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安士全书》:佛法传入中国与道士斗法的故事

  此土闻经

  《汉法本内传》汉明帝。遣蔡愔。秦景。王遵等。十八人。至天竺国。得梵僧摩腾。竺法兰。及佛经。图像还。帝问。法王出世。何以教不及此。腾曰。天竺。乃大千世界之中。诸佛出世。皆在于此。余处略偏。佛故不出。然百千年后。皆有圣人传教往化。时帝大悦。永平十四年正月朔旦。五岳诸山道士褚善信等。六百九十人。上表。请与梵僧较试优劣。帝敕尚书令宋庠。于此月十五日。大集白马寺。南门。设立三坛。道士将道经三百六十九卷。置于西坛。二十七家诸子书。二百三十五卷。置于中坛。奠食百神。置于东坛。明帝设行殿。在寺门道西。置佛舍利。及经。道士皆以荻火绕坛。临经涕泣曰。人主信邪。道风衰替。敢延经义在坛。以火验其真伪。便放火烧经。并成灰烬。种种咒术。皆不能验。道士相顾失色。太傅张衍曰。卿今既无一验。宜从佛剃发矣。褚善信等。惭不能答。佛之舍利。放五色光。上空如盖。覆日映众。得未曾有。摩腾禅师。踊身高飞。神化自在。法兰师。为众说法。开化未闻。时司空刘峻。后宫阴夫人。及道士吕惠通等。共千余人。并求出家。帝皆许之。遂建十寺。广兴佛法。至今洛阳。尚有燔经台遗迹。

  《白话解》

  此土闻经

  (《汉法本内传》)

  东汉明帝的时候,派遣蔡愔、泰景、王遵等十八人,到天竺国迎回高僧摩腾、竺法兰和佛经、图像。明帝问道:「法王出世,为什么教化没有普及我们这个地方?」摩腾说:「天竺是大千世界中,一切诸佛皆在此出世,其余地方略偏,然而百千年后,都有圣人往各处传教往化。」明帝听后非常高兴。永平十四年正月初一,五岳各山道士,有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,向皇帝上表请求和佛僧较量高低,明帝命令尚书宋庠(音: 祥),在这个月十五日,组织大家聚集在白马寺南门外。全场设立三坛:道士将道经三百六十九卷放置在西坛,二十七家诸子书共二百三十五卷放置在中坛,祭祀百神供品放在东坛。明帝在寺门路西,建立行殿,安置佛舍利和佛经。道士用荻草烧火,绕坛而走,当要烧经的时候,痛哭流涕,说:「皇上信奉邪教,道风衰败更替,今天斗胆把经典放在坛上,用火验定谁真谁假。」说完就放火烧经,道经一瞬间变为灰烬。种种咒术,都不灵验。道士面面相觑,大惊失色。太傅张衍说:「现在既然不灵验,你们就应当随佛剃发出家了。」褚善信等人,惭愧无言。在这个时候,佛的舍利放出五彩光芒,照耀天际,覆盖大地,掩蔽了太阳,放射到大众身上,真是从来没有过的奇景!同时摩腾师跃身高飞,神化自在;法兰师为众说法,教化大众。这时,司空刘峻,后宫阴夫人,还有道士吕惠通等千多人一起请求出家,明帝全部答应。于是就建立了十所寺庙,大力弘扬佛法(现在洛阳还有焚经台的遗迹)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

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

 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,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中说:“文殊师利大圣尊,三世诸佛以为母,十方如来初发心,皆是文殊教化力。”十方如来初发心,都是因为文殊菩萨的教化之力,由此可见文殊菩萨功德之殊...

难行能行

难行能行

  从前在舍卫国有一个长者的儿子,由于过去世培植了善根,因此在听闻佛法之后,就发心出家。可是这个比丘却只喜欢和亲友眷属在一起,不喜欢和修道人一起生活,也不喜欢读诵经典,修持佛道。  有一天,佛陀叫这位...

妙闻: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六回拜明智居士

妙闻: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六回拜明智居士

  第十六回 拜明智居士  兴城参明智居士时  仰视空中诸宝如雨  财法众会悉皆满足  生福德藏无屈饶行  这时,善财童子得到无尽庄严福德藏解脱光明之后,渐渐向南而行,抵达大兴城,周遍寻求明智居士...

文殊菩萨的化身杜顺和尚的故事

文殊菩萨的化身杜顺和尚的故事

  汉地高僧大德中,其实有许多诸佛菩萨的化现。譬如刚提到的杜顺和尚,是中国华严宗的初祖,他生平神异事迹很多,被称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。怎么知道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呢?杜顺和尚在世时,道德高尚,不攀外缘...

利益他人,才可成就自己

利益他人,才可成就自己

  日本“经营之圣”稻盛和夫,在谈到自己为何能创造经营奇迹时,讲述了一件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:  稻盛和夫创立京都陶瓷公司一年之后,突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:所录用的11名年轻员工提出一份请愿书,要求签定加...

《百业经》:摧毁傲慢令得解脱92

《百业经》:摧毁傲慢令得解脱92

  译序(摘录)  《百业经》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。共有一百多个公案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,居民、妓女、猎人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