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礼旭老师:为什么会生气、发怒?

为什么会生气、发怒?
言语忍,忿自泯。人为什么会生气、发怒?把原因找出来,才能对癥下药。在哪些情况下人易发怒?没有形成恭敬心,怠慢他人、傲慢的人,就很容易发怒。所以,要让孩子不瞋、不怒,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恭敬心。古代的圣哲人对长辈都毕恭毕敬,怎么可能会发脾气!
还有一个会让人愤怒、瞋恨的原因,就是嫉妒,见不得别人好。所以,要从小拓宽孩子的心量,让他能够时时“见人善,即思齐;纵去远,以渐跻”。
没有贪心,懂得忍让,就不容易发脾气。从小懂得忍让的孩子,会特别得到疼爱。譬如老师看到一些孩子不跟人争,私底下都会对他们特别的关爱,因为这些孩子懂事。孩子不贪,就不会因为“别人有,我没有”而生气。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很容易发脾气?因为我们帮他做的事太多了,他都视为理所当然。亲人没有做好时,他的脾气马上就来了。
有个孩子十几岁,母亲每天都帮他装好水壶,让孩子带着上学,十年如一日。有一天,她给孩子装水稍微晚了一会儿,孩子接过水壶很兇地说:“我迟到都是你害的,拿那么慢。”他不但该做的事没有做,别人帮他做反而视为应该,所以父母要谨慎。还有给孩子太多的财物,从小养成奢侈的习惯,他会觉得长辈给他钱是理所当然,所以以后你不能满足他无穷的欲望就麻烦了。
有个孩子脾气很不好,父亲就跟他说:“你每次发完脾气,就到后院的木柱子上钉一根钉子。”后来,这个孩子每发一次脾气就钉一根钉子,过了几天去看,密密麻麻的钉子在柱子上面,这才警觉到原来自己的脾气这么不好!慢慢他就懂得观心为要,时时观察自己的心是不是又瞋恚了。由于能保持这种敏感度,发脾气的现象就慢慢减少,最后他终于不再发脾气了。他的父亲又跟他说:“只要你当天没有发脾气,就在柱子上拔出一根钉子。”就这样一天一天地他把钉子都拔掉了。拔完的那天,他很高兴地跟父亲说:“钉子我都拔完了。”父亲带着他到后院去,问他:“你虽然已经把钉子拔完了,但是这根木柱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?”不可能,已经千疮百孔了。
俗话说“利刃割体痕易合”,我们用刀子在皮肤上划一下,伤口只要一两周就能愈合;但是“恶语伤人恨难消”,我们用很尖锐的言语对待他人,对他人造成的伤痛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消除。有没有听过因为被别人骂而去自杀的?有!所以,言语比刀更尖利。这位父亲就告诉孩子:“虽然你现在不发脾气了,但是你以前所发的脾气,已经伤了很多人的心,造成你人际关系上很多的障碍。”我们要明了瞋恚、发怒,对自己、对他人都不好。这种事能不能继续做?不能。知道不能做,就要想办法来对治。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嘎玛仁波切:问世间情为何物怎一个苦字了得

嘎玛仁波切:问世间情为何物怎一个苦字了得

人世间有很多美好的情感,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无论多么美好的感情,都逃不开“苦、集、灭、道”。尤其是苦,是我们必须要正视面对的。其实我们目前都在“苦中作乐”,人道八苦...

呷绒多吉上师:随时准备放下很重要

呷绒多吉上师:随时准备放下很重要

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(79)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放下呢?很简单,随时观察你生活里的一切,你有没有在意?如果有在意就是没有放下,如果没有在意就是放下了。比如,你...

人生最​宝贵的是平常心

人生最​宝贵的是平常心

一切因缘而起,因念而生。执着于事物,就会患得患失,烦恼也接踵而至;如能看破放下,心无挂碍,就会无所畏惧。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,当你看淡得失、无谓成败的时候,反倒...

南怀瑾:要想打坐入定,肠胃必须清净

南怀瑾:要想打坐入定,肠胃必须清净

人世间有三件事最不容易克服,就是饮食、男女和睡眠。一打坐腿就发麻发痛,皆因肠胃不清之故。辟谷这个法门不能随便试,如果不会服气的话,肚子一饿,胃壁互相摩擦,会搞得胃...

净空法师:念佛人临终时却不喜欢听佛号,把助念的

净空法师:念佛人临终时却不喜欢听佛号,把助念的

问:台湾有一居士曾在念佛堂当过维那,可是临终时却不喜欢听佛号,把助念的人赶走。请问如何防止这种障碍产生? 答: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。虽然一生念佛,但是对这个世间有...

星云大师:《八大人觉经》十讲 第八讲 持戒为节

星云大师:《八大人觉经》十讲 第八讲 持戒为节

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第七:觉悟五欲过患。虽为俗人,不染世乐;常念三衣,瓦钵法器;志愿出家,守道清白。梵行高远,慈悲一切。我们在第二觉悟里曾讲过‘多欲为苦’,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