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慧老和尚:打坐时,可以念佛吗?

  :打坐时可以念佛吗?净土与禅能不能同时修?

:不要把打坐看作是禅宗,打坐是佛教修行的最基本的形式。不管哪一宗,打坐是基础,参禅、持咒、持戒、学教、念佛都离不开打坐。打坐是形式,念佛与参禅是内容。

念佛与参禅的具体入门步骤应该是相同的,比如怎样选择修行的环境,怎样调身、调息、调心,两者没有什么差别。从修行的形式上讲,法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。

念佛与参禅在用功的心态上是不同的。现在修念佛法门的多以持名号为主,要求念念相续,一心不乱,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的,以见到佛的相好为修行的验证;参禅则以观察照顾我们的心态为主,只求我们心态的宁静安祥和智慧开发,至于临终到哪个地方去倒无所谓,只要时刻自觉自照,处处能把握自己,能现证涅槃,到地狱去也照样度众生。佛教的各种法门不应互相冲突。众生的根性不同,适应的法门不同,解脱的目标是一致的。有一类众生感到个人的力量很小,单凭自力修行信心不足,只有依靠佛菩萨的加持力,修行才有保障;也有一类众生敢于直下承当,希望当下作主,凭自力来求得解脱。根据众生根性的种种不同,佛说了种种法门,好像医生针对不同病人,开了不同药方,其目的都是治好病人的疾病。药到病除,药方也就成了多余的,不要在药方上计较,重点是要把我们的病治好。还要特别强调一下,这里所说的他力解脱和自力解脱都不是绝对的。他力中有自力,自力中亦有他力。

念佛念到一心不乱,得了念佛三昧,与修禅就没有什么差别。不能把禅、净截然分开。念佛本身也是修禅定,所谓念佛禅。但是在初入门时还是一门深入为好,以免杂用心。有禅、净双修一说,但在入门时不易做到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宏满法师:人生需要宽容社会才有和谐

宏满法师:人生需要宽容社会才有和谐

一、包容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时光流逝,岁月如梭,转眼间不知不觉学佛三十年了,然而感觉到学佛成就微不足道,惭愧之余,不禁彷徨,道业何在?德行微薄,何能度众生呢?佛教的...

不为往​事扰,余生只愿笑

不为往​事扰,余生只愿笑

生活像一面镜,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,请记得,让这个世界灿烂的不是阳光,而是你的微笑。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已经失去的,也不是尚未得到的,而是此刻拥有的,不为往事扰,...

学佛人要学菩萨的智慧

学佛人要学菩萨的智慧

希望我们学佛人能够得到菩萨的甘露滋润,每一天要把菩提心处处发,什么意思?就是把菩提心每一分、每一秒都要发挥出来。“智慧灯要常加油”,就是每一个人要有智慧,有智慧的...

信愿法师:基督教徒助念往生

信愿法师:基督教徒助念往生

【念佛感应录】基督教徒 助念往生我母富宝琴,今年七月十四日去世,享年八十八岁。说来稀奇,母亲去世后竟分别按基督教和佛教仪式作了两次后事安排,最终往生极乐...

叶曼居士:智慧人生——国学大师叶曼的思想自传

叶曼居士:智慧人生——国学大师叶曼的思想自传

智慧人生(国学大师叶曼的思想自传)  国学大师叶曼的思想自传,汇通儒释道的人生大智慧 智慧二字的组成,是日知而心彗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。有真正智慧...

诵此无上神咒,十方诸佛将自身所有功德都回向给这

诵此无上神咒,十方诸佛将自身所有功德都回向给这

上学时,老师为了让学生好好读书,常讲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,步入社会后,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---“钱到用时方恨少”。学佛后,才慢慢明白,每个人,无论种族、性别、信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