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布施,越有福,为自己种下最好的福田

布施得福德

贫穷从悭贪而来

富贵从布施中来

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

都从过去的修心积德而来

常言道“越布施,越有福”

无论是我们的精神方面

还是物质方面,都是如此

在《地藏经》、《业报差别经》、《大智度论》等多部佛经中,都讲到布施的种种不可思议之功德。

佛陀在讲六波罗蜜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时,布施也排在修菩萨行的第一要位。

这是为什么呢?布施是什么?布施有哪些殊胜功德?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到真正的布施呢?

○ 财布施

财布施,又分为内财和外财。

以体力帮助别人,乃至以身体、生命进行奉献,都是内财布施。

外财布施,是以钱财去帮助他人。

财布施可以让我们舍弃贪欲,同时得到大福报。

○ 法布施

凡是以自己所了解的佛法教化众生,即是行法布施。

法布施不一定是讲经说法,讲经说法是无量法施当中的一种。

助印经书、帮助流通,使更多的人接触佛法,也是很好的法布施。

○ 无畏布施

无畏布施就是让众生不再感到畏惧,使其能心无怖畏而得自在。

无畏布施消除众生的恐惧心理,以仁爱慈悲让众生获得了安全感,也培养了我们大悲的精神。

一、为什么我们要布施

布施,是成佛必经之路。

《金刚经》说:“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。”

又说:“若菩萨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量。”

在六波罗蜜中,乃至于整体佛法中,最能直接利益众生的,就是布施波罗蜜。

菩萨道的修行,就是从实践“布施”开始,“布施”实践除了可以去除“悭贪”习性外,还能增长慈悲心,并且累积修道所需的福德资粮。

二、布施的功德利益

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欲知后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”

布施不是把钱财、精力、心血白送给他人,而是一点一滴累积今生来世的功德利益。

布施是在不经意中积蓄人生当中最重要的财富,也是我们永远受用的财富。

《月灯三昧经》中讲布施能得十种利益:

降伏悭吝;

舍心相续;

同其资产;

生豪富家;

生处施心现前;

四众爱乐;

入众不怯;

胜名流布;

手足柔软;

不离知识。

三、如何布施

布施如田地,有田地,才能有收成,有布施的种子,在将来才能开花结果。

“心田事不同,功德分胜劣”,有时候布施很多,得到的功德很少,有时候布施的财物有限,得到的果报却很大。

施多得少,是因为有望报之心,有利害心;施少得多,则是因为出发心是为了利益他人,是用恭敬心布施。

人在行布施时要将能施的我、所施的人以及布施的财物三者全都不要执着。

“不忘世上苦人多”的悲心,再由内心发出来的菩萨心来行布施, 才叫布施。

同时施恩不望报,布施既是帮助别人,也是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一种功德。

四、布施的误区

布施也不是意味着不加思考地去帮助他人。

在《毗耶娑问经》中,就例举出了三十三中不净布施,不净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,也不会得到真正的佛道果报。

如以歪曲的心理、颠倒的见解、无纯净发心所施的财物;如只是为了耍阔气,或纯粹是打发人家了事而进行的施舍;如送别人毒品、武器等危险物等等这些,都不能算作真正的布施。

我们知道,佛教修行始于布施,布施也让佛法得以持续。

佛陀时代,如果没有古印度人布施托钵僧的传统,佛陀可能也很难有机会探索并获得觉悟,僧众也不会有时机追随佛陀。

无论是财布施、法布施还是无畏布施,只要我们心存正念,以恭敬之心进行布施,都必然能广种福田,受用无尽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净空法师:生死簿、业镜台,这一些都不是虚妄的

净空法师:生死簿、业镜台,这一些都不是虚妄的

【神明尅识。终入恶道。自有三途。无量苦恼。辗转其中。累劫难出。痛不可言。】这个地方所讲的『神明尅识』,这个「识」念破音字,不念识(ㄕ;shi),念识(ㄓ;zhi)...

贵中孚先生:戒溺女文

贵中孚先生:戒溺女文

戒溺女文序尝思天地生人,有阴阳而后有男女。是男女皆禀天地之气以生,无所偏倚者也。天欲生之,人何忍而杀之?世竟有无识小民,生男则爱护,惟恐不周。生女则溺死,惟恐不速...

黄念祖:老人在八万劫前念了一声“南无佛”,遇佛

黄念祖:老人在八万劫前念了一声“南无佛”,遇佛

在信因之中,最殊胜之因,莫过于《要解》所说:“深信散乱持名犹为成佛种子,况一心不乱,安得不生净土?”散乱心中念佛,都会成了成佛的种子。例如经典中说,佛在世时有一老...

宽运法师:众生欢喜 诸佛欢喜──满贤菩萨供养佛

宽运法师:众生欢喜 诸佛欢喜──满贤菩萨供养佛

众生欢喜.诸佛欢喜 ──满贤菩萨供养佛陀 《佛说布施经》云:「供养三宝,不但可以得到福寿康宁,更能成就辩才无碍,欢喜自在。」又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一云: 「能施众...

宗舜法师:问道——嫽嫽的生命是否美丽

宗舜法师:问道——嫽嫽的生命是否美丽

《问道--嫽嫽的生命是否美丽》  这是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原创视频节目《问道》的第二集。嫽嫽是个花季少女,却在意外中重度烧伤。华人佛教爱心专题《让生命...

净空法师:怨恨跟妖魔鬼怪起感应

净空法师:怨恨跟妖魔鬼怪起感应

「经云:或作日月游虚空,或作河池泉井水,是为依正无碍」。从这里我们就晓得,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不一定是人,现人这现正报,我们常讲的三十二应,应以佛身得度他现佛身,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