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尊湛现:《坐禅》初期打坐的方式与目的

诸位同学大家好。今天我们谈一下如何“坐禅”。现在的大多数谈不上坐禅。大家要分清,打坐与坐禅是皆然不同。打坐是外在的一个姿势而已。坐禅,是内心的境界,心明为坐,心净为禅。

我们现在说一下坐禅的第一步打坐,我们初学信众如何来打坐呢?我们打坐的目的也是静心的一种方式。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,来进行检验我们平时所努力功夫。打坐一般有双盘腿,还有的是单盘腿,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来决定。

为什么要选择坐姿呢?因为它不容易昏沉,另外也能够便于疏通经络,起初在操作期间慢慢地进行,因为会产生种种不良的反应,疼,麻,酸,等等这都是非常正常,这不需要存在任何的挂碍。

心态也应该转变,一切的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要去想了,打坐的目的就是为了来沉淀一下心态,让自己如何静止念头(思维)。这时可以用观想,观像,等一些种种的方式,也就是说把其它的杂乱的思维转换为这一个目标之上,当然了这是一个过程而已,密宗里面也是用一些观想与观像,只不过所观的目标不同。 

净土以佛、菩萨像为主。密宗以坛城、中脉轮,或者观字,嗡,啊,吽。其实这都是一个安心的条件,起到了转换的作用。这颗心态确实要花费一些功夫方可降服。这是一个起初的阶段。

佛教一个整体的理念就是让我们大家如何降服其心。如何让心态回归于自然。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内心下功夫才是。心净极地归。

阿弥陀佛,释桑吉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印光大师:临终三大要(一)

印光大师:临终三大要(一)

世间最可惨者,莫甚于死。而且举世之人,无一能幸免者。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,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。实则死之一字,原是假名。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,故舍此身躯,复受别种身...

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

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

  佛陀时代,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,偏偏有位——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,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,所以,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,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,若听到有...

读《金刚经》治好我的抑郁症

读《金刚经》治好我的抑郁症

由於童年的疾苦,生活的磨砺太多,我的身心大为受挫,我仇恨命运的不公,仇恨伤害过我的人,恨母亲对我的刻薄狠毒,我忘不了儿时母亲对我的种种打骂……过多的心灵创伤,终於...

呵斥戏论

呵斥戏论

  佛陀为了示教利喜,开示众生入佛知见而降诞于世,为此一大事因缘,佛陀更以积极理智的态度住世说法,他禁绝弟子们做无意义的议论。但是在当时的印度思想界甚为风行几个论题,诸如「世界是常还是无常」、「神识与...

人心宽处皆是路

人心宽处皆是路

宽容是人生的最好修养,在人的一生中,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这既不是懦弱,也不是忍让, 而是宽容。在人的一生中,宽容是指人处世有度量,不苛求。▋...

变女还男

变女还男

  从前有一位名为阿那律的尊者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,由于其在僧团之中容貌非常端庄,有时会被误认为女人。有一天,他独自在外游化,有一个举止轻薄的年轻人远远见到他后,误认为他是漂亮女子,便心生邪念,想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