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光法师:慈悲·智慧·圆满

慈悲·智慧·圆满
--慧光法师--
 
我们学佛从慈悲开始学起,慈悲是成佛的根本。佛法以慈悲为根本,佛法以智慧为究竟。
没有慈悲就没有佛,所以我们学习佛法,就要学习如何与众生结善缘,从与众生结善缘里面去自利、利益众生。
 
我们因为能够修习善法,烦恼才有办法越来越薄弱、调伏、调顺。
之后因为常常修善法,我们才能够出生在善处,遇到善知识,有善的因缘,福德因缘。
再之后,我们要利益众生一定是透过善法,才有办法利益众生。所以为了自利、为了利他,要从慈悲开始学起。
 
每个人都知道《心经》——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」这是《心经》里,观自在菩萨教导舍利弗,如何圆满成佛的智慧。
以前我在看这段经文,不了解为什么特别请观世音菩萨来跟舍利弗讲这个智慧的法门。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菩萨,而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菩萨,请一个以慈悲著名的菩萨,来教导智慧的法门,这好像科目不大对啊!好像是讲国文的来教数学。
为什么请观世音菩萨来教导智慧这个法门?以前常常想不通。
慢慢深入佛法之后,了解智慧要圆满一定要从慈悲开始,只有慈悲才有办法让智慧圆满。
因为我们有的时候看事情,只是从我的角度去看、去理解,那是很狭隘的。虽然你可能看的是对的,但是毕竟还只是一个角度。
慈悲则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生命,所以就能够让我们的智慧圆满、广大。
慈悲不仅仅能够让智慧圆满,而且,慈悲在帮助我们在修智慧的时候会勇猛不退。因为修智慧这件事很难,障碍特别多,唯有慈悲的力量,能够让我们精进不退,勇猛心才会出来。
所以慈悲心很重要,慈悲为根本。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◎摘自慧光法师 《成佛之道》
 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大安法师:厌离心来自智慧观照

大安法师:厌离心来自智慧观照

厌离心来自智慧观照 信、愿、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,其中愿即——厌离娑婆、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。它来自智慧的观照。 娑婆世界的众生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,但往往很多...

困扰十七年的抑郁症不治而愈,我与佛法的神奇殊胜

困扰十七年的抑郁症不治而愈,我与佛法的神奇殊胜

从记事起,我就是一个很内向的小孩,当别的孩子欢愉嬉戏时,我却常独处一隅,形影相吊,多思、敏感而悲观的特质,与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如此格格不入。十七岁那年我更是变本加...

不孝养父母,永远都顺不起来

不孝养父母,永远都顺不起来

孝顺父母,不能停留在口头,要有行动来供养。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什么是戒,孝顺父母就是戒,如果没有佛,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。孝顺供养父母,哪怕只是做一天,...

常福法师:法海撷英——常福法师谈法纪要(续十)

常福法师:法海撷英——常福法师谈法纪要(续十)

我们为什么落到六道轮回之中? 我们本来是真如。真如无愿,能现二相:涅槃门和生死门。涅槃门是佛门,可以通向究竟解脱、究竟清净;生死门是虚幻之生灭门。我们不执着于...

宣化上人:出家人要知道,在道业没有成就之前,不

宣化上人:出家人要知道,在道业没有成就之前,不

581. 不可将常住的东西随便送人情,你认为有功德,其实这是盗僧伽物。与人结好,私自赠送,这种行为,是破坏道场的规矩。582. 凡是所有的功德,一定要回向法界众生...

宽运法师:生命中不能承受之「轻」──提不起的时

宽运法师:生命中不能承受之「轻」──提不起的时

生命中不能承受之「轻」 ──提不起的时候.就放下吧!     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,有作为、有成就者,古今中外可谓不胜枚举。但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