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开悟和解脱赶走抑郁

关于烦恼,《心中之鸟》中有一则故事。

一天,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,走着走着,师父突然像着了魔似地抱着一棵树,口中还大喊着:“徒儿,赶紧来救我啊!”徒儿说:“师父,我要怎么救你?”他说:“赶紧拉我啊!我一直抱着这棵树,相当苦啊!”徒弟就拼命地拉他,但总是拉不开。最后,师父自己把手放下来,说:“你这个笨徒弟,只要我放开手就好了嘛。”

烦恼就像抱树的手,若是勇于放开,就等于放自己一马,什么烦恼就都消失了。佛法告诉我们,要学习释放—赶紧放开烦恼,不要紧抓不放。

智慧从何而来?当我们面对无量烦恼,从烦恼中解脱出来,这就是智慧;当我们的心智突破了物欲的蒙蔽,跨越了成见的妨碍,避免了情绪的干扰时,般若就会流露出透彻的省察力,这就是智慧。

“平常心是道”“平直心事道”。这无非是要人们放下成见,放下人与人之间的虚幻臆测,破除对色相的执著。执妄是一个人的偏见、成见、刻板印象和种种情形,它会在知性方面形成知障,在情性方面构成恼障。它蒙蔽“般若”的功能,造成人们思想、感情、情绪的错误和痛苦。这就是破除执妄的因为。

如果没有虚幻的障碍,我们放眼所及之处都会看得清清楚楚,会深刻领悟其中的禅味。如此一来,花草树木都会变得美妙动人,就真能看到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”,从而体悟到“日日是好日,夜夜是春宵”。

禅的世界里,何谓功德?何谓福德?通过生活的实现,成就世间种种事业,使自己和同胞乃至一切众生的生活都得到改善。同时般若放光,破一切色相,毁一切执著,不断从自己的我相、认知、情绪和情感等烦恼法中解脱出来,这就是功德;自然地投入生活,让般若性大方光明,成就一切法,实现自己的潜能,布施给社会,这就是福德。

般若让人们保持慧性和清醒,使人们有能力去布施,去净化自己,这就是“见自本性”的生活。实现的生活等于净化了业力,把潜能和能力化为布施。实现是喜悦的,解脱是清净的,只是当人们生活在“真空妙有”中时,才能验证到“无所住而生其心”的佛心。

放下一切虚幻的障碍,不合理的抱负水准,不模仿别人,不嫉妒别人,好好接纳自己,根据自己的根性因缘实现自己。同时,要用清醒的生活态度和自由的心智,去体验生活的意义,发现精神生活的永恒之美,这就是生活的真谛。

生老病死往往带给世人悲喜等情绪,但在禅的法眼里,不过是一种现象,现象的背后就是般若佛性。人们用它来分辨现象,处理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,来肯定“人身难得”,来赞叹“一朝风月”。但是,一旦人们被种种色相和情感烦恼所缚,般若之光就好像被层层浓云多障蔽,失去光明,失去温暖,失去一切生机,随之而来的是冷漠、死寂、绝望和苦闷。

宋明理学家朱熹《观书有感》: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

前两句是说,在一方池塘水面上,阳光、月影、云彩,都一一映现出来。《华严经》中有一首偈语:“菩萨清凉月,常游毕竟空;众生心垢净,菩提月现前。”意思是说,菩萨像是天上的月亮,高高地挂在天空上,众生心湖里的水,如果清净没尘垢的话,菩提月光就会映现;如果众生的心境不清净,人品污秽,光明就不会显现,佛性就不会出现。

六祖慧能大师悟道时说:“何期自性本自清净?何期自性本不生灭?何期自性本不动摇?何期自性你能生万法?”修道者的心湖怎么会那么清净呢?因为人心像池塘的水一样,本来就是清净的,只是被烦恼无明的风掀起了波浪,污染了清净水性。这就与“问渠哪得清如许”一句的隐义契合。

树有根,水有源,只要心中的本源清净,不断把活泼的清净水流出来,塘水就可以永葆清净。什么是心中的活水呢?就是般若智能、心中的慈悲、心中的清净、心中的菩提、心中的忏悔、心中的惭愧、心中的信仰、心中的禅定。假如心中能恒常不断地流露出智能、慈悲、清净、菩提、忏悔等,心海就会非常清净、美妙。如此便“为有源头活水来”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【德行】德行是什么意思?怎样做一个有德行的人?

【德行】德行是什么意思?怎样做一个有德行的人?

德行是什么意思?  德行,梵语“gun!a”,在佛教中有两个意思,(一)指功德与行法。(二)指具足功德的行法,即修三学、六度者。  人的德行不够,脾气就很大,无明就很重。若有德行,脾气也没有了,无明也...

【觉行圆满】是什么意思?佛教觉行圆满解释

【觉行圆满】是什么意思?佛教觉行圆满解释

觉行圆满是什么意思?(佛教解释)  「觉行圆满」是指佛陀,即所觉悟的程度已经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。'圆满'非指度生人数,而是由心性上讲的。我们心性有三种烦恼,一为见思烦恼,自觉者见思烦恼断了。觉他者能兼...

不孝养父母,永远都顺不起来

不孝养父母,永远都顺不起来

孝顺父母,不能停留在口头,要有行动来供养。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什么是戒,孝顺父母就是戒,如果没有佛,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。孝顺供养父母,哪怕只是做一天,...

破坏别人的姻缘极损阴德

破坏别人的姻缘极损阴德

有了爱人的联络,然后才有父子的联络,所以婚姻之道,就显得更严峻了;而损坏婚姻的方法有几种,有的是各样的方案污蔑,而损坏他人于婚前;有的是多方的阻挠,而损坏他人于将...

净空法师:教你看得淡,不是教你不负责任

净空法师:教你看得淡,不是教你不负责任

日常生活当中要看得淡,无论是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愈淡愈好,将来往生的时候,没有牵挂,没有累赘,这才能得自在。教你看得淡,不是教你不负责任,不负责任,那又错了,你把...

黄柏霖:家庭聚会培养感情

黄柏霖:家庭聚会培养感情

像我来讲的话,小孩子他也是这里面讲的,认为「父子兄弟为俗物,不乐相对」,但是我常常都会做一个典范给我小孩。我小孩如果听到,我讲佛法,讲经,他说:「爸爸你好了不起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