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空法师:被附体的、惹魔事的常常看到,怎么救他

「《十往生经》云:佛言:若有众生,念阿弥陀佛,愿往生者,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,若行若坐,若住若卧,若昼若夜一切时、一切处,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。」《十往生经》里面这段话重要,我们现在念佛的同修,被附体的、惹魔事的常常看到,我们看到他痛苦,不知道怎么救他。《法华经》里面、《十往生经》里面把方法提出来了,告诉我们,老实念佛就能帮助他,他自己要能够跟着一起念效果就更好。自己不能念,魔控制他,我们要跟这些魔跟附体的谈条件,要好好的开导他:过去生中你们结的怨结,有怨恨,怨应该要化解,冤家宜解不宜结,为什么?你伤害他,彼此双方都痛苦。你报复他,他不甘心,他将来还会报复你,六道轮回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生生世世两方面都受痛苦,错了,应该化解。过去事情算了,不要再追究,回过头来好好学佛,同生极乐国,了生死出三界,这多好!这个机缘就在面前,何必一定执着要报复?在一般真正劝解他、给他开导,绝大多数都会同意,离开了。只要是魔离开,人就恢复正常。被魔所附体他自己做不了主,他自己是迷迷糊糊,附体的冤亲债主利用他的身体造罪业,很可怜。

所以在这个世间,处事待人接物不能没有智慧,跟一切众生绝不结怨。纵然遇到了,别人恶意毁谤,我不毁谤他,甚至于陷害,我们接受,不报复,学忍辱仙人。也许过去生中我欠他的,这个帐不就了了吗?没有怨恨。我常说不但没有怨恨,还要感恩,他来考试,看看我能不能及格?考什么?考我们是不是真看破?是不是真放下?真正看破放下,境界现前不动心,没事,那你就顺利通过了。他纵然以恶意对我,那就报完了,我再不回报,没有怨恨心,帐就到此地结了,好事情。杀人偿命、欠债还钱,一笔勾消了。

这些道理、这些事实真相,只有大乘经典里面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。为一切众生,像阿弥陀佛一样,四十八愿愿愿都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,阿弥陀佛没有居功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心里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,这个要学。做一点好事,「你看我对你多好、我对你有恩,你要知恩报恩」,错了,你就搞轮回了。没事,布施恩德,布施完了就忘掉,永远活在清净平等觉里就对了。顺境、逆境、善缘、恶缘统统不沾染,以大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,行菩萨道,三轮体空,清净无为,我们与自性相应了。

《十往生经》里面的话,你看你真干的人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念佛人一心求往生,绝不求人间天上的这些富贵,绝不求名利,只求往生。彼佛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派遣二十五位菩萨保佑你,你行住坐卧、白天夜晚,「一切时、一切处,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」。这些恶鬼恶神是你的冤亲债主想来障碍你的,都不可能,二十五位护法神保护你。佛言是释迦牟尼佛说的,释迦牟尼佛不会骗人,他讲彼佛,彼佛是阿弥陀佛,二十五位菩萨是阿弥陀佛派的。你相不相信释迦牟尼佛的话?相不相信阿弥陀佛的话?你要认为佛说的话是真的,绝对不是假的,你真干,就真有这个事情。如果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,还有自私自利、还有名闻利养,就没有了。这个经文你要看清楚,不附带任何条件的,一心一意只求往生极乐世界,这真念佛人。

真念佛人不多,李世民讲得很好,真念佛的人多了,世界就有救,灾难可以化解了。真念佛人太少太少了,真念佛人,就像大势至菩萨所说那个条件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我们现在念佛人谁摄六根?六根是妄心,都往外头跑,眼缘色、耳缘声、舌缘味、鼻缘香,统统往外跑,没收回来。都摄六根就是统统收回来,不再向外攀缘,把外缘统统给切断,一个方向、一条路、一个目标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除这之外没了,这叫真念佛人。净念相继,不怀疑是清净,不夹杂是清净,怀疑、夹杂,净念就没有了。大势至菩萨八个字讲得真好,究竟圆满。十法界里头没有一样是真的,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六道众生特别可怜,太苦了。

——《大经解演义,第334集》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做人处世遵循这四条法则福报自然多多

做人处世遵循这四条法则福报自然多多

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则,宇宙物理与人类之间,也有它应循的轨则,《中庸》云: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”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把人做好,要圆满做人处事,也...

明海法师:以生命之力,薪火相传 柏林禅寺现任主

明海法师:以生命之力,薪火相传 柏林禅寺现任主

以生命之力,薪火相传柏林禅寺现任主持明海大和尚访谈录(一) 篇一:何处青山不道场,一碗青茶淡若禅 缘起 几年前参加了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营,很受感...

月溪法师:月溪法师讲佛教人生观

月溪法师:月溪法师讲佛教人生观

月溪法师讲佛教人生观 序 众生虽万类不齐,而有同具之情焉,其情为何?曰:离苦得乐是也,佛之成佛,与菩萨之为菩萨,其出发点亦不外是情。此释迦世尊,既先以事行教化...

【着相】怎么读?着相是什么意思?

【着相】怎么读?着相是什么意思?

什么是着相?着相怎么读?(佛教解释)  着相的读音是「zhuo xiang」。着相也就是执着于外相、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,“相”指某一事物在我们脑中形成的认识,或称概念。它可分为有形的(可见的)...

药师山·紫虚居士: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,与外道

药师山·紫虚居士: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,与外道

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,与外道有何不同? 答:依据佛教的论点,众生皆有佛性,都可成佛,也就是每一位都是未来的佛。既然如此,那是不是可以不礼拜佛菩萨?在理论上是可...

法闻法师:授三皈依大意 一、什么是佛法

法闻法师:授三皈依大意 一、什么是佛法

授三皈依大意 法闻法师 一、什么是佛法 佛法,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,认识宇宙物质本源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。 人类的两大认识观:唯心和唯物。但是这也是人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