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感应篇直讲》:友悌

友悌。

兄去爱弟,叫做友,弟去敬兄,叫做悌。兄弟是骨肉,他骨是我骨,他肉是我肉。兄弟又是手足,手病连足也痛,足病连手也痛。今人兄弟不睦,若内有一个贤明,甘自吃亏,就可和好。前贤说舜能化象,其机括只在不见象的不是。

又说骨肉间,只该讲情,不该讲理,执了理,便伤情,伤情便不是理。又说兄不爱弟,做弟的不要学他,只该尽敬兄道理;弟不敬兄,做兄的不要学他,只该尽爱弟道理。

善人让些财帛,耐些冲撞,旁言弗听,宿怨弗留,化导利济,先从此做,不论贤愚继庶,兄弟间一团和气。至诚相爱,他或不顺,只认我的差,不认他的差。

功过格说,财物不论尔我,终身如是,准三百功;凡不肯救助兄弟及侄的困厄,准三百过。就是同高曾的近族,从祖宗看来,也是一脉,都不可不恤的。

五伦单说三样,为人能尽了孝悌,则和好夫妇,信交朋友,自能明白了,这是善人的尽伦。

【故事】

五代时候的张士选,从小父母就过世,长大后只剩下叔父一个长辈。

叔父有七个儿子,有一天叔父对士选说:“我应与你分家产了,就分为两份吧!”士选说:“叔父,我不忍心他们七个人才共分一份,您可把家产分成八份。”叔父坚持不接受,而士选也坚持礼让,最后就分成八份。

当时士选才十七岁,就被推荐进京参加考试,在同一会馆参加考试的有廿几位。那时有位相士看他们的面相后就说:“今年科举会试,只有这位少年可中式。”同来会试的人都讥笑斥责相士的说法。相士说:“文章非我所能知,但这位少年满脸都是阴德之气,一定是他积善的结果。”

到开榜时,果然只有士选高中。(《感应篇直讲》及《感应篇汇编白话精简本》)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宣化上人:为何天人身上放香,凡夫身上放臭?

宣化上人:为何天人身上放香,凡夫身上放臭?

宣化上人慈悲开示:我们众生欢喜香味,而不得香味。为什么?因为不守戒律,时时放逸的缘故。天上的人,以福德的成就,故身上常放芬芳的香气,令人闻之,有清凉的感觉。天人如...

人与人之间的宿世因缘

人与人之间的宿世因缘

  有一天,释迦牟尼佛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,忽然他叫起了阿难说: "你拿一个桶子,到前方五里路远的一个小村庄, 向一个在井边洗衣服的老妇人,要一桶水回来, 记得态度要客气和善一点。"  阿难点点...

原健力宝副总廖见明为什么选择了出家?

原健力宝副总廖见明为什么选择了出家?

明道师父(廖见明)荣晗是前两天才知道深圳健力宝队夺得中超冠军时的俱乐部高层,原著名健力宝副总廖见明出家的事。原来他是我福州一位师兄的师父。法号明道。那我通过师兄征...

放下成见,顺恒​众生

放下成见,顺恒​众生

放下成见,你就能够恆顺众生,什么都好,没有一样不好,你才能看出美好的世界,你会法喜充满,一切善缘恶缘、逆境顺境,在裡面你都能够看到真善美慧,这才入佛门。我们应该以...

钱是人人爱的,他为什么这么舍得?

钱是人人爱的,他为什么这么舍得?

  一念虔诚 因小果大  有一回,佛陀来到全是婆罗门种的一个国城。城主听说佛的摄受力很大,受教化的人很多,内心十分惶恐,害怕婆罗门的教理会因而站不住脚,为了防止这个情况他预先发布命令:「凡是供养佛...

能弘法师: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2.随缘

能弘法师: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2.随缘

12. 随缘而不变 水还有清净的性,表示出世间法。世间是不清净的,所以我们要学水一样清净,有水的清净而且把握好了之后,就有解脱的心,才能够去救众生。自己的心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