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涛法师:精勤修业 蜜蜂的教诲

  很久以前,有一位已得大觉悟的佛,法名为「一切度王」,降到人世讲说法要。

  这时群众中有两位和尚,一位名叫「精进辨」,一位名叫「德乐止」,他们一起到一切度王的座前听闻法旨要义。

  这精进辨就是后来的佛陀,德乐止则是弥勒菩萨。

  那时,精进辨听闻佛法非常专心,一下子就听懂了,很快就得道,获得了六大神通;但是德乐止却在睡觉,根本不专心听法,所以没有得道。

  精进辨对德乐止说:「勤奋修习才能获得精业进步,不可贪图睡眠。」

  德乐止听了这句良善的谏言,马上振奋精神,但过不了多久又沉沉入睡。每次他都想:「不行!我一定要振作!」但总是忍不住又睡着。

  这天,德乐止来到泉水旁边,在水边静坐,想要入禅定,没多久又昏昏欲睡。精进辨看到了,使用新得到的神通力,变成一只蜜蜂,飞扑到德乐止的眼皮上,做出要刺下去的样子。德乐止被吓醒,马上重新坐正,但没过多久又睡着了。蜜蜂看到德乐止又睡着了,便从他的袖口飞进去,从腋下钻到胸腹,小力刺了他一下。

  「啊!好痛!」德乐止得到痛楚的感觉,一下子惊醒过来,精神陡然振作。

  那只蜜蜂从袖口飞出,停在附近一朵鲜花上,德乐止端正挺直的坐着,一直盯着蜜蜂,怕它再飞来,于是提起精神,不再想睡了。

  蜜蜂为了帮助德乐止快点悟道,想给他一点启示。它假装在花朵上睡着,睡得正熟时,脚跟站不稳,一阵风将花吹动,蜜蜂便掉入污泥中,然后蜜蜂急忙飞到水面,将身体洗干净再重新飞回来,安静的停止在花朵上,迎着清风唱出美妙的歌声:「佛陀的道理就像甘醇的露水,一听闻就没有满足的时候。不应松懈怠惰,昏沉的失去体会妙义的感觉,譬如掉落到污泥中,被爱恨和欲望所捆绑。应当精勤修业,不要自恃佛陀常常会在。」

  德乐止听到了,心中智慧大放光明,才知道蜜蜂是菩萨的化身,马上证得无生无灭的菩萨境界。

 

点我:

相关文章

佛教启示:是被子暖人,还是人暖被子?

佛教启示:是被子暖人,还是人暖被子?

在生活中,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明白很多道理,心中充满了疑惑、恼怒、甚至是嗔恨?譬如,为什么我总是被人冷眼相待、嘲笑讽刺?譬如,为什么我总是受人欺负、被人冷落、孤苦无依?譬如,为什么我总是遭遇坎坷、命途...

宝贤龙子――供养皈佛授记独觉

宝贤龙子――供养皈佛授记独觉

  一时,佛在舍卫城,大海中有一龙王(Naga Raja)名宝,长大后取了龙妻,夫妻共享美好的生活。后来,生下了一个很庄严的龙子,夫妇为小龙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,因父名宝故,子取名为宝贤。它们用...

《百业经》:摧毁傲慢令得解脱92

《百业经》:摧毁傲慢令得解脱92

  译序(摘录)  《百业经》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。共有一百多个公案,涉及到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、仙人、国王、大臣、婆罗门、施主,居民、妓女、猎人等...

谁才是聪明人?

谁才是聪明人?

  有一次,两位小偷与一群信徒,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听闻佛陀说法。其中一位专心闻法,所以马上就了悟佛法。另一位却不用心,反而到处偷取信徒的钱财。佛陀说法后,两人回到第二位小偷的家,这时候,他嘲讽不偷钱...

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

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

  一、 玄奘考试  在隋朝的时候,包括隋唐,僧人的数量是严格控制的。当了僧人国家是免除一切杂税劳作。玄奘法师13岁的那一年,正好碰到大理寺卿郑善果到洛阳去考查。一共只准许剃度二七14位,只剃度1...

专注听法的阿难尊者

专注听法的阿难尊者

  佛陀告诉比丘们:佛起大慈悲心,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法门的深义,就像父亲谆谆告诫着子女,希望子女能够有所成就。专注、精进地念佛时,犹如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佛陀的身形、相貌,视线不曾稍移;心中系念着佛...