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宝法王: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,要练习和烦恼做朋

当谈到“修心”、“调伏自心”时,很多人会带有误解,认为“修持”代表就是放弃俗务、逃避、或“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”。另外的误解,则是认为修行是在“压抑痛苦”,当心中过于痛苦时,就以修行来压抑等等,这些也都是对于“修行”的误解。

“压抑”并是不正确的修行方式。作为修行人,也还是会有生气、嫉妒等情绪,会有贪心等等烦恼生起的。

但旁人会说:“你都是修行人了,怎么还会生气呢?“这种问法,就如同认为“修行人不可以生气”一样,让行者也会因此有“必须压抑”的感觉,觉得“我不应该生气,不可以烦恼“,并对于“自己还是有烦恼”的状态,觉得很不好意思,或者觉得不可告人,只好装模作样,结果外在看起来很平静,内心却充满烦恼。

这种想法、做法都是不正确的,而且久而久之,是会憋出病来的,哪天暴发出来时,是会一发不可收拾的。因此,修行并非硬生生地去压制住情绪,那样是没有用的。

我个人有一个经验分享。由于我被认证为噶玛巴,大家都会想说,我是噶玛巴,觉得我好像是佛、是神,因此应该完全没有情绪、烦恼,因此如果哪一天我生气的话,他们大概会吓坏的,甚至还可能自我解释说:“喔!噶玛巴其实不是真的生气,只是示现给我们看而已,只是装装样子、装得很生气而已。”

以我自身为例,我觉得其实大家都一样,很多人都对于我们修行人有所期待,觉得我们一开始修行,好像立刻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、很好的修行者了,但事实上,修行没有这么简单,是需要时间的。

以我自己来说,是如何跟烦恼相处、处理烦恼的呢?我其实也花了很多时间,例如“嗔恨”,我花了五、六年时间,学习如何去和情绪、和嗔恨沟通,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,我发觉,很多时候,问题的根源在于,我们其实根本不认识自己的情绪,因为不认识,所以觉得烦恼很可怕,像是个强盗一样。

而“修行”,就是“练习和烦恼做朋友”。逐渐地,就不再需要压抑情绪,而是自然而然地、甚至是很欢喜地就能控制住情绪,处理你的烦恼了,这时,你已经和“烦恼”成为朋友了。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,这才是“修行”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为何邪淫必定感召不幸婚姻?优秀异性对自己拒之门

为何邪淫必定感召不幸婚姻?优秀异性对自己拒之门

邪淫磁场让你遇上淫荡的异性佛经中说邪淫(包括手淫、意淫、看黄等)得不如意眷属;《欲海回狂》等善书中也说邪淫感召婚姻不幸;很多朋友常说自己因为邪淫,找不到满意的对象...

念地藏菩萨 《地藏经》《金刚经》,念咒等,算不

念地藏菩萨 《地藏经》《金刚经》,念咒等,算不

问:念地藏菩萨、《地藏经》、《金刚经》,念咒等,算不算助念?答:通通不算!只有念阿弥陀佛名号才是助念。所谓「助念」,是助人念阿弥陀佛,往生极乐世界,而不是助他念经...

什么是善,什么是恶,你真的知道吗?看佛教是怎样

什么是善,什么是恶,你真的知道吗?看佛教是怎样

佛教是如何定义善恶行为的呢?首先,在我们日常行事中,善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安乐。比如布施这种善行,既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贪心和吝啬,使人格得到净化,还能招感未...

人生要学会惜福修福,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

人生要学会惜福修福,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

有人说: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,不把钱花光享受,不是白赚钱了吗?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,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: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,当然应享受,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...

海涛法师:你不断肉,你再布施一千万、一亿,癌症

海涛法师:你不断肉,你再布施一千万、一亿,癌症

你有吃过肉、杀生,那你就要断肉,你不断肉,你再布施一千万、一亿,癌症还是来找你,因为这一只猪你给它钱有用吗?这一只牛你给它钱有用吗?你有再多的钱没用啊!它要你的命...

信愿法师:遭人谋害助念得生

信愿法师:遭人谋害助念得生

【念佛感应录】遭人谋害 助念得生陈伟国,廿八岁,赵阿美师姐的小儿子。往生前一个月,即一九九五年农历四月,一连参加埔里灵岩山寺两期佛七,回来后即对母亲郑重庄严地说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