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要有大智慧才能有大肚量

我们做人要以德养身,就是要用道德来养自己的身体;以仁养物,就是用仁慈对待所有的事情;以道养天下万世,就是说人要懂得以道理、道德观念来做人间所有的天下事,你就会得到人间的幸福。所以,心智要苦,也就是说我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,必须要懂得吃苦;意志要乐,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的兴趣要学会快乐;气度要宏,做人什么事情都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我们宏大,气量要大,学弥勒佛,我们要有大智慧才能有大肚量。我们讲话要谨慎,真正会做人的人,是一个尊重别人的人,口吐莲花,那就是语言布施,希望我们所有学佛人尽量说别人的好话,你才会得到别人的夸耀。

做人讲话非常重要,做人不要跟别人争吵,要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很多人学佛做人不懂得理解别人,你就永远不能理解自己。所以先要理解别人,要口吐莲花,要学会语言布施。很多夫妻之间讲出来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事情,为什么会吵得这么厉害呢?不就是一句话吗?所以多说好话,就会让我们众生法喜,就是法布施。能说别人好话,你就是一个好人;能多多地帮助别人,你就是一个善良的人。很多人当你生气的时候,骂别人,实际上,你是一种无知又无能、又奈何不了别人的困境,只图自己嘴巴里和心里一时的快乐,然后受到自己五官的刺激,让自己换来语言上暂时的快乐,实际上这已经给你埋下了倒霉的种子。所以,不幸的隐患会深藏在别人的心中,也会深藏在你自己的心中,让你焦虑不安。守住你的口,就是守住了你的智慧。

我们做人要懂得心胸要宽广,帮人要真,心胸不能狭隘,眼光不能短浅。我们心地善良的人,先想到别人,才能想到自己,妈妈为什么伟大,因为母亲首先想到的永远是自己的孩子。为众生着想的人,实际上你就成全了自己。每天想着自己的人,你就是在犯小人,天天想着我占他一点便宜,这就叫小人;每天懂得付出、肯帮助别人的人,你就是圣人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净空法师:和尚、法师通在家出家,比丘、比丘尼才

净空法师:和尚、法师通在家出家,比丘、比丘尼才

法师并不专指出家人,只有比丘、比丘尼才是专指出家人。你们诸位在这里学讲经,你上这个台来讲经,你就是法师。所以法师,四众都可以称的,出家男众、女众可以称,在家男众、...

《百业经》:(48)慈力国王 以己鲜血满夜叉愿

《百业经》:(48)慈力国王 以己鲜血满夜叉愿

  译序(摘录)  《百业经》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。共有一百多个公案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,居民、妓女、猎人等...

信愿法师:常家亮学佛念佛一年,临终亲见佛迎

信愿法师:常家亮学佛念佛一年,临终亲见佛迎

【念佛感应录】常家亮学佛念佛一年,临终亲见佛迎2004年夏,63岁的慈父常家亮被确诊为肺癌,我知道他老人家必然住世不久,就劝他信佛念佛。他逐步生起了求生净土的信愿...

李四龙教授:现象学视野中的佛教世界观

李四龙教授:现象学视野中的佛教世界观

现象学视野中的佛教世界观 编辑:李四龙 来源:闽南佛学 什么是佛教的世界观?在大乘佛教里,中观学和唯识学是其中两大最重要的思想体系。中观学的主旨是般若性空,...

苦读《楞严》豁然开朗入奇境

苦读《楞严》豁然开朗入奇境

  倓虚大师  按:近代高僧倓虚法师,与虚云法师、太虚法师合称为中国近代佛教界的“三虚”。《影尘回忆录》是倓虚法师口述自传,由其弟子大光法师私下记录而成,记录倓虚法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。...

大智度论里的故事 佛度有缘

大智度论里的故事 佛度有缘

  《大智度论》中有一个公案:有一次,佛和阿难到舍卫城化缘。阿难见到一个非常贫穷可怜的妇女,便祈请佛陀去度化她。  佛陀说:“她与我没有因缘,所以对我没有信心,我没有办法度化她。”  阿难不相信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