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渴护虫

  忍渴护虫【法句喻经】

  佛陀在祇园说法时,有初学佛的两位比丘从罗阅祇国到来,路程遥远,又遇到大旱,干渴得就快死亡。忽然看见地洞里有一升多水,水中有很多小虫,无法取来喝。其中一个说:“暂且先喝了它,救活身命,然后去见佛。”另一个说:“既然破了佛戒,就算见到佛陀,又有什么用呢?”于是忍渴而死,神识立即投生忉利天,知道自己的过去世,手里拿着香花来供养佛陀。那个饮水的比丘经过一天才到达,哭诉着他的苦处。佛陀说:“我早就知道了。”于是指着天人给他看,说:“这就是和你同来的比丘,现在比你先到了。不遵守我的戒律,虽然见到了我,但我却没有看见你啊!”

  【按】佛陀制定空缸空瓮之类的器具,应该要倒过来放,不能够朝上。为什么呢?实在是恐怕朝上时会积水而生虫,而且因为要使用时会倒水而杀虫。由于在夏秋之间,地上若有积雨,经过一两天没有不生出小虫的,所生的虫没有不干死的,所以必须疏通阴沟,使家中不积水;不用沟里的泥水灌溉花木;刚刚积下的雨水,必须先投热炭到里面;不将鱼肉的骨头和腥膻的东西乱丢在地上,以致引来蚂蚁而被人踩死。这些都是为了预先杜绝杀机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5

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5

  清潘氏  潘氏,是娄县人,嫁给了孙某。生四个女儿,智求,智禅,福庵,德庵,都信奉佛,受了优婆夷戒,劝母亲发心。嘉庆二十三年,潘氏七十九岁了。这时西林寺传戒,四个女儿又劝母亲去受戒,但因为生病,...

佛经里的故事:失德的下场

佛经里的故事:失德的下场

  佛住世时,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《十二因缘经》,体悟到昔日所追求的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五欲之乐,原来是烦恼的根本。于是,弗加沙王召集群臣,宣布将王位传给太子。之后,便自行剃发出家,发心追随佛陀修行...

救蚁中状元之选

救蚁中状元之选

  宋朝的宋郊、宋祁兄弟俩同在太学读书。有位僧人给他们看相说:「小宋大魁天下,大宋不失科甲。」后来春试完毕,僧人看见大宋祝贺说:「您好像救活了数百万生命啊?」郊笑道:「贫儒哪有这么大的能力!」僧说...

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往生比丘:北魏昙鸾

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往生比丘:北魏昙鸾

  昙鸾。山西雁门人,年少时游历五台山,见到种种神迹灵异之事,因而发起信心剃度出家。读《大集经》时,由于经典的言词义理深奥微密,因此发心要为此经作批注。行文批注才过一半,就感得气疾,于是周遍各处去...

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四回拜婆湿罗船师

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四回拜婆湿罗船师

  楼阁城参施罗船师  众商论宝望月观星  入菩萨大悲幢法门  金刚如意不坏回向  这时,善财童子走向楼阁城。他先观察道路的高低,夷平或危险、洁凈或污秽、弯曲或平直。善财童子边观察,边渐次南行。 ...

如盲执烛

如盲执烛

  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,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。有一个老梵志,整天高举着火把在城市中行走,有人问他:「你为什么大白天拿着火把走路呢?」   老梵志答道:「世间的人没有一个不愚蠢,他们长着眼睛,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