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怀瑾:做大善事,不用打坐气脉就会变

「功德智慧,以修其心」,这八个字看起来容易,想想看可真难了。这里要注意了!《维摩诘经》讲学佛修菩萨道的重心,由这八个字点出来了。修行就是修功德修智慧,也就是修心。功德是一点一点累积而来的,所以说积功累德,要身口意随时都在行一切善。功德包括一切,要有功才有德。再说,即使作了功,若因而心生一丝骄慢,这个功也没有了。这积功累德太难了,更不见有人能一贯到底做下去。

我们学佛讲功德和福德成就,没有功德那有福报?智慧更难修了,智慧不够,头脑就不清。要怎样修呢?靠定慧止观,不是靠打坐,愈打坐愈胡涂的人很多。止是止一切妄念杂想,止于至善,一念在净念上,然后要起观,参究一切的佛,这才是打坐静修的道理,不是在那里玩弄气感!要多研究《瑜伽师地论》的止观,智慧是要学来的、修来的。我们学佛就两条大路,一条修福德,行一切善,去一切恶;另一边修智慧。福德圆满、智慧圆满,才能成功。

「相好严身,色像第一,舍诸世间所有饰好」,因为功德智慧成就所得的果报,心能转物所致,色身气脉自然转变。这里经文又隐藏着密教噢!不信你试试看,若作了件大善事,不用打坐气脉就会变,就是这个道理,立竿见影。有多少修行功夫,色相就会有多少变化,丝毫不爽。修善根结善缘的人,即使是容貌不美,仍然会让人觉得可爱而想亲近;长得虽好看而人缘不佳,就是不修善业的结果,大家要多自反省。未成佛要先结人缘,你一个人大彻大悟,不能度众生,因为功德不成就,充其量是个辟支佛。

「名称高远,逾于须弥」,这时不是世间小声名而已,是因智慧功德成就而能名声普闻叁界。譬如历代圣贤,他们的成就、他们的功德、他们的作为永远流传,高超叁界,不受时代时间的影响,他们的崇高与伟大,超越了须弥山。

「深信坚固,犹若金刚」,我们自以为深信佛法,其实靠不住,而迷信的居多,算不上是正信。譬如说空,要真证到了空,有了实证,才是正信。这样还不够,还要深信,例如禅宗祖师说要大悟叁十六回,小悟无数次的境地。但即使深信到了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仍不坚固,修行人仍会煺转,因为见地偏差,功德不圆满,都会造成煺转。要到了八地菩萨以上,才不煺转,才称得上深信坚固,犹若金刚。

我们现在仍然在讲《维摩诘经》的序品,这序品在叙说赞叹成佛的境界,也就是代表了学佛要求证、要到达的境界,这境界也就是佛土。从修持的因上来讲,叫做境界;从修持的果上来讲,称为佛土。

「法宝普照,而雨甘露」,这些菩萨的境界已到第十地法云地,形容解脱成就之法宝普照世间,慈云法雨,说法如云如雨,普惠众生。

「于众言音,微妙第一」,所发的声音使人能得到利益,这是种最微妙的境界。佛以一音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很多经典都赞叹音声法门,众生心地清净,能正思惟起修,才可感应菩萨言音的微妙。这是信、解、行、证的道理。此处的解不同于世间作学问的理解,是要有止观的因,得定慧的果,中文勉强称之为解,是要用证的,能证到了,自然可以听到菩萨的言音,微妙第一。这其中的道理要向观-音-法-门去体证,必须做到返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。能听到菩萨的言音微妙第一的人,即使听世间一切噪音,都成清净的音声:否则,即使是松风或是潺潺溪流都会成为烦恼的音声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卖性保健品最后得癌症!

卖性保健品最后得癌症!

我是一名人民警察,现在在派出所工作,我也是一个学佛人。昨天晚上出警的时候,同事们无意中说了一些令我在意的事情。甲:“听说有个朋友的妻子卖保健品挣了不少钱是吗?”乙...

唆使他人杀生,罪业比亲自杀生更严重

唆使他人杀生,罪业比亲自杀生更严重

有人认为,除非是自己亲手杀,若只是唆使别人杀生,并没有罪业,或者有罪业也微不足道。所以,有些居士在饭店点菜时——“我不点、不点,因为我已经皈依过。你们来点,我喜欢...

心地善良的人,为何还会得癌症?」

心地善良的人,为何还会得癌症?」

「我是个好人,心地善良,从来没有害人之心,但是为何还会得癌症?」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应该思考,什么是善?什么是恶?我们得了癌症,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?01什么是...

杰克·康菲尔德:踏上心灵幽静 第1章 我是否好

杰克·康菲尔德:踏上心灵幽静 第1章 我是否好

爱与放下 在生活的压力和复杂之下,我们也许会忘记内心最深的意图。但当人走到生命的尽头回顾时,最常问的通常不是:“我银行账户里有多少钱?。”“我写了多少书?”...

宋道发教授:佛教本迹史观片论

宋道发教授:佛教本迹史观片论

佛教本迹史观片论 宋道发 编者按:当今的佛教历史研究者,一般都把佛教历史作为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客观对象来加以研究,对佛教史籍的内容各怀仁智之见,难以切近事实...

皈依三宝的功德

皈依三宝的功德

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,可以说在人生中,所得利益总加起来,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。《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》说: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,若具足四事供养,乃至建七宝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