡也跟着难过起来。然...

南怀瑾老师讲“海底轮”人体三角地带的秘密

南怀瑾老师讲“海底轮”人体三角地带的秘密

我们人身背脊骨的二十四节,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,也等于十二个月。所以当“冬至一阳生”时,尾闾发胀,一路上来,二十四对神经等于一个天梯接起来。这个阳气发动在身上,一消...

海涛法师:施食功德太大了,供养三宝、帮助穷人、

海涛法师:施食功德太大了,供养三宝、帮助穷人、

我想,布施食物,《金光明经》说,经常布施食物,施食者长寿无病。经常不杀生、吃素、放生者长寿无病。所以他讲的就是戒杀跟施食为长寿无病法。所以我想,当然戒杀就包括吃素...

夫妻因缘从何起?绳子与结,你我与缘

夫妻因缘从何起?绳子与结,你我与缘

有一位夫人,与丈夫时常意见不合,为此闷闷不乐而造成心病。因此性情变得更加古怪且不讲道理,夫妻间相处愈来愈不和谐。有一次,正巧有一位具有德行的比丘尼来到此地,夫人便...

传喜法师:喜欢打坐,成佛也快!

传喜法师:喜欢打坐,成佛也快!

坐在拜垫上的尽量盘腿,有的人盘腿像坐老虎凳一样,最好是坐拜垫,坐凳子不好打坐。打坐功德很大,我们大家不讲一句话在这打坐功德很大。双盘盘起来的有多少?举手。你看,这...

《感应篇直讲》:友悌

《感应篇直讲》:友悌

友悌。兄去爱弟,叫做友,弟去敬兄,叫做悌。兄弟是骨肉,他骨是我骨,他肉是我肉。兄弟又是手足,手病连足也痛,足病连手也痛。今人兄弟不睦,若内有一个贤明,甘自吃亏,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