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!

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!

近闻许多同学迷于通灵、超度附体者,几近失去理智,忘失学佛初衷,殊为可叹!

净空于讲席中多次向大家报告,佛陀教育之宗旨,乃教人破除迷信,建立大智、大觉、积极奋发的人生观。六道轮回,本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之说,佛与认可;以今日科学观察,则为各种不同维次空间之众生,为事实。

昔章嘉大师示余,凡通灵附体、驾乩扶鸾等,均应仔细观察,若所说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则可作为参考;然解决之道,必依佛陀教诲为根据。若其所说不合情理法,则应尽量回避,不予采信。晚清慈禧太后迷惑颠倒,事事听从驾乩扶鸾之说,故致生灵涂炭。学佛者以此为戒,更应明智,慎勿随波逐流,免遭鬼神戏弄,破坏佛法形象。

佛法教人解决种种问题之道,均以彻底放下妄想、分别、执着为总纲,深信因果、至诚忏悔、断恶修善、一心念佛为原则。果真力行实践,亦时有殊胜感应。真修行者,于诸感应唯以平常心对待,凡有所着,佛境则成魔境;如如不动,魔境亦成佛境。不必问人,无须印证,专求依教奉行,至诚真修实干,则不负此生得闻佛法之稀有因缘。

印祖毕生特别重视因果教育,实由伦理道德教育失之已久,若非深信因果者,即学习伦理道德教育,亦容易流于形式,未能透彻。安士先生云:人人不信因果,天下大乱之道也;人人深明因果,天下大治之道也。敬与诸位同学共勉。

敬祝

诸恶莫作时时吉祥。众善奉行年年如意。释净空二ΟΟ九年四月二十日。阿弥陀佛 !

摘自  净土修行必读第四集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蔡礼旭老师:舍财作福的智慧

蔡礼旭老师:舍财作福的智慧

舍财作福的智慧蔡礼旭老师“舍财作福”。财有两种,一种是物品与钱财,属于外财;另一种是劳力与经验,属于内财。外财、内财都可以积累我们的福分。其实内财比外财更难舍...

【禅定】什么是禅定?佛教禅定如何修?

【禅定】什么是禅定?佛教禅定如何修?

禅定(佛教解释)  禅,为梵语dhya^na之音译;定,为梵语sama^dhi 之意译。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,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,或谓禅为dhya^na 之音译,定为其意译,梵汉并称作禅定。又...

【五蕴】是什么,什么是五蕴?五蕴指的是哪五蕴?

【五蕴】是什么,什么是五蕴?五蕴指的是哪五蕴?

五蕴(佛教解释)  五蕴分别是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五种。在五蕴中,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,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。  五蕴理论。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...

信愿法师:公婆往生事迹纪实

信愿法师:公婆往生事迹纪实

【念佛感应录】公婆往生事迹纪实公公黄金龙居士,民国15年(1926)4月28日出生,民国107年(2018)5月26日往生,享年九十三岁。日据时代受高等教育,在校...

圣辉法师:和谐社会道风建设与佛教公众形象三者之

圣辉法师:和谐社会道风建设与佛教公众形象三者之

和谐社会道风建设与佛教公众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,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...

印光大师:临终三大要(四)

印光大师:临终三大要(四)

第三、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。病人将终之时,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。一发千钧,要紧之极。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。断断不可洗澡换衣,或移寝处。任彼如何坐卧,只可顺彼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