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下名和利,念佛生净土

昨天晚上,我们和齐师兄在闲聊探讨佛法中,齐师兄突然说,孙师兄你看看我的头怎么了?怎么突然头疼呢?孙师兄看了看说,一位小和尚在你头上梆梆梆的敲木鱼呢!

我们都不解其意,问小和尚为何在齐师兄头上敲木鱼呢?什么意思?孙师兄又看了看说,是菩萨慈悲化现一位小和尚敲着木鱼警示齐师兄。

哦!竟然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,慈悲的提醒齐师兄!齐师兄太有福报了!提醒齐师兄什么呢?齐师兄为人正直善良,修行虔诚恭敬,每天也很精进的的念经念佛忏悔,积极的做功德救度众生!

突然想起十几天前,齐师兄想他去世的老父亲了,不知其父亲如何了,问孙师兄,很快他父亲就以一团光来了,莲花里面显出家相,穿戴很像地藏王菩萨,送给齐师兄一朵大莲花,并郑重送给齐师兄一句话:

放下名和利,念佛生净土。

这是老父亲慈悲嘱咐齐师兄,要把世间名利放下,才能念佛往生净土。

齐师兄那儿都很好,从修行的角度看,还有些牵挂执着没放下。想到这儿,我就猜想,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会告诉齐师兄什么呢?

这个时候,听见孙师兄说,看见菩萨梆梆梆的,连续又敲了三下木鱼,连续说了三个, 放下 放下 放下!

我们一听都笑了,菩萨警醒开示的非常简单到位,非常非常的慈悲,就是简单的放下 放下 放下!一下子点到了我们的要点。我们恭敬感恩菩萨的警醒!

虽然,就是简单的放下二字,不用说不修行的,就是修行人,又有几个人能真的放的下呢!佛说千经万论,无非就是让我们深信因果,明白真假,放下假的相!金刚经说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!

这时候,我又记起佛陀在世时,也是如此开示一位黑指婆罗门,故事是这样的:
佛陀在世的时候,有一位黑指婆罗门来到佛的面前,两手拿了两个花瓶,前来向佛献礼。

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:“放下!”

黑指婆罗门于是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。
但是,佛陀又说:“放下!”

黑指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。

然而,佛陀还是对他说:“放下!”

这时,黑指婆罗门说:“我已经两手空空,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,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啊?”

佛陀说:“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,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、六尘和六识。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,再没有什么了,你就会从生死的桎桔中解脱出来。”

黑指婆罗门这才理解了佛陀所说的“放下”的意思。

“放下”是十分不容易做到的事情,世间的人一旦有了功名,就会对功名放不下;有了金钱,就会对金钱放不下;有了爱情,就会对爱情放不下;有了事业,就会对事业放不下。
放下,可以使心灵获得解脱,让自己活得洒脱。

其实,没有谁束缚自己,都是自我束缚,我们自由的心灵,就跟天空中的风筝,被自己挂上了名 利 情 恨 等很多绳子,把自己束缚住了,无法解脱。所以,佛菩萨都在亲口告诉我们,放下 放下 放下。

因为,只有看破放下,才能回归极乐。
心经说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!

感恩佛菩萨的慈悲开示提醒!

 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佛教所说的【自在】是指什么?佛教自在的意思

佛教所说的【自在】是指什么?佛教自在的意思

自在是什么意思?  佛教的自在是指进退无碍。真正的自在,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而是摆脱了烦恼的束缚。佛法说凡事都是虚妄的,不是真实的,既非真实,就不要执着了。唯有对一切现象不起执着,才不会生起爱憎等烦...

传喜法师:剪除烦恼丝 成就出家缘

传喜法师:剪除烦恼丝 成就出家缘

剪除烦恼丝 成就出家缘 那除了我们跟小同学讲的,我们凡夫的力量跟佛的智慧还在拔河啊,其实这种现象每天在这个世界都在发生,每天都在发生,我们每个人来到佛教这个...

养道待时

养道待时

养道待时灵源谓长灵卓和尚曰:“道之行固自有时,昔慈明放意于荆楚间,含耻忍垢,见者忽之,慈明笑而已。有问其故,对曰:‘连城与瓦砾相触,予固知不胜矣。’逮见神鼎后,誉...

皈依与受戒有什么不同?

皈依与受戒有什么不同?

皈依的对象是什么?皈依就是皈依三宝,也就是佛法僧。皈依三宝之后,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,任何人发心学佛都可以皈依。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,当然也能学佛,但皈依后,...

印光法师:为何临终一关,最为要紧

印光法师:为何临终一关,最为要紧

世有愚人,于父母眷属临终时,辄为悲痛哭泣,洗身换衣,只图世人好看,不计贻害亡人。凡修净业者,当成全人之正念,及预为眷属,示其利害。俾各知所重在神识得所,有在世情场...

【菩提心】什么是菩提心?菩提心是善心吗?

【菩提心】什么是菩提心?菩提心是善心吗?

什么叫菩提心?菩提心是什么意思?  菩提心,是指成佛的心,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。菩提心全称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”,“菩提”是梵语,译为“觉”,即是成佛的意思。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,净法长养良田,若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