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守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 道德、学问要学、道、立、权,要懂得在运用当中能权变,达到人情练达。刚刚讲到孝、悌、忠,像信,在《礼记?学记》里面有提到“大信不约”。真正非常有信用的人不拘于约定,甚至于没有约定,他都能信守。其实最主要的,就是心上那种绝对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知,违背自己的承诺,那才是真正信的本质;而不只是在文字当中签名而已。在宋朝时候,有个读书人他叫刘庭式。差点想不起来,当我们有事情快想不起来的时候,一定不能紧张,大家相信“明明德”是本有的,所以冷静一下就会想起来。他当初还没有考上功名,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时候,有跟一位女子在口头上要谈婚事,也没有什么聘礼,这些步骤都还没有到。但是因为已经提过,他考上功名之后,回来就打算娶这个女子。而这个女子后来眼睛瞎掉了,自己又考上了功名,当下这位女子的父亲就很过意不去。人家都已经考上功名,以后是要当大官的,我女儿都瞎了。反而是主动说,这门婚事其实也没有什么下聘礼,就算了吧! 古代的人他们非常厚道,不愿意占人家一点便宜,宁可自己吃亏没关系,绝对不愿意让人家难受,而且人家都已经当大官了,不愿意去高攀。但是刘庭式说不行,我已经答应了,我就不能反悔。不然这样好了,把她的妹妹嫁给你。刘庭式也不答应,他说我已经答应了,“吾已心许之矣,岂可负初心哉”,我不可以违背我当初的这分承诺。你看都不是文字的,而是心境。而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,他是完全的去站在这个女子的角度,她的人生去设想。他想一个女子她都已经有跟某个人家谈婚事,假如这个婚事没有谈成,很可能她会觉得羞愧,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嫁得出去。她已经瞎了,又加上嫁不出去,那整个内心不知道会有多痛苦。这是刘庭式都感觉得到的,他不愿意看这个女子她的人生往这里走,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信诺,所以这个婚事就成了。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太太嫁给他那种心境,对他的尊重,对他的感恩,对他的佩服,那就不在话下,他的太太一定会尽全心全意来相夫教子。所以古人的信诺是在心上,绝对不是只在文字上。
相关文章
生气,是因为你不够大度;郁闷,是因为你不够豁达;焦虑,是因为你不够从容;悲伤,是因为你不够坚强;惆怅,是因为你不够阳光;嫉妒,是因为你不够优秀。凡此种种烦恼的根源...
净空法师开示:关于开光 一般人在正式供养佛菩萨形象之前,都要举行一个开光仪式,开光究竟是什么意义?有没有必要?开光了,这个佛像就灵;不开光,佛像就不灵?到底什么样...
再讲供养,供养我在别处讲过了,在这边没讲过。供养,严格地讲,分开的话,叫上供下施。下施就是布施,我们平等地这个辈份呢可以叫做布施,对于下三恶道,比如...
【是阎浮提行善之人。临命终时。亦有百千恶道鬼神。或变作父母。乃至诸眷属。引接亡人。令落恶道。何况本造恶者。】 这段经文中讲的是生前做善事的人,临命终时,...
关于供养佛菩萨圣像的问题 供养与礼拜佛菩萨一般而言不是麻烦的问题,但为了顾及金刚护法(尤其较低层次者)的观感,有时也不能太随便。对于初学佛的人,可以因为不知而...
问:虽然常言说“忠言逆耳”,但一般人还是喜欢听甜言蜜语,听到刺耳的话就会生气或不高兴。该如何调整心态? 索达吉堪布:无论是谁在我们面前,宣说揭露过失或讥讽等..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