皆仁法师:初学打坐时 姿势正确很重要

文:皆仁法师

最近常有居士问起打坐的事情,所以撰写了这篇小文,供大家做个参考。初学打坐,姿势正确是很重要的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

因为人都有惯性,如果刚刚初学打坐的时候,姿势就是错误的,那以后要纠正就要大费一番功夫了。与其走歪路,那还不如在一开始就学习正确的打坐姿势呢。

那打坐姿势错误会有何害处呢?

因为打坐的时候,是全身放松的时候,所以如果打坐的姿势出现偏差,那就很容易落下身体的疾病,也容易出现各种状况。

曾有这样一桩真人真事,为了保护别人的隐私,就隐去姓名了。他在初学打坐的时候,听别人说平时闲坐的时候,多盘盘腿,就能在座上坐的时间更久一些。所以他就依样画葫芦,无论是打字的时候,还是看书写字的时候,都是盘腿坐着直到自己脚麻了,才下来走动一下。

这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比较伤脑筋的是,他久坐又没有用蒲团,所以坐久了就自然而然会弯腰。时间一长,气堵在胸肋之间,引起了疼痛。这一痛,疼得他连腰都直不起来,足足疼了一个多月,疼痛才慢慢消失。

这种情况就是平时不注意打坐的姿势而引起的。

那怎样才是正确的打坐姿势呢?

现在我们通常采用的打坐姿势是七支坐法,以下稍作说明:

所谓的七支,就是指七个方面,那七个方面呢?

一、盘腿

盘腿,即跏趺坐,可以分为双跏趺坐和单跏趺坐两种。

双跏趺坐就是通常说的双盘,是指两只脚掌放在大腿上,这种坐法是最为稳固的。

《一切经音义》中说:“结跏趺坐,略有二种:一曰吉祥。二曰降魔。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,后以左趾押右股,此即左押右,手亦左在上,名曰降魔坐,诸禅宗多传此坐……其吉祥坐,先以左趾押右股,后以右趾押左股,令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,手亦右押左,安仰跏趺之上,名为吉祥坐。”

这是说双跏趺坐根据脚掌放置的顺序,又可以分为降魔坐和金刚坐两种。

那跏趺坐有什么好处呢?

《大智度论》中说:“诸坐法中,结跏趺坐,最安稳不疲极,此是坐禅人坐法。”

单跏趺坐即是单盘,也就是把则一只脚掌置于大腿上,另一只脚掌则放在大腿下。

这种姿势不耐久坐,所以并不是提倡的坐姿。只是因为有些人没法一下子双盘,可以用单盘的姿势作为过渡,以双盘作为目标为是。

二、竖脊

打坐的时候,最好在臀部垫上一个软垫,让自己的脊柱处于既不前倾也不后仰的竖直状态,这样可以让身心都觉得舒适,更易于久坐。

如果没有垫上软垫,身体就容易前倾以保持身体平衡,久而久之,就会让内脏受到压迫,就像前面我们所提及的故事中的情况一样,容易导致胸肋疼痛。

当垫上软垫,脊柱不必刻意去挺直,就会自然而然地保持竖直。

这是初学时需要注意的。

等久坐有功,那自然就不需要垫子了。

三、手结定印

一般打坐时,需要手结定印。

也就是双手自然下垂,然后左掌放在右掌上,手背向下,掌心朝上,两只大拇指微微轻触。然后双手轻轻放在腹前的大腿上,手肘微微向外张开,保持放松。

四、平放肩胸

安坐好之后,还要注意平放肩膀和含胸拔背。

肩部肌肉要保持放松,如果自己无法看到,可以请别人帮忙矫正。肩膀要平,不能左右偏斜。

打坐时不需要挺胸,只需要微微含胸,觉得自己的脊柱竖直就可以了。

否则,双肩前倾会导致胸闷,引起呼吸不舒畅而无法摄心。

五、头正、微收下颚

当安坐好时,竖直颈椎,微收下颚。

对于出家人来说,有个更为简易的参照方式就是脖子贴紧长褂的后衣领。

然后微收下巴,但不是低头,这样更为有助于保持深长的呼吸。

六、舌抵上腭

当我们闭上嘴唇时,舌尖会自然抵在上牙龈处。

所以只要稍稍留意即可,不用太过刻意用力抵住上颚。

打坐的时候,偶尔会产生津液,可以轻轻咽下,不需要太过着意。

七、收敛双眼

这个视具体的情况而定。

如果身处的环境光线过于强烈那可以将眼睛轻轻闭上,只留一丝光线。

之所以要留一丝光线,是因为眼睛容易受到外境的吸引而攀缘不止,但是如果完全闭上眼睛又容易引起昏沉或者引起幻相。

而在光线比较阴暗的环境下,眼睛可以微张三分,把视线集中在鼻尖前端正下方处。

当然,有些人习惯闭上双眼,觉得这样更容易摄心,那闭眼也无妨。(当代佛教网--佛教文化网)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为什么孝顺父母,可以解决工作,姻缘,资财,办事

为什么孝顺父母,可以解决工作,姻缘,资财,办事

佛说: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,孝养父母(用衣服饮食,房舍卧具,乃至身肉骨髓),因为这样孝顺供养父母的因,直至成佛。我以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,上为天帝,下为圣王,乃至成佛...

济群法师: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

济群法师: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

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有句话叫做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。很多人感到不解,“放下屠刀”这么简单的事,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?须知,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,更...

成刚法师:怎样带业往生

成刚法师:怎样带业往生

怎样带业往生 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,劝谏我们老实念佛,修净土法门,带业往生,别再想这个想那个,一心念佛就行了。带业往生,根据我的看法,末法众生生...

能弘法师:为什么学佛 第一章 心 3.轮回的是

能弘法师:为什么学佛 第一章 心 3.轮回的是

3. 轮回的是心而非身体 肉体可以被火烧掉,却烧不掉心,所以人死了之后,身体被烧成灰了,却烧不掉心,因为心是无形的。那么无形的心去哪里了?去轮回了。 去六道里...

传喜法师:功德源自内在境界

传喜法师:功德源自内在境界

清净身口意  智慧破我执——北京云居寺蒙山法会开示2013.06.10  功德源自内在境界   我们学佛直接的目...

【意识】意识是什么意思?人的意识是怎么产生的?

【意识】意识是什么意思?人的意识是怎么产生的?

意识是什么意思?  意识,八识之一,依第七识末那为根(意根)生起。所缘的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之法尘,发生认识的作用。意识层面包括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识。在认识能力上,前五识为现量(直觉),其所缘对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