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礼旭老师:帮助人要有智慧

帮助人要有智慧
蔡礼旭老师
我们早上讲到朋友之间的道义、信义,也提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劝,互相关怀,互相称赞、赞叹。其实当你在赞叹别人的时候,自己已经熏到那一分香。再来是“不言家丑”,最后一个“通财之义”。财分两种,有外财跟内财。内财就是用我们的劳力,用我们的经验智慧去帮助他。俗话又说“救急不救贫”。诸位朋友,什么是贫?没有钱叫贫吗?他没有钱可以再有钱,只要他有志气,只要他肯学习。所以怕就怕在他连志气、连学习的心都不愿意,那才是真正的贫穷。所以当对方他是这样的态度,你可能拿钱帮助他,他愈来愈依赖,甚至于愈来愈觉得理所当然。可能我们本来是想帮助他,到最后反而害了他。
所以帮助人也要用我们的智慧,不然会以善心行恶事。比方说,对方他没有家庭责任感,他常常出去喝酒,来跟你借钱。你要不要借给他?不行。但是你也不会把他赶出去,因为这样会结怨。你就把他找进来坐一下,你只要很有原则,他就动不得你的钱。但是坐一下,每次给他一句、两句做人的道理,甚至于给他一些你在工作当中的实际经验,或者自我砥砺的经验,告诉他,让他可以在智慧,或者在做事的能力上能够有所积累。当然一定要准备一本书《弟子规》,拿给他。大人都要面子,你不要说:你给我好好学好这一本,你这一本都没学好。不要这样讲,我们讲话要善巧方便说:你有儿子,你儿子满可爱的。反正你就挑好的讲,你孩子很可爱,这一本给你孩子学,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。但是我们中国圣贤人讲,教育是“上所施,下所效”,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要做好榜样给孩子看。你又没有说他没有做好榜样,对不对?就这样子劝告他,相信一点一滴也会让他的观念慢慢转变。这也是要来自于我们的存心,真正相信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这样的真诚、这样的平等心我们才提得起来。
所以我们有“通财之义”,这个财不只钱财,还指着我们的这些经验、这些智慧。等他已经学习到这些经验、方法、智慧了,相信他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得很好。所以你这个帮忙,不只帮一时,还是帮一世。这是我们提到朋友之间不用言语的道义、信义。
点我:

相关文章

以水卖贫

以水卖贫

  【贤愚因缘经】  阿槃提国有一个长者,钱财非常地多,家里有个贫穷婢女,身上的衣服无法遮蔽身体,饮食很少能够吃饱,经常被鞭打,想死也死不了。有一天,她拿着瓶子到河边去取水,放声大哭。佛陀的弟子迦...

大安法师:本人学佛及出家因缘

大安法师:本人学佛及出家因缘

本人学佛及出家因缘 在这个功利盛行、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信佛学佛的道路,除了宿世的善根之外,在现世还得冲破种种障碍,尤其是思想知见的牢笼。其心灵...

印光大师:文钞摘录原文和白话2

印光大师:文钞摘录原文和白话2

印光大师文钞原文:三归者(归,亦作皈。皈字从白从反,取其反染成净之义。)一归依佛。二归依法。三归依僧。归者归投。依者依托。如人堕海,忽有船来,即便趣向,是归投义。...

经书故事:一丝一线的布施,竟然也能成佛!

经书故事:一丝一线的布施,竟然也能成佛!

  经书故事:一丝一线的布施,竟然也能成佛!  摘自佛经日报  白话译文:  以前有一个叫须摩的织户,常常替别人纺织,自己却穷的连一升米都没有。  有一日,须摩心里想,我前世因为没有行布施才导致现...

传喜法师:出家人也要孝敬父母

传喜法师:出家人也要孝敬父母

出家人也要孝敬父母——客堂开示2013.11.07 我们观想天下众生都像自己的母亲一样,如果我的亲生母亲来,别人都排斥的话,这说不过去嘛,不太像学佛的,对不...

爱,是苦,还是乐?

爱,是苦,还是乐?

爱,是苦,还是乐?舍卫国有位梵志,膝下育有一子。梵志对这孩子喜欢到了极点,每天形影不离。有一天,这个孩子突发急病,很快就死了。孩子的离世,使梵志的精神支柱彻底崩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