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四十五回拜遍友童子師

  参童子师遍友为童蒙师

  遍与众生为友手指无言

  显示真法无言说之示意

  而证入无所言说之法门

  善财从天宫而下,迦毗罗城是他去过的地方,不难找到。入得城来,看见一座高达的学宫,走到门前一问,这正是遍友所在的学宫。

  善财走进课堂,一个精神饱满的教师坐在讲台上,不发一言。下面一个孩子领着教唱字母“啊、波、多******”众童子都跟着唱。又叫众童子自唱。善财借这间隙机会,即向教师施礼,说明来意。教师满不在乎地说道:“问我无用。“指着刚才领唱的弟子道:“你去请教那个名善知众艺的孩子!”

  参知众艺童子无碍智慧 穷世艺诸字母鸟兽声音

  云霞气候观察无不验证 得善知众艺菩萨字法门

  善财有些不理解,但只得听从,转身向童子施礼道:“我已发菩提心,到各处求善知识者教导。”

  童子见善财语言傲慢,不作理会,又去教弟子唱字母。

  这次的教唱,却令人惊奇,唱一个“阿”字,口吐金光,光照四壁,余音缭绕盘旋室内。唱“多”字时口吐红光,光闪烁四壁,室内光芒四射,射出课堂,射入太空。整个学宫都大放光明,成为一个五光十色,光辉灿烂的殊胜宫殿。

  善财见此情景,知此童子不凡,便上前恭敬施礼,至诚请求道:“愿圣者慈悲教诲,如何是利乐有情,造福人间的行?”

  童子很自负地说道:“别客气了,我不过教几个字母,可是字母为善巧之门,能通达众艺。不管哪门技术,必须从字母开始。各种语言,各种文字,都有它的音,有它的行,由音与行而组成文字,由文字而成各种技艺。我的技艺就是由文字中来的,比别人好,比别人精,比别人多,故人称我为善知众艺。”

  善财倍感敬佩道:“圣者,你由字母精通了哪些技艺?能为我说点吗?”

  童子道:“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,都可以善巧智慧到达究竟彼岸。我以文字善巧,能深解医方,治疗难治之病。我以文字善巧,能识各种珍宝,并知其宝藏所在。我以文字善巧。能知各种信息,能知乡邑、城阁、园林岩泉之所在及其中内涵。我以文字善巧,能识天文、地理、气候等各种变化。能知运算筹数等诸数运算。最主要是能免除愚痴,增长智慧,由此智慧而能达到证得真理,达到涅盘彼岸,我以文字善巧能免除痛苦烦恼,给人以快乐。”

  这些孩子也懂得文字善巧,有各种技艺,由此技艺而消除人们愚痴而达到造福人间的目的。

  遍友教师见善知众艺学生讲得有理,接着说道:“我一生教育孩子,使孩子免除痴暗。但这里面也有道理。孩子们根基不同,理解不同。不能弟子都是一样对待,主要应启发他们自身的智慧。所以弟子教弟子,弟子自己学,我不过指路而已。”

  善财道:“感谢圣者教诲,能为童子指路,使其自发功能而得智能,这又是什么技艺呢?”

  遍友道:“我用善巧方便,谆谆教诲,只不过针对弟子的特点,以其所好,助其所成,路要自己去走啊!”

  善财道:“这与利乐有情有什么关系呢?”

  遍友道:“要知道利乐有情的大事,请到,摩竭提国的婆且那城去,那城里有个名贤胜的女居士,她可以告诉你菩萨是如何行的。”

  善财得此善巧法门,欢喜跳跃,辞别遍友老师和善知众艺童子,右绕数匝,顶礼而去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去做官还是去做佛

去做官还是去做佛

  丹霞天然禅师的事迹,见《五灯会元》卷五、《祖堂集》卷四、《联灯会要》卷十九,《宋高僧传》卷十。  丹霞禅师(739—824)是唐代著名禅师,法号天然,因曾驻锡南阳(河南省)丹霞山,故称丹霞天然...

四位高僧惜福的事迹

四位高僧惜福的事迹

  常言道“命中有福要惜福,命中福薄要改运”。因果通三世,今生有福之人,是前一生修下的善业,招感到今生的乐果,享受福报。有福而不知珍惜,奢侈挥霍,极尽享受之能事,就像银行存款,只取不存,很快的把福...

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

佛陀以四功德力挑起巨石

  过去,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,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常随在旁。当时,有一位国王名叫末罗,他的国土丰饶,将士与人民个个强健勇壮。但是,在进入王城的路上,有块非常高大的长方形巨石,面积大...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:五.安忍品61、知恩图报与忘恩负义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:五.安忍品61、知恩图报与忘恩负义

  释迦牟尼佛广传(上) 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 五安忍品  61、知恩图报与忘恩负义  久远之前,梵施国王当政时,有一人砍柴遇狮子追赶,逃跑之中落一深坑中,狮子因紧逼不舍,结果也...

佛教故事:舍利弗曾为蛇身

佛教故事:舍利弗曾为蛇身

  有一次,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团,那时有些年轻的比丘出门托钵去了,而几位长老比丘已托钵回来。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,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,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。但是,佛陀有规...

能战胜自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

能战胜自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

  凡夫的心易动难制,执著迷恋,得不到时苦苦追求,得到之后又怕失去,烦恼由此而生。  圣道修行就是制御自己的心。  从前,波罗奈城有个名叫锄头贤人的人,用锄头耕种土地,出卖蔬菜瓜果,借以糊口。除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