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禅打坐与明心见性​
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的情绪不断波动。

当别人夸我们好时,一天都沉寂在喜悦中;当别人说我们不好时,伤心、难过、生气充满我们的身体,一天乃至数天都过不去这个坎。

当眼、耳、鼻、身五种人体器官与外界接触时,种种境界传输我们的内心,特别是我们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,有时会想入非非,想拥有它,乃至妄念从生,延伸出“贪嗔痴”。

当面对这些种种不好的困境时,应该怎么解决呢?

禅宗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,叫做认清自己“本来面目”。

“本来面目”出自《六祖坛经》:“不思善、不思恶,正与么时,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”。

究竟怎样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,禅宗早期的方法就是通过静坐、冥想等方式达到开悟,令自己舍去妄念,身心专注,观照内心,神秀大师的禅修方法就是依此而修,教领大众“凝心入定,住心看净,起心外照,摄心内证”。

后来,来了一个禅宗的改革者,突破者,见地更加高超深的慧能大师,他倡导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,神秀在参禅打坐上一直倡导“长坐不卧”,也就是禅宗的“不倒单”,但问题来了,神秀的弟子志诚按神秀的修行方式修行,不得契悟,神秀看到了问题,便派志诚偷潜到曹溪山慧能处偷学慧能禅法,并嘱咐志诚,“若有所闻,尽心记取,还为吾说”。

六祖慧能问志诚,你师父如何教导大众禅法,志诚如实相告,“师常指诲大众,住心观净,长坐不卧”,六祖慧能对神秀的禅修方法作出以下评论,也直接引申出六祖慧能在中国禅宗修行的高妙心要。六祖慧能言“住心观净,是病非禅,长坐拘身,与理何益”,点明了长期静坐,只是在拘束身体,于领悟佛理无有益处,这是从大乘佛法上“道由心悟”与“无住生心”对参禅打坐作出的最新诠释。

“长坐不卧”,是日夜不倒单的打坐,求早日开悟,这也是禅宗历代祖师们传下来的修行方式,本身没有错,六祖慧能的看法就是如果太把坐禅的形式当成修行悟道的切入点,便有本末倒置的嫌疑,这和禅宗另一个公案相符,马祖道一刚入佛门时,也以打坐便可开悟为修行方式,日以继日的打坐,但很多年过去,一点也没有开悟,马祖道一的师父怀让禅师看到徒弟的问题了,为了点化他,便在石头上磨砖,说作成一面镜子,马祖道一看到认为师父年老愚钝甚至好笑:“磨砖岂能作镜”,怀让禅师言:“磨砖不能作镜,坐禅岂能成佛”,一语道破,马祖道一禅师便领悟到了禅的“道由心悟”的修行要领。

所谓“住心观净”是神秀大师禅法的核心,“住心”就是守住自己的内心在一个地方,让其心不乱,“观净”是佛教的一个法门,意为通过观想,如西方极乐世界,通过观想让内心清净。这个法门没有错误,那慧能大师为什么说存在毛病呢?原因之所在是因为参禅打坐的“守心”“住念”“守意”究竟守何物?慧能言“若言著心,心元是妄”,如果一味的追求“守心”就会便的“著心”,只会停留在坐禅上,执着于相,可能会成为悟道的障碍。

什么才是正确的禅修呢?

慧能在《坛经·坐禅品》中给了最完美的诠释,也是最高明的禅宗思想“善知识,何名坐禅?此法门中,无障无碍,外于一切善恶境界,心念不起,名为坐,内见自性不动,名为禅。善知识,何名禅定?外离相为禅,内不乱为定,外若著相,内心即乱,外若离相,心即不乱,本性自净自定,只为见境思境即乱,若见诸境心不乱者,是真定也。善知识,外离相即禅,内不乱即定,外禅内定,是为禅定。《菩萨戒经》云:我本性元自清净。善知识,于念念中,自见本性清净,自修自行,自成佛道。”

这也是慧能大师给“禅”的最新解释,每当我读到六祖慧能大师的《坛经·坐禅品》的这段文字,便对慧能大师增加崇敬仰慕之感,“外离相即禅,内不乱即定;外禅内定,是为禅定”。

“外禅内定”也是六祖慧能大师从《金刚经》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中悟到是精髓,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,禅宗思想彻底的中国化,我想最重要的是当禅定和般若智慧相融合,我们就可以从禅坐的形式上转向“无住生心”,从而明心见性,看到自己本来面目,我们当今的生活可以还继续依止六祖慧能大师的“明心见性”为切入点,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。

愿我们都能明心见性,花开见佛,不被妄想所牵引。

南无阿弥陀佛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什么样子的人最有福报

什么样子的人最有福报

我们活在这个世上,不要太较真,不要太计较,不要太认真,最好傻傻的,痴痴的。让别人去耍小聪明,我们做一个笨人就好了。如果被别人欺负了,怎么办?若无其事就好,若无其事...

婚前性行为属于邪淫的范畴,伤身败德,为害尤烈

婚前性行为属于邪淫的范畴,伤身败德,为害尤烈

性是一份传承生命的礼物,请不要为了欲望而提前消耗。为人父母者,如果想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,请婚后再打开传承生命的礼物——性。但有人觉得这是两个人的事,你情我愿,...

信愿法师:报恩履承诺热闹送往生

信愿法师:报恩履承诺热闹送往生

【念佛感应录】报恩履承诺热闹送往生我的堂哥郑青山,家住湖北潜江张金镇,于2010年农历正月十五往生,世寿60岁。我从小就没了母亲,独靠父亲将我们姐弟四个拉扯成人。...

如何克服意淫、反复现象、嗜睡、压力导致的手淫

如何克服意淫、反复现象、嗜睡、压力导致的手淫

意淫是大家开始戒色后普遍会遇到的难题,很多人可以不手淫,但是意淫就像脱缰的野马,几乎每几分钟就意淫一次,在中医来讲:心动则精自走。意淫属于暗耗精气神,也很伤身体,...

传喜法师: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?

传喜法师: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?

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?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?因为我们的生命,始终就没有契入到自己生命真体里来。我们一边是活着,一边成为自己生命现象的流浪汉,这就是它苦的本质。如...

【喇嘛】-喇嘛是什么意思

【喇嘛】-喇嘛是什么意思

喇嘛  喇嘛(音译自藏文:བླ་མ,藏语拼音:lama,威利:bla-ma),藏传佛教术语,意为上师、上人,为对藏传佛教僧侣之尊称,长老、上座、高僧之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