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坐时出现幻境怎么办
打坐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,皆不可执著。当下暗示自己,此乃识心幻现,坚住正念。 楞严经云:「虽有圣境,莫作圣解,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」。圣境如是,何况其他幻相。 若见有幻相来扰,可将心安住在所修的法门上面,不要管它,继续用功,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。若在平时,或梦中亦有境界现前时,亦不可执著,须知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」智者当知切不可被幻境所骗,否则失去正念,迷失本心。若幻境不停,将心安住正念,一心诵持「心经」,幻境即灭。 |
打坐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,皆不可执著。当下暗示自己,此乃识心幻现,坚住正念。 楞严经云:「虽有圣境,莫作圣解,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」。圣境如是,何况其他幻相。 若见有幻相来扰,可将心安住在所修的法门上面,不要管它,继续用功,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。若在平时,或梦中亦有境界现前时,亦不可执著,须知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」智者当知切不可被幻境所骗,否则失去正念,迷失本心。若幻境不停,将心安住正念,一心诵持「心经」,幻境即灭。 |
有位优婆夷(女居士)前来祇园祇舍,以衣食汤药等物供养三宝。佛陀很赞叹,亲自为居士说法,使其心开意解,获益良多。 听闻佛法后,女居士不禁向佛陀诉苦道:“世尊!相比于男人,我们女人实在是太苦啦!...
善财来到妙意华门城,城门前一石碑,碑上刻诗云: 童男童女骨肉亲,手中牵个玉麒麟。 殷勤来报善财到,弥勒楼前路最亲。 善财读毕,大为惊讶。不知怎么知道自己要来。这石碑又刻了很久。莫非过去有...
《百业经》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,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、居民、猎人等人物,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...
王船山与佛教的不浅因缘圣辉法师(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,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,古麓山寺方丈)前 言公元前六世纪,释迦牟尼在印度,以无与伦比的深邃智慧,创立了...
有一个国家发生饥荒,许多百姓都没饭吃,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食物,所以沙门乞食变得更加困难。 有个沙门到处讨不到食物,最后来到一户有钱人家乞食,这家主人拿了一些吃剩的饭菜就把他打发走了。沙门没有...
佛教妇女的故事 一、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圣像金容 家家供奉: 大乘妙法莲华经中,第二十五品所叙述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故事。 在中国、日本、韩国,说到‘观世音菩萨’、‘观音老母’,那是没有人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