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闻思基础就去打坐,小心走火入魔

问:几年前我很喜欢打坐,但没有师父教,只是一个老人家告诉我如何打坐,我就去打坐,后来佛教界的一位老师看到我打坐,他就告诉我不要坐,他讲我坐下去会变成呆掉。

答:对。有知正见做基础的话,你一般的打坐充电休息这个是可以,如果你在社会工作忙碌,我们静坐几分钟,静坐,闭目养神、休息、调养身心,这样是可以; 如果你没有闻思基础,你要深入去打坐、喜欢打坐、常常打坐这样就容易出问题。因为,如果没有深厚的正知、正见做基础的话,那你喜欢打坐,深入去打坐,常常打坐的话,因为后面的问题,你不知道怎么去解决,而且观念知见错误,只要你起贪爱、起贪爱之心,很容易就出问题。在我所看到的很多人,他们修行到后来出了问题甚至走火入魔,严重的话就是神经病,主要都是因为贪求禅境,贪求禅定,贪求快速,但正知正见闻思的基础忽略了。

所以通常我不鼓励一般人,你没有闻思基础就一门深入,然后就在那里一直的打坐、闭关、精进用功,我不鼓励这样,因为那太危险的了!你不用功没问题,你用功就出问题。这样知道吗?没有正知正见做基础,你越用功打坐,就越容易出问题。

知见不正确的话,你打坐、深入打坐之后会出几种情况:一种是,你有了一些觉受之后,你以为:我已经有很重大突破了!你看到一些光之后,你以为:我看到我有什么样成果出来了!那你内心有所期待,看到一些相,结果你以为:我已经看到什么圣境了!不知道说很多的影像都是你内心里面你想要看到,然后你内心里面那个“自我”投射出来、投射出来的影像,那你以为说你已经修行到看到那个影像了,结果被自己欺骗不知道,被外境欺骗不知道。有的人还甚至跟你讲:你这样的一个情况啊,这个是快要开天眼了、快要开什么天眼通了、快要怎么了……增加一些欲贪、欲求,结果发神经病。

所以这是由衷的跟大家讲:真的要解行合一,要解行合一,要有正知正见。“八正道”它第一个、第一阶段是以“正见”为首,“正定”是排在最后面,你没有前面的“正见”,你不可能有“正定”。就算你没出问题,你修、修、修到后来在“世间定”里面绕你也都不知道。而且这一种偏爱“定”之后,这个不止这一生这一世,他下一生下一世一样,继续偏爱“定”的。

所以最重要,真的要有正知正见,修行是要开启智慧。禅定,包括我们跟大家讲的出入息的十六个阶段这些,那都是一个辅助、一个过程,都是一些辅助工具,是要帮助我们后面止观双运。

所以正确的观念知见很重要,修行的过程,是要放下我们那些种种欲贪的。但是很多禅定它却是用来针对众生的弱点、针对众生的欲望、欲贪来引导。那越是针对这方面的引导的,越热络、越多人,然后他要交钱的,众生也很喜欢,因为要花很多学费去学的,众生也会很喜欢,因为他是针对众生的欲望、欲贪。那这个跟“出世间法”所讲的真正的解脱道是不一样的。真正的出世间那就是、正是要放下啊,你要放下啊,包括对各种禅境、禅相都要放下。

所以为什么禅定它是在……证果总共有十个结:色界贪、无色界贪,那是属于后面的五上分结,后面五上分结才有办法真正超越突破。那一般不知道,一直很多人没有闻思基础,然后就强调在打坐,这个很容易出问题,就算你神经方面没有出问题,你执着在禅定、禅境、禅相上面,然后落入在“世间法”你不知道。因为,你没有一个正确、清楚的解脱之路让你对比,你不知道你偏到哪里。通常这样的话,都只能够随缘,这一世无缘,以后再说,就只能够这样。

所以,真的希望大家我们不要贪求快速,要脚踏实地,一步一脚印,做个实实在在的人。本来修行之路,要迈向高等心灵品质的世界,就一定是返璞归真。

我跟大家保证、确定的就是,真正的心灵净化绝对是——越来越朴实、越踏实、返璞归真、回复赤子之心,绝对不是越修越厉害,那是“世间法”的修。真正“出世间法”的修,那是返璞归真,回复我们的纯净的心灵,回复我们的赤子之心,让我们回复到没有贪、嗔、痴的清净的心灵世界。没有贪、嗔、痴当然没有“我慢”,也没有“自卑”,所以正知、正见很重要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净空法师:一天到晚念佛,还会生气,还会跟人吵架

净空法师:一天到晚念佛,还会生气,还会跟人吵架

一天到晚念佛,还会生气,还会跟人吵架,那怎么行?从第二福再往上提升,这是第三,大乘菩萨所修的,有四句。第一句「发菩提心」,重要。《无量寿经》教给我们往生的经文,「...

梦参老和尚:懂得随缘,你就不苦

梦参老和尚:懂得随缘,你就不苦

“不受磨,不成佛”,要在苦难当中成长。对一切乐不贪著,对一切苦不厌离,这才能守护佛的无上法门。若没有历代大德这么守护,我们现在能学到《华严经》吗?不要认为这是我们...

洛桑陀美金刚上师:《和谐中的智慧》之宽容自己

洛桑陀美金刚上师:《和谐中的智慧》之宽容自己

有的人不能宽容别人,有的人却是不能宽容自己,总和自己过不去,一直活在责骂自己与悔恨当中。知道自己犯了错误,能够后悔并提醒自己以后不犯是件好事,但是一直在后悔,不放...

惠空法师:布施 V.S. 牺牲

惠空法师:布施 V.S. 牺牲

布施 V.S. 牺牲 惠空法师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,真正要学习的是“佛法的智慧”。佛法分有“世俗”与“出世”,所谓世俗指的是“人天之法”,出世就是“三乘的智...

佛门里的六尊大财神,做生意的人一定要记住!&#

佛门里的六尊大财神,做生意的人一定要记住!&#

1十方财神中的财神之王——多宝如来佛教认为宇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,所以在人类所居世界的遥远的东方,除了药师佛教化的净琉璃世界、阿閦佛教化的妙喜世界等佛国净...

清静子:愿抑郁远离人类

清静子:愿抑郁远离人类

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活得很累很累,心理上相当地自卑和忧郁,甚至想到了自杀!在我最最山穷水尽的时侯是佛法的力量挽救我,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,让我开始了真正的身心健康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