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慧老和尚:打坐时,可以念佛吗?

  :打坐时可以念佛吗?净土与禅能不能同时修?

:不要把打坐看作是禅宗,打坐是佛教修行的最基本的形式。不管哪一宗,打坐是基础,参禅、持咒、持戒、学教、念佛都离不开打坐。打坐是形式,念佛与参禅是内容。

念佛与参禅的具体入门步骤应该是相同的,比如怎样选择修行的环境,怎样调身、调息、调心,两者没有什么差别。从修行的形式上讲,法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。

念佛与参禅在用功的心态上是不同的。现在修念佛法门的多以持名号为主,要求念念相续,一心不乱,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的,以见到佛的相好为修行的验证;参禅则以观察照顾我们的心态为主,只求我们心态的宁静安祥和智慧开发,至于临终到哪个地方去倒无所谓,只要时刻自觉自照,处处能把握自己,能现证涅槃,到地狱去也照样度众生。佛教的各种法门不应互相冲突。众生的根性不同,适应的法门不同,解脱的目标是一致的。有一类众生感到个人的力量很小,单凭自力修行信心不足,只有依靠佛菩萨的加持力,修行才有保障;也有一类众生敢于直下承当,希望当下作主,凭自力来求得解脱。根据众生根性的种种不同,佛说了种种法门,好像医生针对不同病人,开了不同药方,其目的都是治好病人的疾病。药到病除,药方也就成了多余的,不要在药方上计较,重点是要把我们的病治好。还要特别强调一下,这里所说的他力解脱和自力解脱都不是绝对的。他力中有自力,自力中亦有他力。

念佛念到一心不乱,得了念佛三昧,与修禅就没有什么差别。不能把禅、净截然分开。念佛本身也是修禅定,所谓念佛禅。但是在初入门时还是一门深入为好,以免杂用心。有禅、净双修一说,但在入门时不易做到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大安法师:一方面念佛,一方面要把忆佛贯穿在我们

大安法师:一方面念佛,一方面要把忆佛贯穿在我们

问:怎么忆佛?大安法师答:忆是回忆、忆念的意思。这是吾人心识内具的能力。我们见闻觉知某个景物,这个景物便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储存了一个信息,比如我们曾经到过天安门...

宣化上人: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

宣化上人: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

我们是在造佛这个房子的基础,必须要从持戒着手做起。◎一九八三年六月十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妙语堂今天的题目是“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”。佛教“徒”,徒就是僧。佛讲佛法...

信愿法师:学佛三个月在莲友助念声中安详含笑往生

信愿法师:学佛三个月在莲友助念声中安详含笑往生

【念佛感应录】学佛三个月在莲友助念声中安详含笑往生的全遇根老先生全遇根,男,1935年出生,朝鲜族,今年73岁,家住哈尔滨市平房区,退休前为东轻公司高级工程师。2...

济群法师:什么是中阴身?是鬼吗?与神识有什么关

济群法师:什么是中阴身?是鬼吗?与神识有什么关

  问:什么是中阴身?是鬼吗?与神识有什么关系?济群法师答:《俱舍论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等很多论典都讲到中阴身。中阴身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,在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转化过...

打坐静修的时间

打坐静修的时间

修行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坐静修,并没有固定的时间要求,也没有吉与不吉和昼夜之分。我个人认为,禅修入定而打坐的话,打坐静修的时间最好在黎明之前,其次是在夜深人静时。这...

传喜法师:应当依智慧住,依佛性住

传喜法师:应当依智慧住,依佛性住

应当依智慧住,依佛性住 我们人的业力就是只看到我们自己,只知道自己的存在,而忽略了外显的山河大地、有情无情和我们是同体的。我们执着于自身的生命现象,忽略了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