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人要用智慧,把困难和烦恼作为一个垫脚石

有一个农夫,他有一头驴子,这头驴子不小心掉到一口井里去了,这个农夫绞尽脑汁想把这头驴从井底救出来。但是几个小时过去了,放绳子、吊啊,都弄不上来,驴子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……最后这位农夫想了一想,他决定放弃了,他想,这头驴子年纪已经大了,也活不了多少年了,不值得费太多的心把它救出来,不过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让它在这口井里这么叫死,也是太残忍了。他就到村里找了所有的邻居过来,跟大家讲,“大家帮我把泥土往井里盖”,就把这个井埋没掉,以后这个井就不要了,把它埋掉,大家就帮忙一起来做,以免除这头驴子以后在井底慢慢死掉的痛苦。大家就将泥土铲到那个枯井里边。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处境的时候,因为驴子也懂得你们要对它怎么样,它开始的时候哭得很凄惨,它知道他们放弃它了,但是出人意料的是,一会儿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。农夫好奇的往井底一看,出现在眼前景象令他大吃一惊,当铲进枯井的泥土只要掉落在驴子的背上,驴子就将泥土抖落在一旁,然后就站在了泥土堆的上面。就这样,驴子将大家铲进枯井的泥土全部抖落在井底,然后它就一步一步站在这个泥土上,很快地它到了井口,这头驴子就自己跑掉了。

这个故事说明: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,有时候要置我们于死地,挫折就是撒在我们身上的泥土,学佛人要用智慧,要把困难和烦恼作为一个垫脚石,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身上的烦恼和灰尘抖落,然后我们站上去,那么我们一定会脱出苦海,我们也能平安解脱。人人都是自己命运操作的设计师,我们不要让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,学佛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,就是要掌握自己的命运。在人间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因为难,而是我们不敢去做,因为我们不敢做才变得这么的难。实际上,人世间只要我们想去好好地做,就能做到。学佛人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技巧,只要你善良诚恳,你就会拥有超出人的意志,这样你就会修心修到水到渠成的那一天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《百业经》:(22)屠夫之子 猎人供圣今证圣果

《百业经》:(22)屠夫之子 猎人供圣今证圣果

  序译序 (摘录)  《百业经》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。共有一百多个公案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,居民、***女...

雪漠:香巴噶举是生命科学

雪漠:香巴噶举是生命科学

香巴噶举是生命科学 ◎田川:您如何评价香巴噶举?香巴噶举真实的历史面貌是怎么样的?为什么上千年来,香巴噶举的教法殊胜无比,却总是默默无闻? ●雪漠:跟其他宗教...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三、布施品38、代人受刑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三、布施品38、代人受刑

  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三、布施品 38、代人受刑  前言:  《释迦牟尼佛广传·白莲花论》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,索达吉堪布译。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,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、圆满齐备宣说释...

死后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

死后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

中阴身的定义自亡者断气,第八意识脱离躯壳,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「中阴身」。所谓「前阴已谢,后阴未至,中阴现前。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,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。...

【菩萨戒】-菩萨戒是什么

【菩萨戒】-菩萨戒是什么

菩萨戒 (佛教解释) 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。又作大乘戒、佛性戒、方等戒、千佛大戒。反之,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,称小乘声闻戒。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,即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等三项,亦即聚集了...

曾文杰:心心之火25

曾文杰:心心之火25

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,一点之正见,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,虽不起眼,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,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。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