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打坐念佛产生种种境界,如感觉自己愈升

问:下面第二十个提问,打坐念佛产生种种境界,如,感觉自己愈升愈高,请问这是什么原因?

答:境界现前不要去理它,想到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那是好境界;如果你执著,那就是魔境界。这是世尊在《楞严经》上告诉我们的。无论什么境界现前,都不要去理会就对了,为什么?你一理会,这个境界把你的定破掉了,你的清净心破掉了,你就错了。所以境界里头一定有很多东西出现,那是什么?都在诱惑你,都在考验你,看你能不能通过。中国古时候传奇小说里头有杜子春的故事,那个故事里面就讲,在定中境界里勘验你的功夫。可是他最后,种种魔境现前他都不动心,他都不理会,最后看到一个境界,他动心了,功夫全毁掉了,看到什么?他的父亲、母亲在地狱里受苦,他一下喊爸爸、妈妈,完了,功夫全毁掉了。那就是什么?来考验你的,并不是真的是你的父母,变现出来诱导你,看你动不动心,一动心就完了。所以我们在修行,在止静的时候,或者静坐的时候,出现这些境界,都要懂得这个道理。(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一0三) (共一集) 2008/10/10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方海权:这三个字,能产生很多功德

方海权:这三个字,能产生很多功德

  宽容心在俗法和出世法中,宽容心是非常伟大。原谅大众过失,容纳接受所有人,包容万类众生,这需要的是觉悟,内心的清净和慈悲。然很多人难以做到,当亲近善知识时,容忍...

贪执睡眠来日终堕落

贪执睡眠来日终堕落

 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,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,完全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。他贪爱色身的快意舒适,每日饱食后即关起房门恣意睡眠,从不修行。  这一天,智慧深广的佛陀忽然发现,这位懈怠懒惰的比丘...

宗舜法师:《浙藏敦煌文献》佛教资料考辨

宗舜法师:《浙藏敦煌文献》佛教资料考辨

《浙藏敦煌文献》佛教资料考辨   宗舜法师    内容提要:本文通过对《浙藏敦煌文献》中佛教资料部分的研究,给原本未能定题的绝大部分资料拟...

人心隔​肚皮,这四种人,不可轻易相

人心隔​肚皮,这四种人,不可轻易相

老话说“一个篱笆三个桩,一个好汉三个帮”,按照佛门义理来说,娑婆世界正处在减劫的当下,人与人之间很难说互信互助,甚至不被恩将仇报,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。很多时候与人...

海涛法师:真正的祸福是什么 一亿里的故事

海涛法师:真正的祸福是什么 一亿里的故事

  古时的印度社会,是个阶级制度非常分明的国家,人民的地位相当悬殊,就连住的地方都有划分阶级。  位于南印度的王舍城,住民都很富有,但还是有阶级的区分,他们按照财产的多少,分成九个阶级居住着,在这...

佛教故事: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

佛教故事: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

  昔时,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。一日,佛告诸比丘:世间有四种良马。第一种良马,驾驭它来拉乘时,它只要看到鞭影,便能善观形势,该快或慢、是左或右,随顺驾御者的心。比丘们!这是世间第一良马。  比丘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