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化上人:学佛为什么要打坐?

我们打坐为了什么?

宣化上人慈悲开示:

人活在天地之间,乃三才之一。三才者,天地人;三光者,日月星。“天”字,由“二”及“人”合成,“二”代表阴阳二气;“人”有两撇,也象征阴阳二气。故古人云:“天是一大天,人是一小天。”天与人是相通。若能与天地合德,日月合明,四时合序,鬼神合其吉凶,便是圣人。

为什么我们现在未能与天地合德,日月合明,四时合序,鬼神合其吉凶?就因为被客尘烦恼所障。

什么是客尘?客尘是从外来,故云“客”;若是主人,则不叫“客”;乃从外面钻进来,喧宾夺主,扰乱主人,使他失去主宰,没有智慧了。

客尘总而言之有五种:财色名食睡。欲,是染污的东西。我们自性本是圆陀陀,光灼灼,如如不动,了了常明。但现在被欲念所染污了,这五欲──色财名食睡(色欲最重,故应居先),把人支配得糊里糊涂,见色就贪色,见财贪财,见名贪名,见美食,便贪美食。

以上四者,或已满足,或未满足,但人疲倦了,便要睡觉。人在五欲阵里出不去、打不破,睡着也是想念五欲,醒来又为此忙忙碌碌,不得休息,忙够了,就睡;睡醒了,又去忙啦,没有止尽。古人云:“知足常乐,能忍自安”,知足常乐,若不知足则常苦;能忍自安,若不能忍则常不平安。

坐禅,就是要清心寡欲,这是修行第一步功夫。清心,把客尘沉静下来,有如一碗浑浊的水,你若总摇动它,水总是浑浊,不能看清楚。若把浑水放到器皿里,静止不动,沙尘便沉底,这是降伏客尘烦恼之初步功夫。

我们身体能静坐一须臾,胜造恒沙七宝塔,因为在这静坐的一剎那之间,能降伏客尘,使五欲之沙尘沉底。所谓“心清水现月,意定天无云”,又曰:“心平百难散,意定万事吉”,“心止念绝真富贵,私欲断尽真福田”,若有一分私欲,还是穷人,还在贪里,人为什么贪?因为觉得自己不够;若觉得够了,便不贪;没有贪,才是真快乐,所谓“知足常乐”,不知足,则常苦、常忧。你已拥有的,你怕丢去;你还未得到的,又千方百计要获得,一天到晚在烦恼的漩涡里打滚──这多苦啊!

人活着时,贪这个、贪那个,到死了又怎办呢?因为古人云:“若欲人不死,须下苦功夫。”我们打坐为了什么?就是装死,要清心寡欲,做活死人,才能离苦得乐,了生脱死。

大家看,读书人有读书人的烦恼,做生意有做生意的烦恼,农夫有农夫的烦恼,做官的就有做官的烦恼,不要以为做官就很得意。各阶层人士皆有其烦恼,但仍然在里头玩得津津有味,觉得很好。细玩其味,多么可怜!

我们人生来糊涂,死去糊涂;睡也糊涂,醒了也糊涂。这样活着有何价值?那么是不是不要做人呢?不是,但你要明白生从何来?死从何去?有人说:“我知道怎样死去;或服药、或上吊、或投河,不就知道吗?”这叫自杀,不但不能解脱,反而增罪业。

因此,打坐要想办法,将来临终时如何身无病苦,心不贪恋(不贪财色名食睡),意不颠倒,如入禅定。或含笑而逝,或悠然而逝,或见弥陀佛手执金台来相迎,人对生死有把握,预知时至,知道哪一年,哪一月,哪一日,乃至哪一时辰圆寂,知道这一生的事情办好了。

修行就是为这个!若不知道这最后一关,则糊涂一辈子。也不是说死了就完了,要是这样,下一辈子仍然糊涂,再下一辈子仍是糊涂,如是者永远糊涂,多可怜啊!

我们打坐、学佛,就是想不糊涂,想真正明白本身的化学工厂,如何把这化学工厂建立起来,研究真科学之所以然。你到外面去找科学,是舍本逐末,你把本身明白了,才得大智慧,学佛即是学大智慧,一旦豁然贯通后,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,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。这时真转相,翻过身来,堪为人间大丈夫!

恭录自《人生要义》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安众与众

安众与众

自皈依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。这一偈子是说,自己认同了这个和乐融洽的团体,也希望所有的人都来信赖它、维护它、尊重它、尊敬它。彼此间相互关怀照顾,不为私利...

海涛法师:修行者的财富

海涛法师:修行者的财富

1.修行者最大的财富就是慈悲,这是富于财宝的修行。2.四梵住(四无量心)是与凡夫修行者共通的德(共功德),所以「悲」是与凡夫共通,但大悲则是唯佛具有的特质(不共佛...

《百业经》:(39)饿鬼 擅用僧物得饿鬼报

《百业经》:(39)饿鬼 擅用僧物得饿鬼报

  译序(摘录)  《百业经》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。共有一百多个公案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,居民、妓女、猎人等...

创古仁波切:临终中阴母子光明相会修持的开示

创古仁波切:临终中阴母子光明相会修持的开示

临终中阴母子光明相会修持的开示(创古仁波切)说明:大恩根本上师丹贝旺旭仁波切生前的大圆满亲传的教授引导之中,临终“母子光明相会”的讲解是重中之重,上师仁波切反复的...

界诠法师:福德·智慧

界诠法师:福德·智慧

福德·智慧 有二种因缘,一者福德因缘;二者智慧因缘。 说种种相好功德等事,是谓福德因缘;说诸法性空无相、无住、无得,是谓智慧因缘。 诸法空第一义是智慧因缘。...

解缚捆住自己的绳子

解缚捆住自己的绳子

  编者按:从禅宗来看,初祖达摩和二祖的公案叫“安心”,二祖慧可传法给四祖的公案叫“忏罪”,三祖给四祖传法的公案叫做“解缚”,看着公案就能得到启发,佛法里说的一法通,万法通,不用名师来指点,公案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