皈依与受戒有什么不同?

皈依的对象是什么?

皈依就是皈依三宝,也就是佛法僧。皈依三宝之后,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,任何人发心学佛都可以皈依。

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,当然也能学佛,但皈依后,在心态、生活、习惯各方面,都有善知识乃至诸佛菩萨、护法龙天来协助、加持。

皈依三宝之后,可以在家修行。在家修行的佛弟子,一般称为居士。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、改革家王安石,还有南朝的梁武帝,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大居士。

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?

皈依后并不意味着要守戒律,因为受戒还需要其他的仪式。

根据寺院法会具体实施情况,可以实现信众受持皈依和受持相关戒法的意愿。

皈依和出家是什么关系?

皈依三宝不必出家,出家必须要有皈依。

出家有五重含义:一、出烦恼家;二、出生死家;三、出六道轮回之家;四、出三界家;五、出染污不净家。

对于出家人,世俗信众可以称呼为法师、师父。

皈依后还可以吃肉吗?

有人说皈依就是什么都不能干了,不能吃肉,不能喝酒,不能谈恋爱。

这是错误的。皈依是内心信仰的确立,皈依后我们在世俗生活中的角色,一切生活秩序和要承担的责任不变。

皈依和吃不吃肉没有关系。佛教提倡吃素,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心。如果一时做不到,可以选择吃三净肉(即:第一眼不见杀;第二耳不闻杀;第三不为己所杀)。居家做饭,保证全家人的饮食,只要不违背杀生的原则也没什么妨碍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学愚教授:学愚教授谈佛教戒律的时代意义

学愚教授:学愚教授谈佛教戒律的时代意义

学愚教授谈佛教戒律的时代意义 编者按:2013年10月30日-31日,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“戒律思想与实践——第三届国际佛学论坛”在北京隆重举...

真正智慧的人,不会​计较这些东西,

真正智慧的人,不会​计较这些东西,

做人应该敞开自己的心胸,若是什么都介意,什么都计较,真的很难过得幸福,其实也是自己和自己较劲,真的是自己给自己添堵。其实人生在世,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,我们没办法要...

南怀瑾居士: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

南怀瑾居士: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

第四日 第一堂 日本为何推介禅宗 佛法讲修行由有为法入手,这是说学理。什么是有为法?由现世这个生命,由物理世界生理方面,开始着手修出入息的方法。从佛法传到...

印光大师:这都是天地鬼神,透露一点因果报应生死

印光大师:这都是天地鬼神,透露一点因果报应生死

原文:明翰林①刘玉绶(shòu),船泊苏州,梦一伟丈夫求救,自称宋偏将军曹翰②。因屠江州,世世作猪。此对门屠者,顷所宰第一猪,即我也。祈为救援。醒而果见屠将杀猪,...

呷绒多吉上师:你们明白皈依的意义吗?我看你们有

呷绒多吉上师:你们明白皈依的意义吗?我看你们有

 《佛子行三十七颂》讲记(76)讲述:呷绒多吉上师时间:2013年11月12号(藏历九月初十,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)自亦束缚轮回故,世间天力能救谁,是...

印光大师:临终三大要(一)

印光大师:临终三大要(一)

世间最可惨者,莫甚于死。而且举世之人,无一能幸免者。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,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。实则死之一字,原是假名。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,故舍此身躯,复受别种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