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供奉财神的真正意义

       范蠡(公元前536年—公元前448年) ,字少伯,华夏族,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(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)人。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。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,后隐去。著《范蠡》二篇,今佚。

 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,楚学开拓者之一。被后人尊称为“商圣”,"南阳五圣"之一。虽出身贫贱,但是博学多才,与楚宛令文种相识、相交甚深。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、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,辅佐越国勾践。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,灭吴国,一雪会稽之耻。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,化名姓为鸱夷子皮,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。后定居于定陶(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),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,三散家财,自号陶朱公。世人誉之:“忠以为国;智以保身;商以致富,成名天下。”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,称之“财神”。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。范蠡与西施是夫妻。

  供奉财神的真正意义

  摘自净空法师讲《普贤行愿品的启示》第6集,编号:04-07-06

  中国大陆供财神,现在我看很多地方做生意的人大概都供财神,保佑你发财,其实这观念都是错误的,迷信。

  中国大陆上供财神供什么人?供范蠡作财神。

  现在我看许多地方把关公当作财神,我们不晓得这是什么意思。供范蠡(li)作财神有道理,为什么?他是一个会赚钱、会用钱的模范,我们要向他学习。

  范蠡这个人实在是了不起,有智慧又有福报。他生于春秋战国时代,是越国人。越王勾践被吴灭了之后,越王勾践有两个帮手,一个范蠡,一个文种。这两个人帮助他,二十年之后真正复兴,再把吴国打败,把吴国消灭,这是雪耻、中兴,了不起的一位大人物。他对于国王勾践认识得很清楚,这个国王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。国家多事的时候,有灾难的时候,他需要用我们,他会对我们很好;国家太平没事了,用不着了,恐怕要把我们这些人都收拾掉了,他看得很清楚,所以他就改名换姓跑掉了;而且还留一封信给文种,劝文种也跑。文种不相信,没过几天,果然越王勾践赐他一把宝剑让他自杀。所以这个人真有智慧。

  改名换姓之后,他叫陶朱公(陶朱公就是范蠡),去做生意,做小生意,做了没多久发大财,发了很大的财。发财之后,他把这些财产全部布施救济一些苦难的贫民。散掉之后,从头再做起,做了没几年又发了,发了他又散。这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“三聚三散”。他能够赚钱,他能够散财,所以中国以后供他作财神,告诉你做生意赚钱要学他。这个人是真正有大智慧、大福报。

  所以供关公作财神很没有道理,讲不通的,关公是重义气;供范蠡作财神很有道理。

  这是说明人是有命运的,所谓“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”,命里有的决定是有,命里没有的也不要强求,为什么?求不到的。命里面有的丢也丢不掉,所以你布施,它会再来,而且来的时候总会来得多一点,好像还有点利息一样,它不会来得少,会来得多一点。所以真正明白这个道理、知道这个事实,你才有胆量放心大胆去布施。布施掉的时候,你也不要害怕,真正明白这个道理。

  但是不能存侥幸的心,“这个生意好做,一本万利,我就试试看”,一试就没有了,一去不回头了,那就错了。不可以用侥幸心,要用真诚的心修布施供养,这是修福。

  侥幸的心,“希望我布施掉了,下一次会更多”,范蠡当年布施没有存这个心,没有存再发的心,哪里晓得自然再发,证明命里的财富丢都丢不掉。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海涛法师:施食的功德利益是什么?为什么要天天施

海涛法师:施食的功德利益是什么?为什么要天天施

佛教的做法是以悲心来看鬼道众生,鬼道众生其实非常痛苦,他们因为过去的一个业的召感,让他们没有东西吃,他们饿却饿不死,所以我们一个修行人要懂得怎样施食。一个佛教徒要...

圣严法师:如何能让自己不生气?

圣严法师:如何能让自己不生气?

圣严法师现代人强调EQ的培养,其实EQ就是情绪管理的人品修养。有些人外表看似平静,但内心却充满矛盾与挣扎;有的人在公开场合脾气很好,但是回到家后,就将内心的怨怒完...

宣化上人:出家

宣化上人:出家

求请出家。当愿众生。得不退法。心无障碍。脱去俗服。当愿众生。勤修善根。舍诸罪轭。剃除须发。当愿众生。永离烦恼。究竟寂灭。“求请出家”:菩萨有的时候想要出家,想要出...

宽谦法师:生命之流

宽谦法师:生命之流

生命之流 宽谦法师 什么叫修行?其实是要修到生命的层次才叫修行,如果只是生活,那都还是表面的,是短暂的。有生之年,这口气还在的时候叫做生活,不在的时候就不叫生...

净空法师:不管他是在家出家,真正有德学就足够作

净空法师:不管他是在家出家,真正有德学就足够作

我出家的时候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,就遭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,许多长老都不原谅,认为出家人不应该跟在家人学,这个话是人说的,不是佛说的,我们「依法不依人」。佛当年...

(力荐)斩断一切情欲、外遇、桃花劫,避开感情业

(力荐)斩断一切情欲、外遇、桃花劫,避开感情业

     在此讲里,专门探讨人的感情世界和婚姻的吉凶祸福,是我多年来很想讲的作品。毕竟,我们罪业不重,不会生于娑婆世界。我们之所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